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本课程开发》之我见

 高占国 2017-03-26
《校本课程开发》之我见

校本课程开发

重庆市教科院 李常明

注:黑字为李常明院长的讲座摘记,蓝字为梁恕俭的领悟补充。

西方的课程(curriculum)一词出于拉丁语的跑道。转化作为教育上的述语,意思是学习者的学习路线。

有代表性的含义:学校旨在帮助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而准备的有计划的一切经验。

通俗理解:课程是旨在遵照教育目的而开展的指导学生学习的活动,活动的内容是由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编制的教育内容。

广义界说:所谓课程系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之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

恕俭比拟:

课程:餐桌上放了什么。

课堂:如何更好地吃饭。

餐桌应该放上适应不同孩子口味的营养餐,供孩子们自主选择,尽情享用。

如,上海建平中学原校长冯恩洪,开设过115门校本课程,全校有56个学生社团,真正创造了适合学生的教育。

《校本课程开发》之我见

课程资源(两种说法)

其一: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其二: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要素来源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核心均为:素材+条件

恕俭观点:影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切元素皆是课程。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最大资源。(详见链接)

课堂教学改革就是探索“最简单地教、最简单地学”的路径。

通过改变课堂结构和重塑教学流程,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完成学习任务,在有限时间内求得最大教学效益。

《校本课程开发》之我见


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的课程,它集中体现一个国家的意志,专门为培养未来的公民而设计,并依据未来公民接受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占80%左右)

它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达到共同的素质。

恕俭诠释:可以这样理解,国家课程即共性化课程,校本课程即个性化课程。

共性化课程体现了国家意志,必须选择。实现方式:楼梯式的路径。

个性化的课程就是给学生自主的机会,选择最适合的课程。实现方式:登山式的路径。

国家课程校本化后,更加适合本校的教师和学生,解决学校的高度同质化问题。

《校本课程开发》之我见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标准》及有关实施指导意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

恕俭解说:我们的课程表中应该有这样一类课程,让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并有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的机会,这类课程就是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实质在于给学生自主发展的机会。如,北京十一学校:4174名学生,4174张课程表——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不同,唤醒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启动每一位学生的内动力,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自我发展的承担者。只有解放了学生,让他们拥有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们才能去实现心中的梦想。

《校本课程开发》之我见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

1)学校:规划、指导、评价

2)教师:具体开发

3)学生:实践体验生成

恕俭观点:课程是因为学生而存在的,也就是说,课程是不是该存在,该怎样规划与设计,都必须看看孩子们是不是喜欢,都必须看看是不是适合孩子们。作为专业服务者,我们必须把为学生服务放在第一位,而不能稀里糊涂地按照教材内容、课时计划把所谓的工作量完成。

好的课程设计和架构是学校迅速发展和崛起的关键。

《校本课程开发》之我见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兴趣性原则;校本性原则;特色性原则;低成本高效益原则。

恕俭补充:相信每位师生存在的价值,帮助每位师生成就最好的自己。

教师走进课程,才能促进自我的快速发展,实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幸福。

《校本课程开发》之我见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困扰:1.教师习惯于执行课程,缺乏课程开发意识;2.教师缺乏信心和勇气参与;3.往往只在非考试科目上开展;4.缺乏专业引领和交流;5.学校领导不积极支持;6.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恕俭信条:当我们一门心思去撞南墙的时候,你会发现,南墙消失了。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下面,请欣赏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校长高峰)《十大好玩课程》:1.读书节——浓浓书香擂台赛;2.体育节——冲击校园“奥林匹克”;3.艺术节——秀出你的风采;4.远足节——不到长城非好汉;5.感恩节——一次感恩之旅;6.科技节——校园“吉尼斯”;7.电影节——留下自己的泪水;8.英语节——英语嘉年华;9.白雪节——走进童话世界;10.欢乐新年节——迎候新年钟声的响起。

《校本课程开发》之我见


体现校本特色的必修课、选修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属于校本课程。

体现校本特色的必修课、选修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就是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主要体现在选修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

恕俭介绍: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小学(校长李振村)的“全课程”。

“全课程”是一种思想,即用课程意识重新审视与学生成长相关的一切资源,换句话说,就是把一切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资源都当作课程资源来开发和使用,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全课程”以培养“全人”为目标,覆盖“学校全部生活”,推动学科全面融合,面向与教学相关全部要素的综合性课程改革。其唯一指向就是培养人格健全、思维活跃、个性鲜明、素质全面的个体。

《校本课程开发》之我见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一)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1.是“以人为本”或“以生为本”这一教育观念体现;2.给学生留下发展空间。扬学生所长;3.校本课程为学生而存在。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2.促进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三)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1.学校特色的形成必有自己明确的办学目标或自己的教育哲学(自己的教育世界观);校本课程开发能促进学校办学目标的明确;2.学校获得了自主发展时空。

恕俭领悟:校本课程开发就是争取学校自主发展的时空,但是这种“自主”不是漫无边际,为所欲为,必须一切从《课程标准》出发。

国家《课程标准》为学校提供了一个改造课程的空间。

国家《课程标准》仅仅提供了一个大概的目标,要真正落实和实现,需要分解和细化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

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造,是一个必然选择。

在这个改造的过程中,正是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的时机和舞台,也是教师“会教书”的锻造过程。

这是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


梁恕俭推荐:“精”致万盛        百度“李常明”

        恰好没有时间写博客    在重庆讲校园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