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烦恼产生时,会通过身、语意三门呈现出来

 云游荷上 2017-03-28


文字摘录自《您认识佛教吗?》

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玛欣德尊者 译著


  烦恼的表现  


当烦恼产生时,会通过三种门(管道)呈现出来:


身体的行动——身门;

口头的语言——语门;

内心的意念——意门。


经由身门、语门和意门的造作,我们称为业。如此,有三种业:


身体行动的造作——身业;

口头语言的造作——语业;

内心意念的造作——意业。


烦恼又可依其表现的轻重程度分为三个层次:


1. 违犯性烦恼——已经呈现于身门、语门的烦恼。


这是最粗重程度的烦恼。例如:由于愤怒而杀人或杀死动物;由于贪心而偷拿别人的东西,或顺手牵羊、假公济私等;因为贪爱而乱搞男女关系,沉湎于寻欢作乐、玩弄感情……烦恼已经强烈到通过身体行为表现出来,属于违犯性的烦恼。


想要隐瞒事实而说谎、因为愤怒而骂人等,是呈现于语门的烦恼,即烦恼通过语言表现出来。


违犯性烦恼可以依四分法而分为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妄语四种。依七分法则分为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妄语、粗恶语、离间语和杂秽语。这些是违犯性烦恼。


2.  困扰性烦恼——即烦恼只浮现在心里,还没有付诸行动。


这包括贪婪、执着、傲慢、自负、憎恶、烦躁、散乱、沮丧、麻木等。


例如:你迷恋上一个异性,虽然还没有采取行动,也没有说出来,但内心已产生了爱染、执着。


你很讨厌一个人,恨死他,但既没有采取行动,也没有说出来,只是在内心憎恨、厌恶他。


又如你由于工作不顺心、生活压力大而感到焦虑、烦躁不安,但还不至于做出冲动的事情来。


虽然在语言或行为上并没有表露出来,但内心已经被不良的心理、不好的情绪所占据,这叫做困扰性烦恼。



3. 潜伏性烦恼——并没有表现于行动、语言和内心三门的烦恼。


也即是说,现在没有烦恼,但并不等于说已经完全没有烦恼了,它们只是以潜伏性的状态存在着。


例如:当大家在做一件好事、善事时,生起的心称为善心。生起善心、做善事时可能不会感到烦躁,没有烦恼,但是只要遇到适合的条件,烦恼立刻就跑出来了。


譬如现在大家很欢喜地坐在这里听佛法开示,暂时将工作放在一边,没有烦恼;但是听完之后,一回到办公台,看到一大堆还没有完成的文件,立刻又心烦了,是不是?


有些人功成名就归隐田园,或者年老退休安享天伦,对世间的浮名掠利看得很淡泊,于是认为自己已经到达超然物外、无欲无求的境界。然而,一旦发生诸如生命垂危、亲友别离、家财损失等意外,烦恼立刻又生起了。


这证明他的烦恼还没有被断除,只是因为目前的安逸生活而使之没机会显现出来而已;一旦身心内外发生变故,烦恼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就好像草一样,到了冬天,所有的草都死了,干枯了;但只要根还在,一到春天,它们又开始发芽了。又好像拔草一样,只把草拔出来,但根没有被拔掉,有机会它还是会生长出来。


烦恼只要没有被连根拔除,它就以潜伏性的状态存在着,叫做潜伏性烦恼。


违犯性烦恼表现为身恶业或语恶业;

困扰性烦恼表现为意恶业。

潜伏性烦恼是还没有表现为身语意恶业的潜在性隐患。


作为佛教,即觉悟者的教导,目的就是为了断除这三个层次的烦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