分享

左宗棠故事选手(八)

 老刘tdrhg 2017-03-25

 创办船政     以夷制夷

 

                                       (八)

左宗棠是中国近代海军创立的始者之一。一个从山沟里走出来的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看到了夷人的火轮在中国的海疆横冲直闯,如入无人之境;他也想到了中国是一个有着辽阔海域,有着长达几千公里海岸线的国家;在他心里最重要的还是防卫与御侵。在与陶澍和林则徐的几次交往中,他早就从中得知我国的海防是多么的薄弱。现在,他身为闽浙总督,更深知海防的重要性与目前加强海防建设的紧迫感。

       于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在上陈慈嬉造船一折中,陈述气势磅礴:“窃为东南大利,在水不在陆,自广东、福建、浙江、山东……大海环其三面,江河以外,万水朝宗。无事之时,则百货萃诸厘肆。有事之时,以之筹调发,则百粤之旅可集三韩;以之筹转输,则七省之衢可通一水,匪特巡洋缉盗有必设之防,用兵出奇有必争之道也……。”

而以李鸿章为首的保守派则极力反对造船,并提出了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观点,当时确也曾受到一部分人的支持。对此,左公大声疾呼:“近时,洋枪、开花炮之制,中国亦皆能之,炮可仿制,船独不可仿制乎。”

当时,清廷不敢轻易设局造船,也确有困难:一是择地难,二是购机器难,三是请机匠难,四是要钱难,五是驾驶难。左宗棠也知道此乃非常之举,但他坚持造船之说,并从多方面进行论证造船的意义:“夫习造轮船,非为造船也,欲尽其制造、驾驶之术耳。非徒一、二人能制造、驾驶也。吾乃必师夷之长以制夷,这才是吾辈之真实含义也。”

左宗棠对造船,不但决心大,而且措施得力,具体。针对在造船这一问题上存在的诸多问题,他都在奏折中遂个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在福建马尾,他亲自出马,选择好了地点;先与法国的商人德克商议,由他回德国觅购机器一台,然后再以机器造机器,化一为百;寻觅机师也已工作在先,由德克约请技师、工匠。签其条约,定其薪水;筹措款项是最难的,左宗棠下决心从闽省划巨款,并建议,不足之处从厘税中提取;驾驶之难,亦准备开设艺局,他把学习期限定为五年。五年之后,各子弟学成监造者,学成船主者,即令作监工,作船主。艺局分为两班,一班学法文、学制造,一班学英文、学驾驶。

左公的精心策划与忠诚心愿,使得慈禧太后下定了设立船局的决心。尽管不同政见者诸多,慈嬉最后拍扳了:“左宗棠有骨气,深谋远虑。外国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为什么不能做?我看这设厂造船的事可办。”

同治五年,(1866)正式筹建马尾船政局。左宗棠兼任首届船政大臣,并聘请法国人日意格,德克为正副监督。计划兴建铁厂、船厂、学堂、住宅等工程,在向外订购机器、轮机的同时,招十余岁聪俊子弟请法、英两国工程技术人员授课。

正当船厂筹备工作紧张进行之时,由于西北局势恶化,不但是政令不通,甚至是已趋于无法统治的境地。清政府于同治五年八月十七日月(1866925日)将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

突然的变化使马尾的造船工程有半途夭折之险,左宗棠对此极为忧虑,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侵扰着他的心头。他在马尾山后伫立了好几个小时,静静地望着山后的福建船厂工地。数年来,他一直为能有中国自己的造船工业而奔波。好不容易看到刚刚开工建设的船厂,而自己却要走了。但他的性格决定了他决不会放弃这项工程,左公奏请圣上,请调原江西巡抚沈葆桢继续他的事业。

左宗棠走后,马尾船厂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于同治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正式设局开工。以后,虽然费用紧张,技术上也受到西方国家的限制,且规模几经扩大,在艰难中终于把一所船厂建设成为集设计、模厂、铸造、船厂、轮机、锅炉、储炮这样一个大型的船泊制造工厂,比上海江南造船厂还要早一十三年,也是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厂之了。

尽管人走了,且西北和新疆的战事十分地繁忙,左宗棠的心仍然挂在马尾,当他远在西北听到船厂建造的第一艘新船“万年青”号落成下水时,心情是无比的激动,逢人便说:这下好了,我们的海防终于向前迈进了一步。”他写信给沈葆桢说:“今船局、艺堂既有时效,以中国聪明才力兼收其长,不越十年,海上气象一新,鸦片之患可除,国耻足以振矣。”

在三十五年的时间里,这座船厂共造船四十艘,装备了福建水师全部和北洋、南洋水师三分之二。

最值得一提的是,左公创办的“艺局”培养了中国的第一批水师精英。连当时最反对左宗棠创办船厂的李鸿章也不得不承认:“中国驾驶兵船学堂,创自福建船政,北洋所需管带、大副、二副、管理轮机皆借于闽。北洋英雄邓世昌、刘步蟾、林泰曾等都是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

用沈葆桢的话讲:“船厂根本在于学堂。”这种万古长青的教育思想和培养出一大批良才的社会效益,永远闪烁着一片自强不息的爱国赤诚。”

的确是这样,一百多年前的左宗棠,就能突破长期闭关锁国的束博,在造船之初就能从战略的高度培养和造就人才,提出“招十余岁聪俊子弟,迎洋帅之教,师夷之长,补已之短。”这是何等的高瞻远瞩。可以说:“洋为中用”从左宗棠的时代就开始了它的前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