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道家壮观系列 《道德经》:遇见未知的自己

 秦之过也 2019-03-08
作者:顾瑞荣

[转载]道家壮观系列 <wbr> <wbr>《道德经》:遇见未知的自己(文字版&n

《道德经》:遇见未知的自己(文字版下)

中国开心文化书院院长 顾瑞荣

                                    2012年10月23日,安徽秋浦书院

四、《道德经》揭示的发现自己的途径方式

当然,老子不是这么说了就结束了,他发现了问题也解决了问题。所以老子引导我们对这个问题如何去解决。

首先一个,人生需要思考。他在第44章里面问了三个问号“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名与身孰亲”,名就是名誉,身就代表着我们自己的身体。如果名誉和身体相比,对你来讲哪一个更加亲近一点?也就是说,当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你要去关注那个根本的和非根本的。他要你抖落掉你对于外在身外之物的执着。“身与货孰多”,同样的。货就是东西,多是分量重的意思。要抖落掉你的生命之外的那些东西。佛教里面有句话叫做“万般带不走,唯有业缠身”,就是你所有的努力、奋斗,这一辈子看到的所有的有相的东西,你死的时候你啥也带不走;只有业缠身,就是你造作的留在心里面的那个东西才跟着一起跑。那个无形的比有形的更重要。“得与亡孰病”,我们人生一直在追求得、得、得,那就是众人。老子说,得与亡孰病?哪一个是有问题的?到底哪一个有问题,是“得”有问题还是“亡”有问题?我们害怕失去,但是失去真的不好吗?我们害怕死亡,但是死亡真的不好吗?为什么庄子会鼓盆而歌?一个,道家认为,人生老病死,一切自然,该来的来,该走的走,本来就是道法自然。你呢,应该因循自然。第二个,你不是很执着吗?说我活着的时候怎么怎么好,一到死了,没了。庄子说,你咋知道,他死了比活着的差?因为我们目前的思维,我们不能够,就像我开头说的,目前的思维意识水平,我们不能超越到父母未生你时你是谁,死了之后你还是谁,所以我们现在见什么就执着什么。这就是问题所在。所以人生要想有所转变,对“我”的认识,首先第一点就得要思考这样的问题。

第二点,老子说,要警觉很多方面。他说,“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甚爱必大费,他是提醒你啊,你不要太执着;你要是执着了,你付出的代价更大,叫“甚爱必大费”。费就是费用啊,付出去。多藏必厚亡,你要想拥有更多,结果出去更多。因为什么?因为它在变化的,藏是藏不住的。这就是我们要警醒的。所以人生的各个面老子都讲。他说,“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你不要把自己搞得光鲜亮丽的。一个圣人的形象、一个悟道的觉醒者的形象,他就是“被褐怀玉”,就跟你、跟老百姓一样,都混的,看不见。他像一块丑陋的石头,而不像一块漂亮的玉。但是人们都喜欢亮丽。我很遗憾我今天被推到了这个灯光下面,但是只要不执着就好。人生有的时候是一个未知的安排,自然有的人要在灯光下,有的人要在灯的后面,只要你不执着,它在变,没有关系。你别老占着这个桌子,今天上午我在这儿,今天下午我还在这儿,那就麻烦了。不执着。

