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话中药材的经验辨识鉴别...

 whd991 2017-04-01

所谓中药材的经验辨识、鉴别,即采用传统的药材经验辨识、鉴别方法,对药材的直观性状进行识别、鉴定,主要包括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验等十分简便的方法来鉴别、辨识药材的真伪。

这种方法又称性状鉴别法或形性经验鉴别、辨识法,具有简单、易行、实用、快速的特点。其中有很多传统经验鉴别术语、谚语及歌诀,形象而生动地阐明了药材的鉴别、辨识特征。

像鉴别防风的“蚯蚓头”,“四大”怀药之一的怀地黄横切面的“菊花心”,就是鉴定其道地货的要点。

有些药材鉴别术语、谚语和歌诀,不仅形象生动地概括了辨识特征及其要领,而且还深蕴、富含着药文化韵味,营造了药文化氛围,使中医药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交织、辉映。

贝母

松贝母的“怀中抱月”(外层2枚鳞叶大小悬殊,大瓣抱紧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青贝母的“观音合掌”(外层鳞叶两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

党参

党参的“狮子盘头”,(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而西党参“狮子盘头”明显,东党参则“狮子盘头”不明显或较小。

黄芪、桔梗

黄芪、桔梗的“金井玉栏”,(皮部类白色,形成层环淡棕色明显)。

大黄

大黄的“锦纹”,(表面黄粽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黄白色菱形网纹)。“槟榔碴”(折断面外围具放射状纹理及明显环)。

何首乌的“云锦花纹”,防己的“车轮纹”,商陆的“罗盘纹”,重楼的“波浪”。

天麻的“鹦哥嘴、鱼鳞纹、肚脐眼”。

三七的“乳包、钉头、铜皮、铁骨”。

海马的“马头、蛇尾、瓦楞身”。

生晒山参、野山参

生晒山参的鉴别,不仅注重对典型特征“珍珠疙瘩”(疣状突起)的识别,还形象地概述其外形“芦长碗密枣核丁,紧皮细纹珍珠须”。

对野山参的外形特征描述,则为“人字形、铁线纹、马牙芦、灯草心、腿少皮细短横体,落扁膀加珍珠尾”。

这些辨伪识真,选优汰劣的药材经验辨识、鉴别方法,是地中药业长期经营采办活动中逐渐积累和掌握的,有的甚至汇集了几代人的经验和智慧,形成药材经验鉴别的秘法、诀窍、技巧,成为一种所谓行业看家本领。

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杂志所有,转载、摘录请注明出处。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夏和生

本文编辑:桔梗

投稿邮箱:jtzyy@126.com

家庭出行或结伴游(两人以上),或发朋友圈获得6个以上“赞”并截图发给小编确认,仍可以立享9折~

报名时请在“给卖家留言”一栏中正确填写报名人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用于购买保险以及登记住宿)、手机号码用于收取“报名回执”及“出团通知”短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