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概 1251 字 读完共需 2 分钟 它是一种生活在长江里的小鱼 大个的也就2-3两, 渔民宁肯剪破渔网,也不舍得碰掉一片鱼鳞 人们宁舍万金,但求一鱼 它与河豚、鲥鱼一起并成为“长江三鲜”,它就是 长江刀鱼 长江刀鱼,学名,刀鲚、毛刀,因外形长得像一把短刀而得名,长江刀鱼的鲜美,自古流传,清代诗人李渔把长江刀鱼称为“春馔妙物”。 在江南,吃江刀,一定要在清明节前,这也是江刀最鲜美、价格最贵的时候,因为长江刀鱼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清明节前,鱼刺是软如细毛,肉质如奶油入口即化,清明一过,鱼刺硬如针,而肉质也老了许多。 时过境迁,虽然人们对长江刀鱼的热爱依旧不减,但价格也早不是寻常百姓家能承受得了的。当地消费者说,现在一千块一斤的价格,已是非常便宜,往年7、8千块一斤的时候,舍不得吃,少吃一点点。 (30年前,猪肉是0.73一斤,而买一斤刀鱼的价格,只能买下三两猪肉,而现在的价格,早已今时不同往日,按现在的猪肉价格算,买100斤猪肉的钱,可以买到一斤刀鱼。) 长江刀鱼,是长江一带长大的人们儿时记忆里的味道,历久弥新,也是清明到来前一个习俗,虽然这个习俗今时今日无比昂贵,但人们依旧坚守着这个习俗,就好像北方过年一定要吃饺子,元宵节一定要吃元宵一个道理。 长江刀鱼属洄游鱼类,由于沿江地区修建大量水坝、水闸,阻断了长江刀鱼的生活通道,失去了许多繁殖场,加上捕捞过度,环境污染,导致长江刀鱼近30年产量急剧减少,渔民出海,十网五空,如果这一天能收获一条、两条,已实属难得。 1970-1974年,安徽、江苏、上海,连续三年,年平均产量在2990吨 2001-2005年,这三省市的年平均产量已降到633吨,至今产量逐年急剧下降。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刀鱼有湖刀、江刀,海刀,而生活在内陆湖泊的刀鱼数量与长江刀鱼完全相反,产量大大增加,湖刀与江刀口感有非常大的区别,价格也还是湖刀和海刀亲民。 江刀:鳞白、尾黑、睛小”是正宗长江刀鱼的明显特征。其鱼体结实,下腭处呈尖刺状,长度超过鱼鳃很多,体侧有鱼鳍,鳍后有游离丝状物,其长度超过身体的一半。 海刀:肉体薄软不厚实,背部整体呈青色,肉头较粗,眼睛红色。 湖刀:下腭已不成尖刺状,鳍后丝状物变短,鱼体较“单薄”。黑眼珠变大,尾部呈黄色而且有点下垂。 1、对渔民限发捕捞证,并在产卵期禁捕半月 2、人工繁殖长江刀鱼 3、增殖放流 长江刀鱼人工繁育难度不小,用了近10年时间才繁育成功,长江刀鱼对环境有严格要求,生长速度缓慢,三年才能长2-3两重,在多重努力下,人工繁育刀鱼取得了喜人成绩,2015年,人工繁育长江刀鱼25.6万尾,放流长江10万尾。 拯救长江刀鱼,留住的不仅是习俗、和儿时记忆,更多的是经济效益,收购上来的长江刀鱼有着严格的分级,大小差了几克,价格就能差出几百元。 火爆的销售场面,成为三月的江南最热闹的一景,舌尖的需求即是市场的空间,更别说保护长江刀鱼意义深远,希望再过几年,长江流域的渔民也能看到宋代词人苏东坡诗中写的:“清明时节江鱼鲜,恣看收网出银刀”的丰收盛景。 猜您喜欢 提醒:快扩撒,食用油的精髓各有不同,你选对了吗? 鱼刺卡到喉咙!紧急情况一定用得着 为什么别人做农业能赚大钱,你却只够养家糊口? 2017年哪些领域的国家投资会涨,哪些公共收费会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