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丨千万别让“五年教龄现象”,断送了你的教师生涯…

 卜君心 2017-03-30


“五年教龄现象”普遍存在于教师之中。


专业成长停滞现象在五年左右教龄的教师身上比较明显,人们通常把这种现象称为“五年教龄现象”。王老师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已有十多年教龄,教学水平处在中上等。根据多年的课堂观察资料她对自己的教学水平进行了纵向比较。


一年教龄:一年教龄时,王老师初出茅庐,基本上按照准备好的教学内容照本宣科。这时他对课堂教学还缺少驾驭能力,提问不能击中要点,介绍鲁迅也没有抓住重点,慌张时甚至会把答题的学生晾在一旁。


五年教龄:而到了五年教龄时,王老师教学水平有所提高,教态自然,应对如流,善于调控课堂气氛。他善用猜谜的形式诱发学生思考,介绍作者时重点突出,还会穿插小故事,寓教于乐。


十年教龄:十年教龄时,王老师在课堂上显得更加稳重老练,但我发现,其教学从形式到内容基本上是“五年教龄”时的复制,没有任何突破。王老师这时的教学已经成为年复一年的机械操作。


教师为何进入成长停滞期?

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原因错综复杂,我们就从教师自身因素与学校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


1、自身因素包括进取心衰退、思维定式等原因


一年教龄时,新教师像刚出笼的小鸟,憧憬着美好未来。为了立于不败之地,新教师会竭尽全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但“五年教龄现象”出现时,一些教师面对学生仿佛面对流水线上的产品,对日常教学工作感到机械而惆怅,职业倦怠感由然而生。


2、思维与心理定式也是教师成长的障碍


一年教龄时,教师没有多少教学经验,犹如白纸一张,容易涂上各种颜色,因此也注重虚心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五年教龄现象”出现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开始按惯例操作。


3、学校文化因素:对教师的定位从学习者到成熟者


一年教龄的新教师初出茅庐,被学校理所当然地定位为学习者。而工作五六年之后,教师逐渐被定位为教学成熟者,学校不再给予他们更多的培训机会,因此让一些教师失去了深造与改进提高的机会。


“五年教龄现象”需要综合治理


“五年教龄现象”是教师、学校、制度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消除或缓解这种消极现象,需要综合治理。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从自身方面说:


教师应树立专业发展志向,并不断求索,努力破解“五年教龄现象”。在专业发展方面感到困扰的教师,往往是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年教师,他们应摒弃“未老先衰”的消极心理,以先哲大师或身边名师为楷模,知难而进,百折不挠,自然会走出专业成长的停滞期。


从学校方面:


学校相关负责人,切忌给这部分教师贴上“定型”的标签,导致这部分教师作茧自缚。每个学校都希望名师荟萃,但名师不是自己长出来的,而是需要学校自己的温床来孵化。名师往往是从中青年骨干教师中脱颖而出的,学校应创设宽松的环境,允许教师在探索中曲折前 进。同时应多给教师探索的机会,容忍教师探索的失败,引导他们走出专业成长的困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