老子给我们一个重大的警醒,第12章很重要很重要,就叫“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人生的追求啊,我们绝大部分人追求的就是声色货利,追求耳目感官的刺激,追求美色,这个“色”是指一切的形状、颜色都包括,叫“色”。五色令人目盲,老子说,那么多漂亮的颜色,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东西,你多看就眼睛瞎了。眼睛瞎了,我们说我们哪里瞎过啊?我们看得越多,辨别力越强。我们从来没瞎过,但是老子为什么说瞎了呢?所以他的是什么意思呢?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不辨正色,你不知道哪个是最好的,全部迷失了。“大象无形”,你看得见吗?你只看见了“小象”、万事万物,色彩啊形状啊都非常棒。大象无形呢?看不见。这个就叫五音令人耳聋,我们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耳朵听坏了,聋掉了。我们说不吧?我们听世界音乐、听中国音乐,听得越多越好,而且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都听,辨别得很细。你多了,你不知道根本,没用。“大音希声”,你听得见吗?没有。五味令人口爽,我们是有体会的。我们只要吃太多东西,各种各样的,完了,我们的舌头就不起作用了。这个时候我们能体会到,对吧?所以,就像“盗夸”的形象,叫什么?厌饮食。他为什么厌饮食?因为吃得太多了,味觉整个都丧失掉了。味觉哪里来?味觉要吃得少、吃得单纯才来。如果从烧菜的角度来讲,最好越单纯越好,只是菜的本色,最好。所以辟过谷的人就知道,他一旦辟谷了,他就能够体会到那个美味是多么的美。这个美味就是日常的一点米饭,一碗粥,甚至放着的一盆青菜。当你辟谷一个礼拜之后,你看到一碗粥,大概五米之外你就能闻到它的香味。但我们现在都已经不起作用了。我们放在面前的那么好的东西,我们都感觉不到它。当你辟谷一个礼拜之后,这些米饭,或者青菜,只要放在口里,你都直接感受到它的滋味,嚼都不用嚼,放上去就感觉到了。为什么?因为你辟谷了,因为你损之又损了。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人为什么会发狂?心为什么七颠八倒?因为驰骋畋猎,追东逐西我们对于我们所要求的东西的追逐,不知停止,就像坐在奔跑的马上一样,所以我们不下来。现代人最有感受,你每天心慌慌的,不知道想要干啥,因为什么?整个的生活环境、整个的节奏,拖着我们往前跑。所以现代人很多人心发狂,狂躁症、抑郁症,这是心发狂的最典型的表现。所以怎么办呢?老子给我们的提醒就叫“为腹不为目”。什么叫“为腹不为目”呢?填饱肚子算了?不是这个意思。,代表着向外,代表着索取,代表着欲求;,代表着向内,你要向内发掘,你自身都有。为腹不为目,这就是老子给我们的一个提醒。

另外,像“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这种道理都很简单,“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这些人生的种种的方面,都要非常警觉。所以如果我们读老子《道德经》,这些各个侧面,各个维度,老子都在提醒大家。老子最后说了一句话,他说“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这个读“迤”yì)。他说假使让我有一点点的智慧,“介然有知”,“介”就是非常微小的,假使我有一点点的智慧让我走在大道上,什么是我最害怕的?我最警觉的是什么?走走走,走到小道上去了。这个“施”(yì)就旁枝逸出的逸,“迤”就是小道,大道旁边那一条小岔路。走走走,跑那儿去了。所有上面的种种表现,自我的种种状态,实际上在老子的眼,都是病,都是小道,都是不归路。所以老子说,唯有智者。

3.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在《道德经》里面讲了分别的两个概念,一个叫明,一个叫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现在的“明智”两字,就来源于《道德经》这里。我们现在说“明智、明智”……好了,休息一下。

【下半场】

谢谢各位的在场,在场是一种缘分。在今天中国文化重新复兴的时代,大家都有机缘可以深入经典。但是,经典你要把它当作是知识,还是把它当作是智慧,是有重要区别的。经典你要怎么学?是让它增加,还是让它帮你减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而这些在《道德经》里面,它都会给我们启示。

