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治肾述略及糖尿病肾病临床运用发微

 柴桂苓 2017-03-27
《伤寒论》之六经不离脏腑,故六经辨证包含了脏腑辨证的内容。少阴病篇以论述心、肾病为主,其中尤以肾阳虚衰辨治为要。笔者分析《伤寒论》少阴病篇中治肾之法,由是探讨仲景治肾之 要略及在糖尿病肾病辨治中的运用,冀求正于同道。

1.《伤寒论》治肾述略
1)直接法 用于少阴病本证的治疗,少阴本证又包括阳虚寒化证、阴虚热化证。少阴病为全身虚衰证,多病情危重。遵循《内经》所载治疗法则,如《素问· 标本病传论》日:“ 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素问· 至真要大论》谓:“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者??逆者正治,从者反治,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 并结合原文,《伤寒论》直接治疗少阴本证的方法又可分为正治法与从治法两大类。
①正治法 用于治疗寒化证,具体运用包括治疗阳虚阴盛证之四逆汤、治疗阴盛格阳证之
通脉四逆汤、治疗阴盛戴阳证之白通汤、治疗阳虚水泛证之真武汤、治疗阳虚寒湿凝聚骨节证之附子汤、治疗阴阳两虚烦躁证之茯苓四逆汤、阳虚烦躁证之干姜附子汤、阴阳两虚且利止亡血证之四逆加人参汤;用于治疗热化证,有阴虚火旺证之黄连阿胶汤、阴虚水热互结证之猪苓汤。
②从治法 包括治疗吐已下断、阳亡阴竭证之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阴盛戴阳、服药格拒
证之白通加猪胆汁汤。


2)间接法 即病位及肾而不治肾之法。如奔豚病之桂枝加桂汤证,病由心肾阳气不足,下焦寒气上冲所致,其治在心,重用桂枝以平冲降逆;欲作奔豚之苓桂甘枣汤证,病在心肾,而其治在脾,重用大枣培土治水;桃花汤证为阳虚不固、大便脓血之证,用干姜、粳米、赤石脂温阳固涩,其治在脾;少阴病急下之大承气汤证,急下存阴,其治在胃;四逆散证,治肾阳渐复,而气郁不达致四肢厥逆,其治在肝;少阴咽痛证,为少阴经脉受邪,用甘草汤、桔梗汤利咽清热达上,治客热咽痛;半夏散及汤辛散化痰开咽,治客寒咽痛,其治在肺。


3)兼顾法 用于肾本脏本经病又及他脏他经,或肾病由他经他脏传来,多经多脏同治,则用温补元阳以治其本。如太阳病之桂枝加附子汤之阳虚漏汗证,其治在肺肾;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之心肾阳虚、胸闷、脉微恶寒证,其治在心肾;太阳与少阴两感之麻黄附子细辛汤证、麻黄附子甘草汤证,其治在肺肾;热痞兼阳虚恶寒汗出之附子泻心汤证,其治在胃肾;芍药甘草附子汤之恶寒、经脉挛急之阴阳两虚证,其治在肝肾,乌梅丸治上热下寒、蛔厥、久利证,其治在肝肾。


4)超前法 太阴病为脾阳不足、寒湿阻滞所致,“ 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适用方剂有理中汤、附桂理中汤、四逆汤、真武汤、附子汤之类。此治法体现了仲景的治疗策略: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且先天、后天同治,扶正防疾病逆转。故仲景提出“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同理,见脾之病,知脾及肾,当脾肾同护。且四逆汤为附子配干姜,再与甘草相合,辛甘化阳,寓有脾肾双补、补火生土之意。



