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奇的酵素养生法

 上网友 2017-04-03
    酵素是什么?
    简单地说,酵素就是承担人类最基本生命活动体内几千种酶的通称。提到酶,很多人回想起洗衣粉,加酶洗衣粉更易于洗去衣服上的污渍,而洗衣粉中所加的这种酶就是从植物当中提取的一种酵素,是一种分解力很强的活性物质。
    在生物体中,酵素协助生物体分解各种物质,进行新陈代谢。无论动物植物,只要有生命存在就有酵素的存在。生物体内物质的合成、分解、运输、排出,以及提供能量、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动都与酵素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没有酵素的存在,生物就不能成活,身体中酵素的多寡与其运作情形,与生命的青春、健康、疾病、老化息息相关。
    每一种酵素在人体内各司其职:
    人体内的每个反应都少不了酵素,没有酵素,就没有生命。比如说,酵素消化食物,使营养物质小到可以穿过肠膜细孔并进入血液中。血液中的酵素将消化完全的营养物质,用来建造肌肉、神经、血液及腺体。同时,酵素有助于将糖类储存在肝脏及肌肉中,并将脂肪转变成肥胖组织。
    酵素不仅有助于尿素的形成(尿素会从尿液中排除),同时有助于从肺中排除二氧化碳;而有一种酵素会辅助骨骼和神经组织吸收磷,另一种则会辅助红血球细胞吸收铁。另外精于中的酵素会溶解卵子薄膜上的缝隙,然后精子才得以进入卵子。
    尽管人体内的酵素总数多得惊人,然而每一种酵素都有独特的功能。蛋白质类的酵素无法消化脂肪,而且,脂肪类酵素也不能消化淀粉,这就是酵素为人熟知的“专一性”,换言之,酵素具有相当高的智慧。
    体内的“潜在酵素”与外部的“食物酵素”:
    在体内发挥作用的酵素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代谢酵素”,另一种是“消化酵素”。
    “消化酵素”的作用就是帮助食物消化,而这个“消化酵素”以外的酵素,总称为“代谢酵素”,主要负责将肠道吸收的养分通过血管运送到个器官,转换为热量,进行生命活动,亦即进行这一连串的化学反应。豪尔博士称:“存在于体内的酵素为‘潜在酵素’,而存在于食物中并可以由外部摄取的酵素称为‘食物酵素’。”
    动植物等有生命的生物体都存在着酵素。换言之,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会从植物或动物那里摄取“食物酵素”。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必须要借助“消化酵素”的功能,消化、吸收养分,使得人体代谢酵素正常发挥作用,这样才能维持身体健康。人体所有的器官、组织中,都存在着独自运作的“代谢酵素”。根据调查报告显示,光是在动脉中就发现98种不同的代谢酵素,而在心脏、脑、肺、肾脏等各处,也存在着不同作用的代谢酵素。
    人体能否健康地活动,就要看这些代谢酵素群是否能够准确地发挥作用、体内若能充分制造出代谢酵素并顺畅地使用,就能够远离疾病。
    酵素量和健康成正比:
    食物酵素可分为四大类:脂肪酶、蛋白酶、纤维酶、淀粉酶。鉴于酵素数目繁多,一套由国际酵素委员会制定的系统命名法则由此产生。我们知道,所有的酵素就是那个“酶”字,通称从酵素的名称就可以判别其功能。例如,蛋白酶可催化蛋白质,脂肪酶可催化脂肪,纤维酶可催化纤维素,淀粉酶可催化淀粉,即:
    1.脂肪酶——分解脂肪
    2.蛋白酶(蛋白质酵素)——分解蛋白酶
    3.纤维酶——分解纤维素
    4.淀粉酶——分解淀粉
    每大类中都含有许多酵素,例如: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所以可归类于蛋白酶之中。不过,除非你要做酵素的学术研究,否则不要因酵素的命名复杂而对酵素却步,重要的是,你要了解如何摄取酵素,以及明白“没有酵素,就没有生命”。
    酵素越缺乏,人就越易老化;反之,酵素储存愈多,人就愈健康。接下来,告诉你如何增加体内的酵素。
    肠腐败是万病之源:
    绝大多数疾病,都是因为饮食生活紊乱、承受压力或两者同时存在而引发,这两种情况引发肠腐败,日久积郁,渐成疾病。这才是生病的重要原因。当人体在饮食不正常或承受强大压力时,肠内的益菌锐减,腐败菌增加,以致肠内腐败(异常发酵),结果粪便变臭、腹泻、粪便形状异常、放臭屁。当消化不良而造成肠内腐败时,又会使血液污浊、黏稠、红血球相连(呈串联状),同时会产生造成感染的红血球、淋巴球(免疫球)减少,中性脂肪(三酸甘油酯)与胆固醇增加,最后造成感染病毒繁殖。污浊的血液流到心脏,形成血栓就会造成心肌梗死,导致心脏病。流到各器官,使内脏器官出现异常现象,引起各种感染症,毒素堆积,形成癌症。此外,TCA循环(柠檬酸循环)无法顺畅运转,酸释出到肌肉,会形成强烈疼痛。红血球形成串联状还会产生内痔核、白内障、梅尼尔氏综合征(眩晕)、女性痛经、乳腺癌、子宫肌瘤、静脉瘤、四肢冰冷、全身各处疼痛或酸痛等疾病。在引起血液污浊以前,肠内腐败增加,也可能会出现胃炎或胃溃疡。因此可以说,绝大多数的疾病都始于血液污浊。
    肠内腐败的“8大恶习”:
    形成不良细菌丛的原因,就是如下所述的不良的食物与习惯:
    1.抽烟。烟是百害无一利的代表毒物。
    2.摄取白砂糖(各种甜点、零食、巧克力等)。白砂糖是可以和烟匹敌的“毒物”。
    3.过量摄取恶生油脂(氧化的油、转移型脂肪酸、亚油酸)。亚油酸是必需脂肪酸,最好和a-亚麻酸以1:1的比率来摄取。不过,现代人却是以亚油酸20比a-亚麻酸1的比率来摄取,结果当然会引起各种疾病。
    4.过量摄取动物性食品(肉、鱼、蛋、乳制品)。肉、鱼、蛋是必须补充的营养,但是其中充满了使血液污浊的成分,完全没有纤维,偏重于维生素、矿物质、高蛋白等内容物,会产生氮残留物,造成肠内腐败。加上含有饱和脂肪,因此会形成动脉硬化(鱼中所含脂肪为不饱和脂肪,但是具有易氧化的缺点)。
    5.过量摄取加工食品。大部分的加工食品完全不含纤维,就算有,量也极少。结果使肠内宿便积存,引起腐败。此外,添加剂的毒素也是一大问题。
    6.习惯摄取酒类、咖啡类。酒和咖啡都不宜过量摄取,因为会使得胃的分泌作用与神经反应混乱,导致消化排泄功能异常。
    7.只吃加热食物的饮食习惯。例如只吃加热的蔬菜,不吃生的蔬菜,这样无法从食物中摄取酵素,结果大量消耗体内酵素而引发疾病。“寿命短最大的原因是只吃加热食物”,这种说法绝不夸张。
    8.摄入抗生素等西药。有时抗生素不只会杀死细菌,连益菌也会一并歼灭。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会造成大部分的益菌死亡,且具有抗药性的害菌会不断滋生。同时真菌(霉菌)增加,全身充满霉菌。当然,病原病毒也会入侵。这时,免疫力会减退,引发癌症等重大疾病。西药适合在紧急时短期使用,要避免长期连续使用。
    节选自经济日报出版社《神奇的酵素养生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