上半场我们讲到,老子讲自知。当我们迷失在自我的状态的时候,那就是缺少一种自知。这个时候无论你的智力有多发达,无论你把别人看得多么清楚,无论你知道多少的事件,都没用。因为你缺的,是自知。在人生中间,“自知”被称为“明”。“明”是什么?“明”是内外光明的意思。我们在外面,如果里面不明,外面有光,照见的仍然是外面的东西,我们里面一团漆黑。而我们又是带着里面来生活的,所以我们的生活呢,实际上就是一团漆黑。所以生活要想变成幸福,要变得透彻,它需要里面的明灯,这是内明,这是智慧,就是在你里面要点亮那盏灯。圣贤都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里面那盏心灯,从来都在。但是我们用我们眼睛向外求光明,不知道向内点亮心灯。向内点亮心灯,就是智者。这个叫回光返照。回光返照不仅用于一个人将死的时候那个状态,而是怎么样?而是我们把眼光往里面看,回光返照。《道德经》里面也讲了,“用其光,复归其明”,就是仅仅靠我们一点点的智慧,有一点点的缘分,向内走。“用其光,复归其明”,这个光,就是一点点的智慧。比如我们今天有一点点的智慧,能够紧握着《道德经》,就从《道德经》里面吸取智慧来回光返照。自知,它是行动;自知,它不再是知识。就是要把知识真正地转变为自知的行动,这个需要一点点智慧。老子在这里非常明确地区分,自知者明,知人者智。所有对于他人的、事件的了解,这叫聪明、叫智力,不叫智慧。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战胜他人叫做有力,自胜叫做强。为什么要自胜?因为我们控制住自己。我们有的时候我们可以感觉到我不是我自己,那个发了疯的在拽着我走,我们克制得住那个欲望,它拖着我们走,所以要自胜,这个叫强,这才是真正的强大。这个孔子也说,“君子自强不息”,这个强,就是如此,自强就是自胜。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知足者富,我们一般都以为富在外面,富在外求,由外求而求得叫富。恰恰相反,富在知足,无欲则是知足的极致。所以中国话里面讲,人到无欲品自高。《道德经》里面讲,“无欲观其妙,有欲观其徼”。当我们处在有欲状态,我们现在都是有欲状态,我们的意识没有变,我们的思维模式都没有变,在《道德经》称之为有欲状态。有欲观其徼,我们都把事情看成事情,物质看到物质,东西、各种各样的事物都分得很清楚,叫“徼”。我们从来不知道这世界的“妙”。“妙”啥时候才能看见?“妙”要等到你无欲的时候才看见。老子讲得很清楚,无欲观其妙。所以内求、知足,知足可以变成真正的无欲。内求可以达成无欲,可以见道,可以观妙。

“强行者有志”,我们在走这样一条认识自己的道路上,有许多重重的障碍,有许多惰性、阻力、妨碍。这个时候需要你一定的力量,叫做“强行”,叫做“有志”。所以如果不立志、不发愿,这条路很难走。所以今天出去混个饭吃,明天到这儿晃一下读个经,后天又跑出去做点啥事,那没用。你必须是强行者,必须要立志。因为我们已经被覆盖得差不多没有缝隙了。我常说,一个人啊,那个自我的那个坚固类似于铜墙铁壁。我们都没有发现那个细微的缝隙可以钻进去。我们都觉得我们是对的,我们这样是合理的,我们这样子才是人应该的。所以呢,一个人过了35岁之后,基本上那个自我变得很强大、很坚固,年纪越大越坚固,铜墙铁壁。你然后不断地修补、修正,不断地自我完善,结果变得更坚固。所以35岁以上,有一句话说,有的人35岁就死了,指的是什么?头脑僵化,自我禁锢。很少有人六七十岁他还有灵动性,他还有吸收,他还有改变。自我都喜欢铜墙铁壁。自我有天生的那个排斥异己的能力。所以如果不立志发愿,这件事情很难。所以老子讲,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什么是不失其所?“所”是什么?“所”就是我们整个生命的立足之处,如果你没有发现这个立足之处,你就在流浪。你要想长久,你必须要去发现自己的立足之处。在哪儿?通过问“我是谁”才能找到。老子讲,那个就叫“道”。不失其所死而不亡,就讲“道”死而不亡,死了但它没有消失。显然这个死而不亡的东西,它是永恒的。它是超越时空,它无关历史,死亡剥夺不了它,你发现它是什么吗?那你就去读《道德经》。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发现这个“死而不亡”,发现这个“所”,唯有智者。

