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极具野性美的海滩 奇石惹人爱

 LIZHGC 2017-04-01

在宝岛台湾的野柳,你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有一种独特的野性美,一种不会让任何人挑剔的美。而这里的奇岩怪石,都是历经千万年不断地接受海水及海风的洗礼,才被雕琢成今日这番绝色之姿。千奇百怪的野柳,是台湾北部一个突出海面的岬角,长约1700米,站在其东南方的骆驼石上眺望,岬角有如海龟蹒跚离岸,匍匐海面、翘首拱背欲游出海。因此,又有野柳龟之称。

野柳岬是台湾北海岸明珠,其迎风面是断崖峭壁,背风面却是苍林翠木,种植了美人蕉、龙舌兰、海芙蓉等海岸植物。千万年的岩石经过大自然洗礼而成就嶙峋奇岩,蓝天、碧海、黄岩、白浪、沙滩交织成一幅幅如画丽景,每当退潮之后,岸边留下许多五颜六色的贝壳、海胆。漫步、赶海、欣赏奇石是野柳之野的别样情趣。

最近我来到位于基隆市西北15公里的万柳乡野柳村,就是为了一睹那闻名于世的台湾第一景-野柳地质公园的。车经基隆港,向北不远就是野柳岬。

野柳的美就美在哪些菌状石、烛台石、虎穴、棋盘石、海蚀洞等地质奇观。野柳的地质构造多属于新生代中新世大寮层,富含孔虫、贝类和海胆化石,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造就出这么千姿百态的地质景观

野柳蕈状石的演育过程要历经千百年,一颗颗活像是大香菇的蕈状石,是野柳最引人注目的风景。蕈状石,因外观像是一柱擎天的巨型香菇,因此又称为擎柱石,整个野柳公园内有180余个,完整地记录了蕈状石的演育过程。游逛其间,有如置身于奇岩石林之中,为野柳最具代表性的地形景观

在野柳地质公园内,蕈状岩是数量最多且最引人目光的奇石,但若要论最独特的,则非烛台石莫属了,全台湾惟野柳有之,全球亦属罕见。它位于平台和山丘交接处的海岸边,终年受海浪的洗礼,尤其在秋冬季节吹起东北季风时,随之惊起巨浪,将烛台石的表面洗得光滑圆润,如此漂洗千万年后,水流不断沿着坚硬的结核外围冲刷侵蚀,渐渐雕出圆椎状的石形,中央高点露出的坚硬结核如同烛火,便完成了一座座惟妙惟肖的烛台石了。烛台石的形成当然也和结核脱离不了关系,烛火其实就是岩层中的一颗球形结核,当海水侵蚀砂岩时,较硬球形结核就突出地面,海浪拍打结核,会绕着结核四周流动,而侵蚀结核周围的砂岩,于是向下挖出一圈沟槽,由于结核外围的一带环圈比较坚硬,海水依着环圈的形状向下切割雕出圆锥状的外形,形成烛台的部分,一个维妙维肖的烛台石便产生了。

游在野柳地质公园内,尤其使人难忘是女王头,她雍容尊贵的形态,早已成为野柳地质公园的象征。据介绍每年有将近一百多万人次的旅客到风景区内观赏野柳的奇岩怪石与海景,其中,又以女王头最负盛名。

女王头本身其实就是一个蕈状石,形成原因和其它蕈状石大致相同。由于它的颈子修长、脸部线条优美,神态像极昂首静坐的尊贵女王,大家才特别称它为女王头。女王头修长的颈子因为长期的触化侵蚀,已经变得十分细弱。根据地质学家考据,女王头的年龄应不到四千岁,但依照目前颈部的风化速度推估大概还可以坚持十到二十年一旦遇上了大地震、大强风,女王头很可能就会因而断落,结束一生。

除了蘑菇石,还有很多各种形态的风化石和洞穴等,它们也是经过千百万年的侵蚀、风化的交互作用而逐渐形成的。为了这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免受破坏,野柳地质公园每天将游客人数控制在5000人左右,游客高峰时期则采取分流路线的方式,并开始研究更为科学的保护措施,希望让子孙后代也能欣赏到这大自然的恩赐。

据了解,在2000多万年前,台湾仍在海里,由大陆福建一带冲刷下来的泥沙,一层层的堆积出砂岩层,600万年前的造山运动把岩层推挤出海面,造成台湾岛,野柳是其中的一部分。造山运动挤压时,在野柳的两侧推出两道断层,断层带破碎易受侵蚀,所以两侧凹入成湾,中间突出形成海岬。接下来,在海浪、雨水和风的侵蚀和地壳不断的抬升下,造成野柳的奇岩怪石。

在欣赏怪石的同时,不妨留意脚下这片斑斓的地表,可清楚看见多样性的海底生物化石。由于野柳的奇岩怪石是在海底堆积而成的,因此掩埋了许多海底生物,经过千万年堆积而成为化石,其中最普遍的是节肢动物在活动时留下的生痕化石,数量最多的海中生物化石是海胆,还有海星、牡蛎壳等,足以见证“凡走过必留痕迹”这句话。今天这些古生物的生痕与当下游人的足迹重重相叠着。

野柳,还是候鸟们南迁到达台湾的第一站,也是北返时最后一个可以歇脚的地点之一。每年南迁北返之际,尤其是3月、4月与10月,是观赏过境鸟类不可错过的地点。其中又以白眉巫、黄喉巫、戴胜、授带鸟、黄眉柳莺、乌灰鹤、黑鸫等稀有鸟类更为人们津津乐道。

如果你去台湾旅游,建议野柳是一定要去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