2.糖尿病肾病治疗发微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是微血管病变病症之一。中医与西医对于“ 肾” 之概念有联系,又有区别,故常作为切入点一同探讨。西医以形态为核心,而中医形态与功能结合,更注重功能系统。一般而言,中医之“ 肾” ,包含了西医“ 肾” 之概念,但范围更大,除泌尿外,还包含生殖、免疫、造血、呼吸、运动、精神等方面功能。结合糖尿病肾病特点,及《伤寒论》治肾特色,笔者认为,本病治疗需从以下几点考虑。
1)肾病非“ 虚” ,注重通补
糖尿病后期,由于阳损及阴,阴阳俱虚,往往因虚致实,因虚感邪,临床常见阳虚挟水、湿、痰、饮、瘀、风及阴阳两虚挟郁、热、毒( 糖毒、脂毒、尿毒) 者。邪毒不除,正气难复,单用扶正,其力不达;且迁延日久,病邪进一步损伤正气。少阴病禁下,但仲景有少阴病三急下证;少阴病禁汗,但有麻黄附子细辛汤之温阳解表法。“ 开鬼门,洁净腑,去菀陈荃” :“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尽管在本病的治疗中祛邪法较少单独使用,或长期使用,但
是仍当重视祛邪,使邪有出路;且本病之扶正,非呆补之所能达,而应将通补之法贯穿全程。


2)肾病非“ 肾” ,治在他脏
肾病可传他脏,他脏病可及肾。糖尿病肾病往往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心脏病、高血压病、眼底病变、脑梗塞、周围神经病变,胃肠植物神经病变、糖尿病足,也常合并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精神抑郁等。老年患者临床常合并骨关节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肿瘤等。其病情复杂,治疗宜分清标本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把握局部与整体关系。不可见肾治肾,被“ ‘肾病” 障住眼目,一病一方实难获效。


3)治法要点
①证分寒热,尤重阳气
一般言,糖尿病肾病患者多老年人,加之病程长、身体虚损,临床多以寒证、虚证居多。但体质有寒热、病程有长短、及合并症不同,如部分合并甲亢、更年期综合征、胆囊炎、各种感染早期、应急状态等,常短期内表现为阳证、热证、或寒热错杂。如上焦热用栀子豉汤,肺热用麻杏甘石汤,胆热用柴胡剂,胃热用白虎汤、承气汤,膀胱热用猪苓汤,大肠热用葛根芩连汤之类。但无论如何,勿忘固护阳气。或寒凉之剂不过用,或加上少量温阳之品,如小剂四逆汤。因为阳气是生命原动力
和生命之根。


②病分表里,太少兼顾
糖尿病肾病患者多合并老年疾病,如骨关节退行性变,多四肢关节疼痛:或合并慢支、肺气肿,易反复感冒;或兼夹皮肤病变,多与《伤寒论》太阳病表证相关,故临床多用开表、祛风之品。然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关系,解表宜固肾。汗( 营阴) 为心之液,卫阳源于肾阳。开太阳固少阴,常能相得益彰,又有扶正祛邪、防病深入之妙;另一方面,若正虚太甚,外邪可直中少阴,多出现心肾虚衰而表证特征不显,故治少阴同时,临床若伴见面肿、身痒、头痛、肢节烦疼,或脉显浮者,多在治肾同时加用表药。一是提壶揭盖,宣肺利水以消肿;二是祛风散邪以镇痛,解除应激状态,有利于血糖、血压平稳:三是祛风之品多能调节免疫功能,以减轻不利因素对。肾脏的损害。


③虚实相兼,扶正祛邪
糖尿病肾病在急性应激状态,如合并心梗、脑梗、感染等情况,需紧急处理。“ 甚者独行” ,或祛邪为先,汗吐下为用;或固正为本,留人治病,单捷小剂,回阳救逆。一般而言,病情在稳定阶段多呈现虚实夹杂证。正虚为本,如阳虚、气虚、阴虚、血虚,或多种虚证叠加。但临床单纯虚证少见,或因虚生实,或因虚受邪。阳虚兼水饮、水湿、水气为患,如心衰、肾衰之水肿、胸腔积液、肺水肿之咳喘、胃肠瘀血之呕逆、便溏;或阳虚致寒凝之关节冷痛、背恶寒。气虚气滞之腹胀、便秘、头晕、呃逆;气虚血瘀之胸闷、心痛、四肢麻木。阴虚火旺之口渴心烦、失眠多梦、心悸盗汗、口舌生疮;血虚血瘀、水气内停之麻木疼痛、眩晕水肿、心慌心悸。糖尿病肾病一旦出现,往往合并糖尿病眼底病变,大血管、小血管、微血管病变常叠加出现。从中医整体观出发,当多系统 病症同时存在于某个体时,病情变得错综复杂。同时由于多种西药干预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如水肿患者过用利尿剂,则出现伤阴;高血压病人血压降至过低;或降糖药运用不当出现低血糖时,更多
虚实相兼证。故非极端状态,用药一般不可偏颇。扶正祛邪,和剂为要。

