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战国史——全言著(14):1478——1483年

 金色年华554 2017-03-26

  日本战国史——全言著(14):1478——1483年

  1478年。

  6月,鉴于关东地区一锅粥的局面,太田道灌向主君上杉家提出了一个相当没有原则的建议:同古河公方议和。在道灌看来,与其同足利成氏没完没了地对抗,不如与其暂时议和,然后消灭像长尾景春这样的直接威胁自己的势力,稳固后方,扩充实力,最后再统一关东。作为政治斗争,这一建议无疑是相当好的。应仁之乱期间,足利成氏趁着中央一片混乱,自己在关东的实力得到相当地发展。而反观上杉家,由于长时间得不到中央的支持,已经在关东权力斗争中不断地消耗了实力。虽然局面上占有优势,但迟早会因为无休止的战争而毁灭自己——这正是道灌所担忧的。于是,上杉家欣然采纳了道灌的建议,立马同足利成氏议和了。足利成氏大概也希望休养生息一阵,迅速与上杉家达成了共识。双方一拍即合,历时数十年之久的关东“享德之乱”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皆大欢喜。

  不过大家如果细心的话会发现一个问题:与足利成氏议和的是关东管领上杉家,而上杉家只不过是中央在关东的地方代表而已,那么这次议和得到幕府的同意了吗?我告诉你,没有。也就是说,在处理一个犯有“分裂国家罪”的超级政治犯的时候,上杉家未经中央允许就擅自与对方和解,这简直就与共犯无异了。但是幕府能说什么呢?自己连眼皮底下的人都管不住,更别说指挥遥远的东方了。不好意思,将军大人,请你回避吧!

  不过,我知道还有些人不太“欢喜”——比如说,长尾景春先生。

  本来在古河公方的支持下,景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大家都知道,没有古河公方的支持,景春根本就没有理由和实力同上杉氏对抗。现在上杉古河议和,景春一下子没了后台,其结果便可想而知了。足利成氏很不好意思地说:“sorry啊,我这是为了关东人民着想,别怪我哈!”

  无耻——无语——无奈。

  来不及想这么多了,因为和谈结束后不久太田道灌便猛攻击景春的钵形城,景春只好被迫出逃。

  1478年是一个好年,因为除了关东弭兵外,全日本都和平了:7月10日,前将军足利义政与弟弟,西伪政府将军足利义视也和解了——看来斋藤妙椿的面子是相当的大。不过,这倒也不全是妙椿的功劳。战争才刚结束,大家都不愿意随便挑起争端:和气生财!构建和谐社会啊!

  随着关东关西的全面和解,日本人民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

  “父亲,家里不会再被抢了吧?”——一个京都的小孩傻傻地问了问他的父亲。

  “不会有了,傻孩子。”父亲说完,抬头看了看漫天的繁星,叹了口气,在心底对自己默念道,“因该是吧?”

  他带着孩子一起走到了山上,祭奠了一下自己在战乱中死去的亲人们,然后流下了一行行苦涩的眼泪。

  不过社会总是有些不和谐因素的。比如今年,出云国守护代尼子清定引退,不久去世,时年二十余岁的尼子又四郎继承家督之位,成为出云的守护代,拜受主家京极政经偏讳,改名尼子经久。尼子经久年少轻狂,不时霸占当地豪族地产,甚至鲸吞守护京极政经财产,双方关系日趋紧张;前应仁之乱西军副统帅大内政弘走出低迷,发兵九州岛,夺取了丰前、筑前两国,对外宣布强势回归。

  1479年,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伊势长氏突然回到京都,担任幕府的“申次众”。该职务也是在将军与诸侯之间充当中介人的作用,地位显赫。由于伊势家族在京都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再加上伊势长氏自身的能力,所以大概是“洛阳亲友”来召唤他了。但是此时的长氏已经年近半百了,所以这段时间里他除了必要的公务会出门外,其它时间大多待在他居住的禅寺内修心养性。在他待在京都的这段时间,先后住在建仁寺与大德寺。时至今日,两寺所珍藏的文献纪录仍查得到早云那时在寺里的证据。虽然比较无为,但长氏在京都还是又结交了一批人才,这为他日后的发展起了相当的作用。

  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以长氏的眼光与智慧,他难道一点都不担心自己在骏河的姐姐和侄子?我不清楚。究竟长氏此举是看破了红尘,还是回老家搬救兵?我们后面再详细分析。

