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葛根汤合小柴胡汤治疗发热体会

 daoyide 2017-03-29

葛根汤合小柴胡汤治疗发热体会

 

全国经方百家讲坛的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感谢赵英杰老师的盛情邀请!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葛根汤合小柴胡汤治疗发热的体会》,因为整本《伤寒论》没有麻黄和柴胡何用之方,所以今日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首先跟大家汇报我自己的三则案例,第一个案例是才527天的男婴,高烧39.7°C已服泰诺林3次,美林1次,服药后汗出热稍退,但旋即再高烧。就诊时发热38.7°C,无鼻塞流涕,无咳嗽,发热时手足凉,无汗,大便稍稀烂,日1-2次,精神差,舌淡红,薄白苔。首诊给予小柴胡加石膏汤加苍术无效,二诊予葛根汤合小柴胡汤加石膏苍术,一剂还没喝完就“汗出热退疹出”(具体请关注我的公众号3月8日文章)。第二个案例是4岁半的小孩,发热无汗,眼睛不适,偶咳嗽咯痰,盗汗,踢被纳差,舌淡红,微黄苔。首诊予小柴胡合半夏厚朴汤加味,第二天仍发热,改用葛根汤合小柴胡汤加石膏杏仁白术,服药当晚即体温下降安稳睡觉(具体请关注我的公众号3月27日文章)。这两则案例是首诊无效,二诊调整处方后当晚体温即下降,第二天恢复正常。这只是冰山一角!因为这些患者都是依从性相当高的,首诊无效,仍坚持中药治疗,有大部分因为无效,放弃了中医治疗,而寻求西药治疗,有些人可能就因为这次治疗效果不理想,从而对中医产生怀疑!因此,提醒我必须提高首诊治愈率,必须不断进行反思,不能为一点点成绩沾沾自喜!!

第三个案例是2015年6月26日就诊的患儿,发烧2天,最高39.5°C,现39.7°C。刻下症见:发烧,稍怕风,无咳嗽,无咽痛,无汗,头昏,干呕欲吐,不欲饮,无腹痛,大便日一次成形,睡眠可,舌红,杨梅点,微黄苔。首诊即给予葛根汤合小柴胡汤加味,体温迅速得到控制,疗效明显((具体请关注我的公众号1月14日文章))。

通过以上三则医案,大家可以看到合方治疗的效果,但是我们要搞清楚几个问题:

1、为什么要合方?为何不单用葛根汤?或者单用小柴胡汤?

2、如果应该合方治疗,为何不用麻黄汤合小柴胡汤?或者其他的麻黄类方合小柴胡?或者是柴胡桂枝汤?

3、再一步拓展为何不是葛根汤合大柴胡汤?等等

4、为什么常常加石膏?

5、到底什么情况下应该用葛根汤合小柴胡汤?

 

主要就是合病或者并病时,是单治还是合治?如何合治的问题。

  

通过临床观察与不断反思,现总结如下:

    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合方治疗?可不可以单用葛根汤?或者单用小柴胡汤?首先单纯解表是肯定不行的,因为邪传少阳,单纯解表是万万不可的,伤寒条文多有告诫,而且这类患者常常表证也不太明显,无鼻塞流涕,无恶风恶寒,或者年龄太小,根本问不出来。单用小柴胡汤行不行?在大部分患者身上是没问题的,临床确实如此。排除表证,排除里证,或者说表证不明显,再加上无里证,基本就是小柴胡汤,还有一种就是“三阳合病治从少阳”,大部分患者都能药到病除,汗出热退。但是有些没有复诊的,电话回访知道,效果不理想,已经输液治疗,刚开始并不重视,我想可能就是患者依从性差,药量不够等等原因。随着这种情况的不断出现,特别是一诊效果不好,再次复诊的时候,处方葛根汤合小柴胡汤,往往就是当晚体温就可以逐渐下降,第二天早体温正常。所以,该合方治疗时,单用小柴胡汤,效果不理想,起码达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第二个问题又来啦:既然应该合方治疗,为什么是葛根汤合小柴胡汤,不是麻黄汤、麻杏石甘汤、大青龙、小青龙等麻黄类方呢?或者是柴胡桂枝汤呢?