这是老子给我们的一些启示。所以老子说,圣人啊,“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圣人是一个自知的表率。他先于我们自知,他了解真正的自己是什么,他超越了“有身”。“不自见”,那当然他不再是一个自我的一个表现。他“自爱不自贵”,他真正地呵护身心,呵护那个“所”,但是呢,他又没有把自己看得非常的尊贵,没有把自己抬升上来,他是如此的平凡,平凡到被褐怀玉,平凡到上善若水。水是什么形象,水是处众人之所恶,众人不喜欢呆的地方在哪里?低下的地方,在黑暗的地方。但是有道者、觉醒者都是处众人之所恶,就是上善若水。如此,老子《道德经》给我们讲了自知,讲了一个自知的觉醒者,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不自、不争、处下、为人、与人

当然在生活里面,我们要想践行这样的一条道路,老子都给了我们很多提示,给了我们很多的建议。比如他讲,第22章,“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就是要超越自己,“不自”。比如他讲的不争,圣人之道,叫“为而不争”。他该做的事情,利益众生的事情都做,但是他不争功利。这个第10章讲,圣人做了很多,但他怎么样呢?他不追求任何的功利,他该到时间他就撤,就像功成事遂,然后呢?退隐。所以道家人我们都看到,匡扶天下,在历史上,当天下很乱的时候,往往道家人物都出现了;而这个天下搞定了呢?他们就往往退隐了,不争,从来不争,一点不含糊。就像水一样,水从来不往上走,往下走,它不争啊。我们叫“争上游、争上游”,是往上走,它是往下走,它是处下的。“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江海湖泊,为什么水多?是因为它处在山谷之下,所以所有山谷的水都流注到江海湖泊中,所以它水多。你要是跑到它上面,跑到山谷的上面,变成山顶,那就没水了。山谷有水,但是比山谷更低的就是江海湖泊,叫善下之。这些都是我们趋向于认知自己的、认识自己的老子对我们的启示。

5.修身进德

中国的文化非常特别,叫道德文化。老子讲这个道,要见道,你需要修德,需要为他人谋利益,需要真正能够帮助到他人,为善。所以中国文化你称它为道德文化,是非常确切的。它就来源于《道德经》。所有一切的修行,所有一切的认识自己,从来离不开为善。如果离开了为善,比如现在一说到修行,好多人说,“好,我有时间,我有精力,我也有福分”,不工作了,修行专业户。然后条件更好的,还可以呆个寺庙,呆个道观,然后怎么样?打坐。他希望通过打坐来开悟,来见性,来见真。也许这条路适合某些人,但是从真正的见地来讲,为一己之私,难也!很难有可能。

如果按照《道德经》指示的里程,认识自己,他要走的是什么路?叫修身德。或者叫,老子讲这个修身德,有一章,第54章,专门讲修身德。整个儒家的《大学》,有一句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把“治国平天下”当作是儒家的理想。但是治国平天下的那个源头,那个立足点在哪里呢?他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叫修身。如果没有修身,治国平天下都是空话。不因为你有权力,你占在这个位子上,你就能治国平天下;不因为你是一家之长,你就能齐家。如果没有内在的修身,照样做不到。如果想要通过某些措施来达成一个家的齐,达成一个国的治、一个天下的平,也是做不到的,因为它不是内发的而真正的内发就在一个人的修身。修身的内涵是什么?在《大学》叫正心诚意,叫格物致知;在《道德经》叫“少私寡欲”,叫“绝学无忧”。少私寡欲就是对自我的欲望的限制。老子讲得很平实,少私寡欲”,它只是一条路,它并没有一下子要求我们来达成无欲,无欲只是一个境界。少私寡欲,我们普通人都能做到。当我们由我出发去行动的时候,如果还记得老子的提醒,我们遭遇到的困难是少的,我们遭遇到的那个支持可能就是多的。而恰恰就可以成就自己,也和谐了周围。这是少私寡欲。当然更深的叫“见素抱朴”平时我们讲的见素抱朴”。“见”就是“现”。这个是什么?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的真自己,让呈现。这个真自己从来都在的,不是说找一个,然后按在里面,不是的。它,里面都在,里面都是。所以你要做的工作是什么?让呈现。呈现,怎么呈现?你要顺它。就像镜子你要把灰尘擦去,这个就叫“见素”,真正的做的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如此的修身,才可以一步一步地使得你的能量不断地扩展,这个就是老子讲“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6.真正的自己及发现实现

《道德经》一直在讲这样的一个次序,它奠基就奠基在修身,奠基在“我是谁”的彻悟上。所以真正的自己是什么?