④肾为根本,五脏同治
从糖尿病肾病病程长、多为老年患者,后期多水气为患之特点,并结合糖尿病肾病病位分析,本病与中医之“ 肾” 攸关。肾藏元阴元阳,为先天之本,人生之根。肾藏精,上通于脑;肾主水、肾为胃关,司二便;少阴之经循咽喉、夹舌本,《灵枢· 本脏篇》言:“ 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 肺与肾脏密切相关。少阴之气,贯通于人身上下表里,无所不在。对糖尿病肾病而言,毫无疑问,治肾是其根本所在。然五脏相关,肾与心之水火既济:肺与肾之“ 金水相生” 、主气纳气;肾与脾之先天、后天互补;肾与肝之“ 乙癸同源” ,精血相生。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证
候特点、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与《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有良好相容性。若结合脏腑辨证,则能获得更大拓展空间,并成为融合经方运用重要的切入点,或用仲景方,或效仲景法,因而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梁某,男,84岁。初诊日期:2010年4月14日。患者有糖尿病史10年、糖尿病肾病3年,高血压病10年、心脏病3年。刻症:全身轻至中度水肿,手臂水肿几呈皮囊状,难以行走;每日尿量约600~700m l ,纳差,大便干结,需用蜜煎导。B超示:双侧胸腔少量积液。予茯苓四逆汤与五苓散、苓桂术甘汤、吴茱萸汤、附桂理中汤、真武汤合方,肺脾肾肝同治,温阳利水。处方:茯苓20g,泽泻20g,猪苓15g,制附子15g,干姜10g,白术15g,党参20g,炙甘草6g,吴茱萸6g,生姜10g,大枣10g,桂枝10g。5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 4月23日) :每日尿量1000~1450m l,大便量多成形;双下肢浮肿减至膝关节以下;汗出湿衣,咳嗽减少,夜间不能平卧,吸氧后缓解;咽痒、咳嗽、无痰,晨起恶心;神疲欲寐,夜寐差;头晕,纳差,腹胀,口干不欲饮:舌淡、苔黄厚有津液,脉左弦细,右微细。予补中益气汤合苓桂术甘汤、半夏泻心汤、厚朴生姜法夏甘草人参汤合方,健脾畅中、升清降浊、行气消痞。处方:北黄芪50g,白术10g,陈皮10g,升麻6g,柴胡10g,党参30g,炙甘草10g,当归10g,茯苓20g,桂枝10g,炒麦芽15g,鸡内金15g,川厚朴30g,半夏20g,生姜15g,大黄10g,黄芩10g。5剂。
三诊( 5月10日) :水肿明显减轻,仅局限于踝关节以下,尿量1200—500m l;时胃脘嘈杂,暖气、泛酸明显,胃纳欠佳;难入睡,双胁下汗出较多,口干苦,大便稍结:舌红、苔薄黄,脉细缓。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小柴胡汤加宣上润下之品,调和枢机、温阳解表、以宣通上下表里,太阳、少阳、少阴同治。处方:麻黄10g,熟附子10g,细辛6g,柴胡15g,黄芩10g,法半夏10g,边条参
10g,炙甘草6g,大枣15g,火麻仁15g,肉苁蓉15g,紫苏叶10g。7剂。
四诊( 5月13日) :咳嗽、发热恶寒,胸闷,大便数日未行,口干口苦,腻甜,口渴喜冷饮,
