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法学院本科生《中国法律思想史》最后一堂课讲稿

 女王小景 2017-03-30


《中国法律思想史》最后一堂课讲稿


在各位同学们一个学期的坚持下,我们曾一起试图攀登自孔夫子直到中山先生这座座思想群峰,也许我们每个人攀登的高度不一样,相应地看到的风景各异,但无论如何,我们已经出发,走在途中。按照通行的学理,我们这门课一般开在三四年级较为合理,但我还是希望在一年级第一个学期开,主要是因为大家现在还保有较浓厚的书生气质,还没有堕落为钱理群先生所批评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用孔夫子的话说,“吾党之小子狂狷,进取不忘其初”,在此一阶段,受些人文熏陶,可能更有效果一点。如此一来,利弊随之,在法律思想专业上,在座诸位程度可能稍差些,不能完全领会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博大精深,但好在我们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决心,埋下了思考的种子,当不会止步于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课程远未结束。


通过这学期课内外与同学们的接触,尤其是批阅期中作业,我有两点想法要跟大家交流:


首先,宏观考察中国通史,我们的祖先在传统中国缔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和文化,我们今天对国族的自豪感多来自于我们的先辈;但近代中国,在帝制王朝的周期性衰败之时遭遇了西方,于是国族陷入了内忧外患之中从而危机深重,引发了不断的战争、运动和革命,因此而生的灾难、饥馑从未消停,孟子所形容的,一点不夸张,“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我们在这个历史三峡中蹒跚而行,还未达功德圆满之境。即便到了今天,尽管经济上有长足进步,但我们却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如北京雾霾这样我们感触最深的环境问题,如沦肌浃髓的极端功利问题,如公权力的极度傲慢严重影响社会公正问题等。在这些问题中,我以为,最可忧虑者,乃是非混乱,道德凌夷,换句话说,我们受功利之习积染已深,沉溺其中,已缺乏超越于权势之上、权势之外的社会共识。没有这种起码的社会共识,一切的良法美意,都很难发挥预期的效果。征之历代史实,我们讲居安思危,不会完全是杞人忧天、危言耸听。所以,我们还不到上太平策的时候。即便真到了那个时候,我等师生读书做人求知,上太平策也不该是我们的本分所在。

我批阅了你们的期中作业之后,发现,除了极个别同学有应付故事之嫌,绝大多数同学都非常认真,写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困惑,从字里行间能读到写作时的真诚、沸腾的热血还有你们的才情、广博的知识。这是我们引以自傲的“书生气质”,我从中也学到了不少。孟子讲“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而王天下不与焉”,在我看来,绝非虚夸之词。我希望你们今后多多少少能保有几分书生气。

社会共识之缺乏,来源于是非淆乱,人莫知所守。知而后行,先须明辨是非。是非何能明辨?要靠内在良知基础上的生活常识。你们身上的“书生气质”,其根本也是这种“良知良能之心”,它才是人生行为的定盘针。阳明先生曾讲,良知是造化的精灵,她生天生地,成鬼成神,真是与物勿对。我希望大家在任何情况下多认真听听内在良知良能的声音,按照其指示矫正我们的行为。当然面对外在环境,我们有太大的压力,无奈几乎成为生活的常态,但我们绝对不能丢掉那内在的一点灵明,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多照看一下自己的本心,尽可能按照自己的本心而生活。如外在的压力太大,我们完全可从身边最亲的人做起,实实在在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对家人重情负责、对朋友讲信修睦等等。我当然希望你们成功,但更希望你们自己觉得幸福,在社会上能受人尊重。


第二、从近代中国演变历程来观察,我们多少辈人都在向西方学习,自器物到制度到文化,从师夷长技到立宪改制,进而全盘西化到以俄为师,可结果总是不尽人意,希望之后继而大失望。我们在为这一艰苦历程而感慨难过之时,必定会思考这一切都是为什么?有的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惹的祸,有的说是我们盲目西化、毁裂传统所致。对于这种种观点,我们可能赞同某一点,可能赞成某一点的某部分,但无论如何,我们都离不开传统,需要了解传统。比如说我们法律人常萦绕心头的司法独立问题,为什么在近代中国,司法独立的口号喊得越响亮,司法本身却越来越边缘化,法律人越来越想向政治靠拢,由法政而政法,从大国沦为附庸?我们可能说是水土不服。既然是水土不服,那就要先对水土来个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所以,表面上看只是一单纯法律问题,仔细深入一想,莫不与传统紧密相关。要了解传统,必先认识文言文,能读繁体竖排书。也许大家会说,到今天,我们能够借助先进电子工具,来个字体转换、找个白话译本。但我要告诉大家,这绝对是不够的;别人或可将就,但我们作为北大法律人,理应是其中的精英。撇开语言文字的精准和美感不谈,当我们摊开一本历经风霜、现在还书香满溢的古籍珍本和随便翻本新书,其间的历史厚重感和承载量不啻天渊之别。世间有很多事,是我们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感觉做不到的时候,不妨问问是“不为也”还是“不能也”。我们连外语都能学好,何况是跟我们血脉相关、筋骨相连的古文?不能读古书,就不能较准确了解我们法律生长的水土,难以成为我们北大法学院所希望培养的法学精英,只能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邯郸学步的“法匠”。所以,我希望大家能花点力气,过古文关,有时间能读点古书,从专业学习到修身养性,皆能受益。


四百多年前的晚明,在无锡聚集了一批具有书生气质的士子,他们以明道淑世为己任,标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之宗旨,自有其森严气象。尽管不能挽回国运,但他们“勇者燔妻子,弱者埋土室”,以“一堂师友,冷风热血、洗涤乾坤”的风范、格局长留天壤间。这些先贤之所作为,我们现在虽不能至,但不妨心向往之。多年以后,如我们还能记起,在某门课程或某节课上,我们曾经相聚在一起,互相勉励过、感动过、独立思考过,足矣!因为这才是中国固有人文精神、法律思想的真精神、真血脉!


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