老子在第四章的话,他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注意后面,“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我不知道是谁的孩子?但是是万象的祖先、根源。老子这里在讲道,但同时他就是在讲自己,就是在讲我们。当我们和道分离的时候,我们就成了一个流浪者、孤苦伶仃者,我们跟万物相对待,我们跟他人相对;当我们是同于道、同于德的时候,我们和万物一起,与天地并存,这就是《庄子》里面讲的那个境界。所以道家,道和无,是两个概念,但是同样是一个。所以整个《道德经》所有81章老子都在跟我们做广告,叫做“悟道吧,悟道吧,去见道吧!”。而我们换过来用现在我们从这样的一个维度来进入来看,就是老子的声音是什么?认识自己吧,认识自己吧!

其实要这样的一个过来人给我们揭示的这个寻找自己、认识自己、遇见自己的一条路,其实在他眼里非常简单,几句话、几个字就讲完了,叫做“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18个字,讲完了。一个人寻道的历程,与道合一的历程,一个人追问“我是谁”到极致,就这18个字就讲完了。我们稍微展开一点。

“塞其兑,闭其门”,就是讲我们现在的状况是向外的,是通过耳目感官、是通过思维,向外。因为我们所有的知识、经验全部都是通过耳目感官、通过思维得来的。但是老子说把这一切全部关闭,叫塞其兑是什么?是窗户,就是眼睛啊,当然也包括耳朵。一样的,闭其门是什么?你说眼睛、鼻子、耳朵都可以。还有的是什么?严格地说,“塞其兑是什么?是嘴巴、语言。其实语言是那个门,人生在世的一个最有力的工具。没有语言,我们就难以想象整个的人类文化,难以想象我们的现实生活。即使哑巴他也懂语言,别以为哑巴没有语言,哑巴有语言,不是哑语,他也有语言。语言,老子说,塞其兑的时候,停止语言。其实就道来讲,一旦有语言了,道就隐没掉了。这是《庄子》里面讲的,一旦有语言了,道就隐没了。为什么?因为我们有了语言,我们就进入了语言的世界,把那个原本的世界就给丢了。当我们现在说我手里有一个苹果的时候,大家马上,只要说苹果这两个字的时候,你的脑子里面就呈现了苹果,那就是一个语言世界。而当我拿起一个苹果的时候,大家有几秒钟的时间可以落在这个苹果上,还不是去进入你的语言里面苹果这两个字非常难,大概你只有一秒钟的时间,认知说这是苹果,然后呢,你就离开了这个东西。你目击就停止了。沉入到语言,实际上是离开本质世界、离开现实世界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所以要求“塞其兑”,其实就是停止语言。语言还代表着说、代表着交流、代表着向外。“闭其门”,刚刚说,耳目所有感官,因为什么?因为“我是谁”是在里面,道不在外面。如果要分别起来,道当然里面也在,外面也在,但是我们经常向外见不到道,所以怎么办?要折回来。