小便少。舌淡苔白厚,脉左沉右细滑数。双肺听诊:右肺湿哕音。查生化:尿素氮13.04mmol /L,肌酐263mmol /L,葡萄糖10.30mmol /L:血分析:白细胞9.6210e9/L,中性粒细胞8.0210e9/L,血红蛋白76.O g/L;尿分析:尿蛋白4+,尿葡萄糖1+,尿隐血1+。
予麻子仁丸、麻黄附子甘草汤、合苇茎汤加化痰清热养阴之品,宣肺化痰,润下通便、温阳解表,肺肾胃同治。处方:火麻仁30g,大黄10g,苦杏仁10g,枳壳10g,熟附子10g,炙甘草10g,炙麻黄10g,白芍10g,苇茎15g,桃仁10g,薏苡仁30g,厚朴10g,浙贝母15g,僵蚕10g,玄参30g,瓜蒌子15g。5剂。静脉滴注参附、痰热清2天,配合口服头孢克洛胶囊3天。
五诊( 5月18日) :精神好转,阴囊水肿、下肢水肿,乏力短气、口干口苦,纳眠可,舌暗苔
黄腻,脉细。予柴胡桂枝汤合五苓散、真武汤、当归芍药散。畅达枢机,温肾解表,活血利水。太阳、少阳、少阴同治,气血同调。处方:柴胡10g,黄芩10g,法半夏10g,太子参30g,大枣10g,炙甘草6g,生姜30g,桂枝10g,白术30g,猪苓20g,泽泻15g,茯苓20g,薏苡仁30g,当归10g,白芍10g,熟附子10g。5剂。
六诊(6月29日):复查生化:尿素氮13.85mmol/L,肌酐226mmol/L;血分析:白细胞5.8610e9/L,中性粒细胞4.6610e9/L,血红蛋白量82.gL,尿分析:尿蛋白3+,尿葡萄糖1+,尿隐血1+。近段血糖稳定,波动8—10mmol/L之间,血压170~160/80~70mmHg。疲倦无力、失眠,口淡口酸,咳嗽痰少,胸口汗多、汗后气短,腰膝疼痛,双膝以下麻木,双下肢浮肿,夜尿多有泡沫,大便2~3天1行、成形。舌红苔薄白,舌根腻苔,脉沉。予桂枝甘草汤、玉屏风散、真武汤、五苓散、茯苓四逆汤加泄浊疏风之品。温补心阳、益气固表疏风、温肾泄浊利水,阴阳双补,心肺脾肾同治。处方:桂枝10g,炙甘草10g,紫苏叶15g,黄芪45g,白术10g,防风10g,泽泻15g,茯苓20g,猪苓20g,熟附子15g,生姜20g,边条参10g,火麻仁30g,大黄20g,牛膝10g,干姜10g。5剂。
七诊( 7月8日) :近日下午3点多低热37.2℃~37.7℃,饮水后汗出身凉,汗多尤以胸口明显,口千口苦、口淡、纳差,大便2日一行,大便偏干,状如羊屎,大便不通畅,矢气多,双下肢水肿,眠难入睡,胸闷,小便调,舌质淡边稍红苔薄白,左脉弦细,右脉沉细稍弦。予四逆散合四君子汤、茯苓四逆汤、真武汤加导下利水之品,益气温阳通阳,利水泄浊,少阳、阳明、太阴、少
阴同治。处方:柴胡10g,白芍10g,枳壳10g,炙甘草10g,党参30g,白术15g,茯苓15g,大黄25g,熟附子10g,边条参10g,干姜10g,黄芪60g,车前子30g,牛膝15g,山茱萸15g,薏苡仁30g,生姜15g。
八诊( 9月16日) :晨起汗多,2日未大便,咳嗽,咽痒,干咳,打喷嚏,恶寒,小腿后侧及脚水肿,纳眠可,口干口苦,舌暗苔白厚,脉细缓。予桂枝甘草汤、苓桂术甘汤、真武汤、五苓散、玉屏风散加疏表行气之品。太阳、太阴、少阴同治,心脾肾肺同调。温补心阳、健脾温肾利水,补肺固表。处方:桂枝20g,炙甘草20g,茯苓20g,白术30g,赤芍10g,熟附子10g,生姜30g,黄芪60g,防风10 g,苍术30g,紫苏叶15g,苦杏仁10g,猪苓20g,泽泻15g,大腹皮15g,边条参10g(另炖)。
九诊( 9月28日) :双下肢稍水肿,腰痛,腹背皮肤痒,自诉“ 似有虫子爬行” ,以前胸皮肤
