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山西平顺大云院壁画

 木头1018 2017-03-31


大云院香积菩萨及侍者  本期摄影:宿小白


大云院位于山西省平顺县,寺区三面环山,坐北朝南,分前后两院,于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40年)创建,初名仙岩院,北宋时敕命为大云院,僧院多有增建。想当年,这里也是香火旺盛、梵音浩荡,如今却是空谷幽兰。


大云院以弥陀殿内留存有五代壁画而闻名于世,是迄今所知我国古代佛寺殿堂中仅存的五代壁画,弥足珍贵。弥陀殿宽深各三间,为単檐歇山顶。殿内佛坛上原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后遭毁坏;殿内四壁壁画仅余东壁、北壁东隅和扇面墙正背两面的少部分,主要内容为维摩经变、净土变,体现出禅宗、净土宗合流的特点。



大云院观世音菩萨


东壁为依据《维摩经》绘制的维摩经变(经变是指根据佛经经文而绘制的图画或书写的文字,以便于通俗地向教众展示教义,或称变相、变文)。《维摩经》自唐末流行,被奉为禅宗重典。据《维摩经》,维摩诘是与释迦牟尼同时代的人,是毗耶离城富有的居士,自妙喜国化生于此,委身在俗,辅助释迦牟尼教化,通晓大乘佛法,深谙佛教哲理,富有雄辩之才。佛请弟子们去拜访维摩诘,但弟子们怕辨不过维摩诘而纷纷拒绝,只有文殊菩萨最后勇敢应命,两人一见面便展开了旷日持久地论战,二尊相演“不二法门”。这段佛经故事被惟妙惟肖地绘制在墙壁之上。
大云院大势至菩萨


自顾恺之创“清羸示病之容,隐几忘言之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维摩诘像后,这一形象便成为后人绘制维摩诘像时参照的经典粉本。至盛唐,敦煌壁画显其辩才而隐其病态,呈现为“凝神聚眉之态,倾身思虑之状”。画面上,维摩诘面容漫漶不清,只见其穿居士服装,手持拂尘,坐于设有幔帐的坐塌上,身体前倾,心若所动。文殊师利居于南侧,结跏趺坐,戴华冠、佩璎珞,面相端庄,举止文雅。在维摩诘与文殊身后,有菩萨、天王、神将、罗汉等,凝心注目专心倾听,或许被双方的精彩辩论触动了心弦。案侧香积菩萨手捧盛满香饭的香钵,正在凝神供奉。整幅画面线条勾勒之流畅,色泽晕染之得当,人物面部表情刻画之精妙,跃然墙上。



大云院香积菩萨


《维摩经观众生品》云:“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天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花散诸菩萨。”画面上隅,山峰迭起,楼阁重叠,祥云缭绕,宛如仙境。两位飞天乘云翱翔,身躯颀长优美,衣带飞舞飘逸如满墙风动,令人醉心不已。


大云院飞天



大云院飞天


弥陀殿扇面墙正面当心的壁画残损严重,从其边缘处残存的背光图案来判断,应为原来殿内供奉的阿弥陀佛塑像背面的衬景,背光两侧绘胁侍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扇面墙背面绘西方净土变。画面两侧上隅布满楼台亭阁和伎乐飞天,佛、菩萨、供养人等列置其间,布局得当、秩序井然,展现出西方净土世界宁静祥和的氛围。


大云院诸菩萨众及亭台楼阁


弥陀殿五代壁画上的人物形象各异,但描绘准确,神态自然,以细笔勾勒为主,具有一种生动饱满的气势。而作为背景的亭台楼阁、山水林木则不用细笔,多侧锋用笔,带有典型的写意风格,可谓“满壁风动”。人物是实,山水为虚。唐代之前,人物始终是绘画的主题,山水居于衬托地位,自宋代以后山水反客为主成为画家心目中最重要的主题,并且不再强调写实,而是突出表达情感意绪的写意精神。弥陀殿内壁画关于人物山水的处理,恰恰体现了由人物占主体向山水占主体的过渡,反映了艺术发展的趋势。


同时可以注意到,弥陀殿壁画上承晚唐“焦墨薄彩”的风格,着色较淡,可以看成是绘画史上由重彩向水墨的过渡。徐复观曾评价说:“唐代彩色革命的另一成就,是以淡彩代替浓彩。淡彩在颜色上的意义,与水墨完全相同。”弥陀殿壁画以淡彩为主,兼用晕染点缀,线条呈现出粗细浓淡的变化,仍存有唐风,但也从某种程度上标示着一个新的绘画时代的到来。 


大云院擎花天女


大云院侍者


大云院侍者



指 引

山西省的大云院,又名“大云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平顺县城西北23公里处的实会乡实会村北龙耳山中。寺院创建于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年),初名仙岩院;现存五代壁画在大佛殿东壁和扇面墙上,有21平方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