  不过此时此刻,就在长氏家附近,还有一位精力旺盛的仁兄在没日没夜地工作着。

  本愿寺莲如终于下定了决心:他要在畿内建立一个大本营。4月28日,一向宗门徒在莲如的号召下开始在京都建立一座新的寺院——山科本愿寺。如果大家还记得的话,日本的寺院都是多功能的,其中最厉害的当属其军事功能。作为在战乱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革命”,莲如上人自然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居所。与其说山科本愿寺是一座寺庙,不如说它是一座碉堡。在莲如上人的工程计划中,山科本愿寺本身就是一座完美的军事据所,完全可以抵御几千军队的攻击,更别说那些曾经欺负莲如一家的宗教界的乌合之众了。一向宗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同时代的其他宗教势力,而随着战国时代的到来,它也逐渐成为了一支另全日本都畏惧的举足轻重的势力。

  今年最不爽的人大概就是天皇陛下了。

  1479年6月,后土御门天皇再次提出要求退位——这已经是他自1474年以来的第4次请求了。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由于战乱横行,皇室财产遭到军阀严重侵占,幕府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让后土御门相当悲愤,所以才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退位请求。而且前面说了,日本天皇也喜欢早早退位当“法皇”,这样既掌握了公家权力,又不用主持什么大型活动(新皇干),同时还可以借此向幕府示威。但是,天皇终究只是个摆设,示威是没有用滴。和前几次一样,后土御门的这次请求也遭到了幕府和关白一条兼良(前面多次提到)的劝阻。虽然嘴上肯定说的是为了日本人民的幸福,但实际上是因为幕府不想为天皇退位和新皇即位而掏出一大笔财政开支的缘故(毕竟是国家一号面子工程)。天皇无奈,为了全民族的团结,只好兢兢业业,再干一任了。

  1480年2月11日,幕府命令岛津家武力威胁琉球国,要求其前来朝贡。可怜的琉球夹在中日两国之间,不得不两边臣服。不过或是让它朝贡,实际上以它的国力实在也没什么东西可贡,再加上岛津家从中的贪污,最后落到幕府手上的还有多少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虽然这几年没有什么大的战乱,但并不代表着日本就此进入了和平时期,因为局部地区的冲突仍然不断。其中规模最大的有两处。

  1.朝仓孝景与甲斐氏的冲突。虽然有斋藤妙椿的调停,但朝仓孝景显然不愿意让甲斐氏继续存在下去,而甲斐氏也从来未曾想臣服过孝景。双方仍然在整军备战,越前国一时剑拔弩张。

  2.长尾景春之乱。1480年6月,太田道灌攻克景春最后的据点日野城,景春势力被彻底消灭。就在此时,足利成氏出于自身战略考虑,决定保留景春余党。于是,成氏代表景春向幕府提出和议,经上杉显定之父房定(越后守护)及京都细川政元的斡旋,历时4年之久的关东“长尾景春之乱”终于宣告结束。

  今年的时候,一位相当重要的人物去世了。他就是威震天下、文武双全的美浓国守护代斋藤妙椿——死因不详。由于生前威势无双,所以妙椿去世时京都的人都庆幸道:“终于要迎来和平了吧!”妙椿在世时,无论是京都还是他国都对他没有好印象(比如越前国的朝仓孝景),所以妙椿死后基本上没有得到什么好评价。但是,我所知道的是,斋藤妙椿担任美浓国守护代期间成功地控制住了他国的侵略,美浓国本国内的政治十分的稳定。

  ——他是一个好官,不是一个好人。

  妙椿的去世使得近畿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争夺美浓国的实权,妙椿的两个儿子斋藤利藤和斋藤妙纯发生了严重争斗,史称“文明美浓之乱”。应仁之乱结束后,与足利义视一起回到美浓的妙椿的法定继承者妙纯遭到了幕府的记恨,地位受到了将军所支持的利藤的威胁。可是妙纯由于名正言顺,所以继续与守护土歧成赖掌握着美浓的实权。对此,幕府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表示不承认妙纯的合法性。与此同时,南近江守护六角高赖因不满幕府对自己的打压,向妙纯表示支持。本来美浓国在妙椿在世时是四面出击,强横无比,现在却又由于内乱,遭到各方势力的垂涎——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新将军足利义尚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将会为了这件事而丧失掉性命。