为甚,眠差,小便每日1500m l以上,大便粒状较软,每日一行,舌淡苔白腻,脉细缓。予金匮肾气丸、当归芍药散、当归补血汤、百合地黄汤。肝肾同治,阴阳双补,气血同调,活血利水。处方:桂枝10g,熟地黄20g,山茱萸20g,山药30g,牡丹皮15g,泽泻15g,茯苓15g,淫羊藿10g,砂仁10g,熟附子10g,黄芪60g,当归10 g,百合30g,川芎6g,赤芍15g,牛膝15g。
十诊( 10月30日) :咳嗽增多,咽瘁,腰膝关节酸痛,偶有胸闷心悸,无肠鸣腹泻,纳可,大便尚可,近一周每日小便1000~1500m l ,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不能平卧。予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葛根汤、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加温化寒饮之品。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温阳固表,温阳健脾,利水化饮。太阳、太阴、少阴同治,尤重太阳。处方:桂枝10g,粉葛60g,生姜15g,炙甘草10g,大枣15g,白芍10g,厚朴15g,苦杏仁10g,茯苓20g,白术10g,陈皮5g,
紫苏叶10g,熟附子10g,细辛3g,法半夏10g,干姜6g,五味子6g。5剂。
十一诊( 11月7日) :诸症减轻。舌脉同前。予桂甘龙牡汤、补中益气汤、真武汤加养心活血
之品。温阳益气,潜阳安神,活血利水,心脾肾同治。处方:桂枝10g,炙甘草10g,龙骨30g,牡蛎30g,黄芪60g,五指毛桃60g,茯苓20g,白术30g,升麻6g,牛膝10g,大枣15g,熟附子8g,丹参10g,生姜10g。4剂。
补述:患者近年几乎每年住院3—4次,且病情日益见重。半年余调理,患者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其间有情绪低落,反复肺部感染、心衰出现;间服丹参滴丸、救心丹、及西药强心、利尿、降压之品,间歇吸氧,注射胰岛素降糖。患者病情逐步改善,身体状态转佳,
能下床活动,水肿明显减轻,二便接近正常。西药品种与剂量大大减少。仅服用一种降压药、半片地高辛。胰岛素注射量较前减少1/2。肾功能稳定并较前改善,血压、血糖平稳。
(按):本案为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病程10 年,且有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病,心、肾功能不全。从治疗半年的记录分析,病位主在少阴( 心肾) ,病机重点是阳虚水泛。但六经病症贯穿全程:或兼太阳( 咳喘、身痒) 、或兼少阳( 口苦、心烦) 、或兼阳明( 大便干结) 、或兼太阴( 腹胀、口淡) 、或兼厥阴( 头晕、肢麻) ,尤以兼太阳多见,体现了太阳与少阴之表里关系;临床无单纯虚证、实证之别,只有病情轻、重之异,多呈表里相兼、虚实夹杂:其治或开表,用桂枝汤系列、柴胡汤加桂枝、或麻黄附子细辛汤;或通腑,用麻子仁丸、柴胡剂;或利水,用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真武汤,旨在给邪出路。而扶正不离阴阳气血,用桂枝甘草汤、四逆加人参汤、附子理中汤、当归补血汤等,但重在少阴,重在心肾之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