所以不要向外向内,就是闭其门”。然后向内怎么做?“挫其锐,解其纷”什么叫“挫其锐,解其纷”?什么东西是我们人生在世最锋利的东西?我们又为谁在奋斗?就是“我”。这个锐利的东西,那个,其实就是“我”,就是“有身”,就是“我”,就是“私”。你想想看,人跟人之间打交道,最伤害你的是什么?就是人家说“那是我、那是我”你看到的也就是我,你自己散发出来的也是我,那两个“我”就冲撞了所有的人际冲撞的原因是因为你有“我”、我也有“我”,所以两个才会冲撞。所以人生最锐利的东西,这个锐就是“我”。老子讲“挫其锐”,就是把这个锐给消磨掉,这是“假我”,我们现在幻生出来的是这个“我”。“挫其锐”,是真正的解脱。后面“解其纷”,是什么?就是纷纷扰扰,就是连绵不断的分别之念,我们的妄想、我们的念头、我们的分别。“解其纷”,我们无非被这个分别所框住、锁住。我们被什么束缚了?我们被好的、坏的,正确的、错误的,美的、恶的,喜欢的、讨厌的,束缚了。“解其纷”是什么?就是把这样的分别给解放了,这叫平等一如。一旦一个人能到“挫锐解纷”,就是见道,就是禅宗讲的明心见性。见道,一个里程,还只是个开头,这是真正的开头。有了见道位,他还要有修道位。你这个时候才叫睁开眼睛,才叫开始上路。前面呢,叫盲修瞎摸。

然后怎么做呢?“和其光,同其尘。”“和其光”是上通,“同其尘”是下达,上通下达。“和其光”就是跟本性连接,本性是光明的,同样所有的智慧经典,它都是圣人的本性之光。所以你也跟一切的圣贤连接,“和其光”。你刻刻念念时时处于正念,处于当下,此乃“和其光”。“同其尘”,人生在世,有巨大的无数的缘分,你要吃喝拉撒,你要工作、要休息,你有家庭、有孩子、有朋友、有亲人,这个时候你怎么做?你这个时候标榜,我在休息,我在找我,人家说你神经病。“和其光”是什么?“同其尘”是什么?“同其尘”是跟他们一样,就是被褐怀玉的意思。怀玉是内在的光明,已经在了;被褐是不让它闪闪发光使得人家都逃走了。人家见了你害怕、躲开,你是圣人,我俗得很,你别来跟我在一块儿。你能“同其尘”,就是巨大的修行,这才是真正的修道者。所以真正的修行人是不触犯他人的。他总是以随喜、随顺的方式处世。你一旦修行了,你要是头皮硬翘翘的,非要拧着他人跟着你走,那基本上你都是“妄”。这个就是没有见性、没有见真的人的做法。真正挫锐解纷的人,他一定是和光同尘的。他内在的光明一直指引着他,可以跟世俗的一切人相处,和光同尘。这18个字,老子把一个人认识自己、悟道的里程,全讲完了。如果我们还有一点缘分,我们当珍惜。

所以在座各位有许多人读过《道德经》,但也或许有人听说过《道德经》但还没读过,今天或许是你读《道德经》的一个机缘。如果你有这个愿望,我们也会帮你成就。我们中国开心文化书院每年都会举办两届的《道德经》诵读100的活动。也就是在每年的“五一”、“十一”期间,每一次用7天时间集中诵读《道德经》100遍。诵读经典,读,不在理解只是平平常常地从头到底地读。中国古人也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智慧,都可以连接自性,只要你能定下心来诵读百遍乃至千遍的《道德经》,老子就会走到你的心里。老子的那盏灯你可以借来用用。而对自己的认识也就开始了这趟旅程。

结语

所以最后,我稍微简单地总结一下。我们的人生,如果没有问“我是谁”,那是不可能的,每一个人都问过。只是问了之后,我们用假的答案把我们先骗。比如我是某人某人的儿子,某人某人的丈夫,某人某人的领导,等等。这些都是骗我们自己的借口,你得重新发问。而当我们在探索“我是谁”的这个道路上,可能更多更多要借助于智慧的经典,来反观自我,厘清自我与自己的分别。当然还得要下功夫。整个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精彩之处,实际上就在于提出并回答“我是谁”,这是整个轴心文化中间的核心,这是整个教育的中心。认识自己、发现自己、遇见自己,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使命。作为书院,它的使命是传道、授业、解惑,是传承文化经典。而这一切,实际上也可以归结为对求学者的循循善诱,使其发问“我是谁”,追寻“我是谁”。(完)

                                         (圣代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