  1481年。

  征战一生的朝仓孝景终于快走到了生命的最尽头,但命运却丝毫不让他休息片刻。就在这年,甲斐氏终于开窍了,明白光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战胜孝景,于是便联合了原越前国守护斯波义良一起向孝景发动了进攻。此时的孝景已经自知不行了,但全军之中,除了自己,还有谁能担当剿灭敌人的重任?自己只能拼了老命上战场了。但是,孝景并不只是一个军事家,他还是一位相当伟大的政治家。在经历了无数血雨腥风的斗争后,孝景明白了一个道理:光靠武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一个集团的强盛是需要一些更加可靠的东西的。而这些东西,就是制度。

  1481年年初,朝仓孝景颁布了《朝仓孝景十七条》,制定了朝仓家在越前的支配法则,这是战国最早出现、由大名独创的分国法,将大名对本国领地、家臣、人民的控制进行了制度化规定,成为了日后无数战国大名所效仿的家法范式。《朝仓孝景十七条》的颁布,标志着日本战国时代开始逐渐走向正式化,而朝仓家后世也在这份家法的指导下创造了一个百年的盛世。同时,我们也习惯将日本各大名颁布本家分国法之日即作为其成为战国大名的开始。

  就在孝景力不从心之时,中央方面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幕府正式任命孝景为越前国守护了。此举意味着孝景对越前的统治完全合法化。但是孝景没办法高兴太久,因为斯波甲斐家联军已经组成,正在开向孝景的本处。孝景为了对付联军,亲自带兵出战——这一去,便再也没能回来了。

  7月26日,日本战国下克上先驱、越前国守护朝仓孝景病逝于阵中,享年54岁。

  朝仓孝景的死并没有使朝仓家崩溃。因为斯波义良在进攻越前后不久便卷入了斯波家家督之争,无暇东顾,再加上丧时出兵不符合武士道原则,于是此次声势浩大的战争便不了了之了。

  现在日本战国史第一段中最为活跃的朝仓孝景同志也离开了我们了,那么我们要不要给他做一个评价呢?没必要,因为有另一个人站了出来,帮我们完成了这一工作。

  日本第一高僧,一休宗纯大师出面,授予朝仓孝景一个响当当的法名——“英林宗雄”。

  能够得到一休哥的追赠,那是无上的荣誉。也不知一休大师是不是存心在恶心当年那些诅咒朝仓孝景的和尚们,但历史就是这么讽刺:当年孝景因为一群和尚地恶意攻击而被迫改名,死后却又是得到了和尚的追赠而获得了一个新的名字。不管怎样,朝仓孝景一直都是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人物,在他的治理下越前国人民的生活较之以前也过得好多了。像这样一个人,应该是值得肯定的——你说呢?

  在一休大师忙着给别人做法事的时候,自己的生命也快终结了。

  1481年,大德寺重建工程大体竣工,一休宗纯也因此积劳成疾。是年11月21日,一休宗纯禅师示寂于薪村酬恩庵,葬于岗山塔下,享年88岁。临终前作遗偈云:“须弥南畔,谁会我禅;虚堂来也,不值半钱。”随后投笔,瞑目而逝。

  一休死后,他的弟子将他生平写的诗搜集其来,编成《狂云集》,至今仍为世人所传颂。

  1482年,幕府命令出云国守护代尼子经久上缴出云、隐岐的财政收入,经久无视幕令,私自扣押。以此举为导火索,幕府与京极政经决定,将这个不听话的小子赶出出云国,以儆效尤。趁着机会还没到,放你先猖狂几年吧!

  5月27日,那位在应仁之乱中替大内家留守老巢的陶弘护在参加一次宴会的时候被石见陶弘护被石见吉见氏当主吉见信赖用家传宝刀“鹈噬”刺死,享年28岁,信赖本人随后被大内家另一重臣内藤弘矩当场斩杀,史称“山口馆事件”。此事的缘由我不清楚,而且事后吉见家竟没受到任何处罚。此后陶家由弘护之弟弘诠继任家督,吉见家由信赖之弟赖兴继承——此事虽不大,却不巧成为了陶家畸形政治发展的开端,而这个畸形发展的最后,将会改变整个中国地区的历史。

  11月27日,前将军足利义政终于表态,同意与足利成氏和解。这样一来,古河公方和崛越公方同时成为了关东地区合法的最高政府机构——真混乱。不过,只要你不打仗,我们管你谁是老大呢!——百姓如是说。