陆渊雷认为:葛根汤为发热、头痛、脉浮、无汗之主方,应用最广,不必见显著之项强也。其异于麻黄汤证者,麻黄证有喘,葛根证无之;麻黄证身身疼、腰痛、骨节疼痛,葛根证纵有骨楚,亦颇轻微;病有汗者,麻黄汤绝对禁用,若有咳嗽,或肠胃证时,虽有小汗,葛根汤犹为可用。若不咳,汗较多者,当然属桂枝加葛根汤。又云:流行性热病,流行性感冒为最多,其证三类,若发热,若咳嗽,若吐利,葛根汤皆治之。故临床施治,葛根汤之应用最广。

胡希恕老的经验,胡老认为:“葛根汤与小柴胡汤证常常并发的,尤其是多见于小孩的感冒。病起表证很轻,同时有半表半里证,胸胁满,呕吐,有时甚至下利,如果有这种情况,就把治表证、半表半里证的方子一起用,是不会错的。”、“研究这个合方也有引申的意思:有小柴胡汤与葛根汤的合方,也有柴胡汤与桂枝汤的合方,也有柴胡汤与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的合方,都可以”,特别是提出“葛根汤与小柴胡汤合方用,比单纯发汗好得多”。

我认为:因为“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气不足,邪传少阳,单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势单力薄,不能胜任,必须合用葛根汤协同作战。因为葛根汤中有桂枝汤健胃生津,可以加强柴胡汤中党参、半夏之药力不足,麻黄配桂枝再加葛根解表,配合小柴胡汤,乃太阳少阳双解之法。可不可以用麻黄汤或大青龙汤合小柴胡汤?个人认为还是葛根汤合方效果最佳,因为麻黄汤、大青龙汤发汗力量较大,当正气不足,邪传少阳时,不可大发汗。但是,如汗出而兼见咳嗽、哮喘时,可予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至于小青龙汤合小柴胡汤,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用过,希望有这方面经验的老师出来交流。

      三个问题:关于葛根汤合大柴胡汤  胡老应用此方治疗三阳合病之哮喘,在胡老的讲座中有提到,大家可以参考阅读。

      第四个问题:关于石膏的应用。在《伤寒论》中石膏的作用主要是除烦,所有关于口渴的条文都是用的人参,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并不是说口干渴就不能用石膏!陆渊雷认为:“麻黄汤证加烦躁口渴者,为大青龙汤证。烦躁与否,常因病人之性情而异,不如口渴为确。”我想这是真正尊重临床实际的看法。特别是在婴幼儿发热时,如何判断口干渴/心烦?如何使用石膏?何时当用?何时不当用?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临床中仔细观察体会,这样就引出下一个问题。

      第五个问题:什么情况下应该用葛根汤合小柴胡汤?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如果支结烦痛得厉害,又没有汗,不是桂枝汤证而是葛根汤证了,就可以考虑小柴胡汤合葛根汤治疗,认识到这一点,运用起来应该不难。但是,胡老认为葛根汤与小柴胡汤证常常并发的,尤其是多见于小孩的感冒。那么问题又来啦,对于婴幼儿,你没法知道他支解烦疼,微恶寒啊!怎么办??

      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体会:首先看鼻塞,如果鼻塞的厉害可以考虑麻黄类方,这是冯世纶老师的经验。在《类聚方广义》中提到“初生儿,有时时发热,鼻塞不通,不能哺乳者,用此方即愈(麻黄汤)”,大家注意他这里提到是鼻塞不通,所以鼻塞和鼻鸣不同,鼻塞不通是麻黄证,12条鼻鸣是桂枝证,当然如果结合汗出与否,就更见明确了!第二看出汗,发热哭闹时都没有汗,服退烧西药仍没有汗/或者只是微微汗出,都可以考虑应用麻黄类方,如果服西药退烧即大汗淋漓,体温降至正常,而后再次反复发热的,就要注意是不是少阳为主。第三看穿衣,稍微大一点的小孩,衣服的多少,可知道他有没有恶风恶寒。第四看发热时间及体温,发热第一二天,高烧不退,也是可以作为参考的,但是不是绝对的。高烧第一天来看病,变在表应当发汗时,中药发汗相对西药更佳安全可靠,不容易反复,而且胡老提出“葛根汤与小柴胡汤合方用,比单纯发汗好得多”。

   最后总结:  葛根汤合小柴胡汤治疗发热只是众多经方退烧之一法,不可滥用,也可以不用,但不可不知!今晚的分享,对我也是一个挑战,其中多有不足,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再次感谢梦龙群主为我们创造这么好的学习平台,高些赵英杰老师的盛情邀请,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谢谢大家!!

                                           (2017-03-2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