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INS 2016 病例展 | 脑梗死支架取栓病例分享

 张东璞的图书馆 2017-03-31

作者 | 郑团圆、王士列、李年春、刘建平

单位 |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34岁。因突发昏迷90分钟入院,急性起病。


患者于2016年08月11日9时左右行走过程中突发昏迷,呈持续性,跌倒在地,伴口吐涎沫、口角歪斜、双眼向左侧凝视、右侧肢体无力。无畏寒发热、呼吸困难。无四肢抽搐、二便失禁。未行诊治,立即送我院就诊。


既往2000年曾诊断为“脉管炎?”,左侧第四趾部分坏死脱落,现平时四肢畏冷、夜间有静息痛。贫血病史10余年,曾行治疗,具体情况不详,症状无改善。


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查体欠配合,贫血貌。神经系统查体:中度昏迷,双眼向左凝视,右侧中枢性面瘫,右侧肢体肌力0级,右Babinski征(+)。GCS评分5分。NIHSS评分23分。


入院后辅助检查:急诊头颅CT未见出血。


定位诊断:

1、昏迷提示广泛皮层或者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受损。

2、左侧凝视提示左侧皮层侧视中枢或者右侧脑桥侧视中枢受损。

3、右侧肢体肌力0级及右侧病理征阳性提示左侧皮质脊髓束受损。

综合定位:左侧广泛大脑半球。


定性诊断:

1、中年女性,急性起病,立即达到高峰,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无发热、外伤及中毒等病史,头颅CT未见出血。

定性为:缺血性脑血管病。


诊断

大面积脑梗死(TOAST分型:心源性脑栓塞可能性大)


诊疗计划

急诊行脑血管造影+支架取栓术



手术过程


急诊行全脑血管造影术。

第一次取栓。

第二次取栓。

取栓成功,血管再通。

取栓支架。

取出的血栓。


术后


生命体征平稳。患者神志清楚,右侧肢体肌力5-级,右侧Babinski征(-)。NIHSS评分2分。


术后即刻CT:可见造影剂渗出。

术后24小时CT:未见出血。

术后48小时磁共振:左侧颞叶、左侧额顶叶多发梗塞。

心脏彩超:左房内实性高回声团。考虑“粘液瘤”?

血栓病理:可见粘液样细胞,纤维性渗出并小血管增生。(符合粘液瘤病理改变)

术后10天转心脏外科行粘液瘤切除术。


最后诊断

1、大面积脑梗死(左侧颈内动脉闭塞TOAST分型:心源性)。

2、左房粘液瘤。


术后20天:出院时神志清楚,四肢肌力正常、言语正常,NIHSS评分0分。


总结

卒中是导致人类致残和致死的主要病因之一,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约占全部卒中的80%。


AIS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通阻塞的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目前被证实有效的AIS早期再通的方法:① 静脉注射rt-PA溶栓;② 血管内介入治疗(支架取栓)。


》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治疗:不再是目前唯一可以降低缺血性卒中致残率的有效治疗办法。

》血管内机械再通治疗:可为急性梗死带来进一步的更多获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