  1483年4月,斯波家内乱终于结束,斯波义良顺利继承越前、远江、尾张3国守护,朝仓家、甲斐家、织田家分别成为了三国的守护代。也就是说,此次朝仓家失去了越前守护的职位,这自然是其不能接受的。但孝景刚逝世不到两年,主君地位尚不稳定,朝仓家也并不急于发难,而是加紧同中央高官进行结交,而这其中就包括一个重要人物——细川政元。历史证明了朝仓家的眼光,此人将在未来的历史上左右时局,并成为了朝仓家重整旗鼓的重要依靠。

  8月22日,永不止步的畠山义就又出来了。这次,他为了打败在犬铁城的畠山政长,派兵掘开了淀川的堤防,引水围困了犬铁城。畠山义就不知道,自己这一举动一不小心创造了日本国军事史上的一个先例:这是日本合战史上首次引用喝水攻城的战例。

  我记得春秋末年,晋智伯曾经引汾河之水围困赵襄子之晋阳城,那是公元前453年的事情——而现在是公元后1483年。由此可见中日两国在军事思想史上的差距!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日本军事家的能力,实在是日本列岛太小了,岛上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河流,只有一些小川。客观环境和条件决定主观能动,我们要牢记这点。

  此战的结果怎样?

  应该不怎么样,因为我所知道的是,畠山政长还是跑了。

  这几年还有什么事没说呢?对了,1479年,在地球的另一端,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它的名字叫做西班牙。再过一阵子,这个国家就会和它的邻居葡萄牙一道,承包下几支破烂的探险船队,开辟出了几条被后人称作“新航路”的所谓的“国际航道”。

  本章完。

  【附】

  《朝仓孝景十七条》

  一、身为朝仓家臣,须注重自身的器量和忠节;

  二、大将和奉行的职位不得世袭;

  三、要在各地遍布眼线,留意各地所发生的事情;

  四、与其购一柄名刀,不如购一百枝枪给一百名士兵装备,如此方能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

  五、不得让京都的人到越前国表演猿乐,这些费用倒不如让猿乐高手上洛去学习,艺成后,往后能够看到的就是那个人所学得的猿乐了。此外,晚上不得在城内表演能乐;

  六、持有任务而出使伊达白川家的使者,不得要求好马和鹰。此外须对自伊达白川家以外的归国者要多加留意。

  七、凡姓朝仓者,初出仕的时候上装要用布料,并配上朝仓家纹。如果说是有钱就做豪华的衣服的话,便会出现崇尚好衣服的风气,一旦在正式场合没有好衣服就难以出席,因此而称病不任事,如果还有二、三年不任事的话,那就无人为朝仓家效力了;

  八、外表丑陋但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付以重任,外表得体但内心懦弱的人则可为侍从,如果两方面都不济的话,那么给他赏赐、领地也是浪费;

  九、如果勤奋的人和懒惰的人所得到的报酬都一样,那就没有人会愿意多干活了;

  十、除紧急情况外,不得由他国浪人为代笔;

  十一、无论任何人,只要是有一点可取之处的人,都不能离开本国。但一些恃才傲物,且不愿效忠朝仓家的都不在此限;

  十二、战斗或攻城时,哪怕是吉日还是凶日,地形、情势对我军是有利还是不利,只是仔细、有效地利用虚实之道,随机应变执行谋略,还是可以必胜无疑;

  十三、任命正直不阿的人一年最少三次进行对领内的视察,听取民声,改善政治不足之处;

  十四、在国内不得筑城,重臣一律移居到一乘谷,支配地只可留下代官;

  十五、视察民情时,认为好的地方就该表扬,不好的地方就指出来。如此一来,不知情的人也可以从主公的口中得知情况而对症下药,进行改良,而好的地方就愈来愈好。君民必须同心,才能把城镇建设好;

  十六、当主在作出审判、裁决的时候,必须公正严明,不能徇私。一旦姑息纵容,导致国内目无法纪之得气盛行,则易为他国所攻;

  十七、身为当主,需像不动明王和爱染明王一样,具有慈悲为怀的心肠,须先行良策,刑罚为最后才用。善恶好坏要公平处理,哪怕杀生也是心怀慈悲。另外,即使读得圣贤书,身怀绝技,但不得性情乖僻。假使在论语中看到君主若轻浮则无威严的内容,就以为行事必须严肃,这是不对的。一张一弛,文武之道,适时而用是很重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