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说了6句话,教你掌握如何修身的智慧

 江山携手 2017-03-26

老子说了6句话,教你掌握如何修身的智慧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声音使人听觉失灵,美味的食品使人舌不知味,糜烂的生活令人目盲耳聋,物欲横流,使人精神受腐蚀。

因此,老子提出高尚的人追求虚与静,只求安保而不逐声色,拒绝物质的诱惑而保持内心安宁。

一、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道德经》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释义:了解别人的人,是智者;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人。能战胜别人是有力量的人,能战胜自己的人是强大的人。

老子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学会了解别人和认识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和自制力,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并要勇于改正和克服。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来往,因为人的本质属性就是社会性,人不仅是社会关系的产物,而且是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生活的。

一个人,应该先对自己和周围的人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分清敌友之后,再决定和谁来往,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团结朋友、战胜敌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睿智而高明的人。一个人勇敢战胜别人,同时应该有自我克制力,勇于改正缺点克服弱点,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有力量且强大的人。


二、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第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释义:最高的”善“像水一样。水滋润养育万物,而与世无争。身居众人所厌恶的卑湿之地,所以更接近于得道。

居身,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心胸,要像水那样渊深沉静;待人,要像水那样真诚友爱;说话,要想水那样诚实可靠;为政,要像水那样长于治理;做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动,要像水那样把握时机。

正是由于它与世无争,所以才不遭到怨恨。

老子将水当作最高尚的人格写照,并告诫人们,说话做事要如流水一般善于引导别人,潇洒脱俗,悠然自得。

作为统治者,施行政务时要如水一般放低姿态,要具备水滴石穿的精神,逐渐使政令深入人心,要以柔制刚,而不是使用强硬手段逼迫民众听从支配。

水有灵性,知道应该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绝对不会和人争斗,如此以来,不仅成全了他人,而且也保护了自己,所以就不会引起他人的不满,嫉妒以及仇恨。

一个人若能具备如水一般的品格,就能和大道保持一致,就能帮助他人且自得其乐,生活得自由闲适,而不会与他人产生矛盾或纷争,不会患得患失,痛苦烦忧。

老子说了6句话,教你掌握如何修身的智慧


三、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道德经》第56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释义:聪明的智者不说,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人就不叫聪明的智者。

在老子看来,一个真正有知识有智慧的人,绝对不会夸夸其谈,高谈阔论,以突显自己的过人之处。

而是时常保持沉默,不显露自己的才能,永远仰视别人俯视自己,并且为人谦虚和善。

老子认为只有那些没有知识和头脑的人才会说话浮夸,这类人想通过高谈阔论来显露自己的聪慧,结果正好相反,这种不切实际的言论恰恰体现了他们的无知与愚蠢,但是他们完全不能意识到这些。

老子站在社会现实的广阔环境中,对这类人进行了严厉的批驳。老子不止批驳了当时的统治者,也告诫了普通大众。


四、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

《道德经》第19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释义:保持纯洁质朴的本性,减少私心,降低欲望,抛弃仁义圣智之学,才能免于忧患。

通过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少私寡欲“对避免优患是有利的。

”少私寡欲“即减少自己的私心与欲望之意。人们的私心越多,欲望越大,在这些上面所耗的时间与精力也就越多。

任何事都应该有一个限度,如果各种私心太多、欲望太大,便会将我们原先正常的生活秩序及心态破坏掉,很多悲剧便是这样发生的。


五、持而盈之 不如其已

《道德经》第9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释义:拿着盈满的杯子,不如放下。

老子主张”知足知止“。他认为“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意思就是说,当一个人拥有的东西无法再多的时候,就应该学会停止去索取。假如仍不满足,放任自己的欲望,不停地追求功名利禄,那么它终会遭到欲望的侵害。


六、损有余而补不足

《道德经》第77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释义:天体运作的道理,是取多余的去补不足的。

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世间万物皆是如此,从不一样的角度去看,就会各有长处,有各有短处。

只有相互取长补短,才能显露各自的才能,相互获益。同样,每个人也都有长处与短处,主要取决于你怎样去看待。

自然界的道理犹如弯弓射箭,假如力量过大,就需要压制一些;假如力量不足,就需增加力量。

一言以蔽之,即“保持平衡”,就是减少多余的部分,补充不足的部分,以维持自然平衡。

然而人类的行为却常常不是这样。人类有贪婪的欲望物,物质有余的人还要接连的从物质不足的人那里索求,以致有余的人变得更富足,不足的人变得更贫苦。

谁能将有余的部分无私的供给给天下人,谁就是德行高尚的人。

因此圣人做了善事不是为了争功,有功劳也不会自高自大,他们不愿故意展现自己的贤德与才能。


本文是“2017,17读书”系列的第8本书:《老子的智慧》(编者:刘永生)的读书笔记。

第1本:《气场》( 作者:皮克·菲尔)

笔记:

①气场的五个奥秘:你缺少哪个

②气场的秘密:为什么你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

③平庸的秘密:为什么有的人始终不能成功

④成为主角的秘密:为什么你的人生不能与众不同

⑤交际气场的36个秘密:你是个左右逢源的人吗

⑥建立人脉的11个秘密:你能在朋友圈中呼风唤雨吗

⑦成为交际明星:你我都可以!

第2本:《管好自己就能飞》(作者:吴牧天)

笔记:自我管理的秘密:为什么下一个成功的人总不是你

第3本:《引爆生命力》(作者:许伯恺 吴锦珠)

笔记:失败的八个秘密:你身上有几个

第4本:《卓越领导力 做最好的自己》(作者:博恩·崔西)

笔记:

①有效沟通的秘密:你能成功说服别人吗

②简化生活的11个秘密:你是每天过得都很累吗

③领导力的秘密:为什么被领导的人总是你

第5本:《人生40条黄金法则》(主编:刘永生)

笔记:七大定律教你成为掌控时间的高手,尤其最后一条!

第6本:《年轻人成大器必知金玉良言》(作者:戴尔·卡耐基)

笔记:改变命运的35个秘密:你在坚守几个

第7本:《真正的成功》(作者:约翰·麦克斯韦尔)

笔记:聆听的秘密:你是一个有意义的听众吗

第8本:《老子的智慧》(编者:刘永生)

笔记:

①老子说了6句话,教你掌握如何做人的智慧

②老子说了6句话,教你掌握如何修身的智慧

第9本:《〈老子〉对女人的尊崇》(作者:李素平)

笔记:《道德经》是一本女人该读的书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