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老刘tdrhg 2017-03-28

摘要:文字的产生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一支奇葩。它发展至今一直承担着汉民族思维和交际最重要的书面符号的角色。作为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自源文字,它的产生有其独特的历史条件和社会需要。并且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顺应时代的要求,更新换代使其源远流长。

关键词:汉文字 起源 发展 文化 时代需求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只有有了成熟的评论家,光辉灿烂的文化典籍才能流传下来。

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而且成批汉字是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它们离现在已经有3300年以上的历史。从记录汉语的情况来看,甲骨文和金文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50年代在山东省莒县发掘出来的陶器上发现了一些象形符号,它们属于大汉口原始文化。不少人认为,它们很可能是原始汉字中使用的象形符号。如果这种意见属实的话,那么,汉字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90年代初,在山东省邹平县苑城乡丁公村发现了龙山文化时期的一块陶片,上面刻有511字。专家们认为,可能是一种记事文字。如果这个结论能够成立的话,我国成熟的汉字历史又要比甲骨文提前八九百年,至少已经有4300年左右。①

而文字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关于它的起源有哪些说法呢?

在我国历史上,早就对汉字起源问题有过种种传闻推测,其中影响较大,流传较广的是结绳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等。

在仓颉造字的传说中(仓颉作书而天雨、栗鬼哭。《淮南子·精神篇》)。汉民族寄托了对汉字文化功能的礼赞和所感受到的心灵震慑。

而实质,文字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候才出现的。汉字的产生是一个“观物取象”的结构化过程。

汉字的结构方式就是汉字造字的方式方法。汉字是怎么造的呢?它是劳动人民造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社会里,仓颉不止一个。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了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的需要就要把语言记录焉,以便流传远方,流传后世。汉字的构造,自古就有所谓的“六书”说。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六种。

象形的方法是汉字最上的造字法。所谓象形,就是用线条画出物体的形状,人们一看就知指的是什么。

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可以猜测:文字起源于图画。最初是整幅画,这种画虽然可以有表意的作用,可是往往意思含糊不清,应该怎么样理解取决于环境。例如画在什么地方,画给谁看等等。这种图画一般比较复杂。

图画发展为文字,就必须具备这样一些特点:1、把整幅画的拆散成个别的图形,一个图形跟语言里的一个词相当。2、这些图形必得作线性排列,按照语言里的语序。3、有抽象的意思,语言里有字眼,不能直接画出来,得用拐弯抹角的方法来表示。

到了这个阶段以后,为了便于书写,图形可以大大简化(图案化、线条化、笔画化)丝毫不损害原来的意思。从汉字的形体变化的历史来看,甲骨文是最富于象形的味道,小纂已不太象,隶书、楷书就更不用说了。从形状上看,第二阶段的零碎图形和第一人阶段的整幅画相似,第三阶段的笔画化图形和第二阶段的象形图形可以差别很大。但从本质上看,象形文字和表意画有原则上的区别,而象形文字和后来的笔画化的文字则纯粹是字形上的变化,实质完全相等。②

如果上面所提到的属实的话,我们可以了解到:汉字由繁入趋简的演化,主要表现在从“随体诘诎”的图画变成线条,再由线条变为粗糙的笔画。

三千多年来,汉字形体变化很大。就现在了解的情况来看,汉字形体的演变,大致经历三大阶段:1、由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籀文发展为秦代的小篆;2、由秦代的小篆发展为汉代的隶书;3、由汉代的隶书发展为魏晋以后的草书、楷书和行书。汉字从甲骨文到小篆可统称为古文字。从隶书到草书、楷书和行书可以统称为今文字。③

汉字的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我们可以观察到汉字的字数的不断增多,是文字为适应语言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创造新字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才不致于被淘汰。

在世界上还有很多语言是没有文字的。而我们古老的国家在无数仓颉广泛吸收,使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起独立的汉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之所以能源远流长,文字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有了文字的载体,我们看到异彩纷呈的文化典籍,了解到各个时代的国家的历史发展,体会到不同文化的薰陶……很显然,文字的起源与发展是是先民智慧的结晶,我们收以为豪的资本。

文字使人类文明发展到一个崭新的水平,犹如在人类的双目之上又增加了一对眼睛,可以鉴往知来,观照四方并修养睿智,使鬼魅无所遁身。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①《汉语知道新编》张志公、庄文中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963月第一版

          ②《语言和文字》摘自《语文常谈》吕叔湘 

068月北京第一版

          ③《语言基础知识》北京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