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期大肠癌的症状就是没有症状!

 fncsg 2017-04-04



大肠癌的确可能会有某些症状,但并非有这些症状的人都是大肠癌,甚至大部份不是。常常为了这件事情,我在门诊得跟我的病人一来一往,有时候会想:干脆帮他大肠镜做一做,还比在这里讨价还价省时。我们常常在医药版看到一些报道或采访写到:如果有血便、排便习惯改变,或伴随体重变化时要警觉有无大肠癌。但是这些症状到底是不是有用呢?


首先必须跟各位澄清几点:


1.早期大肠癌几乎没有症状


大肠癌要有症状,基本上要到第二期、甚至第三期以上,如果希望找到可以根治的原位癌(第零期)或第一期癌症,想靠有无症状来决定要不要做筛检是绝对不可靠的。


2.年龄才是影响肠癌发生率的重要因素


排便习惯改变,非大肠癌特有,它也是功能性肠胃疾病很常见的症状。例如,只要肠道蠕动的速度变快,水分来不及完全吸收,粪便来到肛门口依然稀软,就有可能变细;而蠕动得慢一点,水分吸干,粪便就会较硬或造成便秘。因此,光要以排便习惯有否改变来看是否罹患大肠癌,实在是很困难的一件事,而且会徒增恐惧与困扰。由于大肠癌是与年龄有关的疾病,而且与年俱增,年轻人有类似症状的,往往是功能性肠胃疾病,光靠症状预测有无大肠癌,难以与五十岁以上的成人相提并论。


3.大肠镜检查后不必年年反复检查


假如近年内已做过大肠镜,基于腺瘤生长至癌症需耗时五年或更久,癌症引起症状的机会相对较小,大可不必一直反复接受大肠镜,即便做了对症状也不会有帮助,反而会因为担心或紧张,让症状加剧(因为焦虑是功能性肠胃疾病症状加剧的重要成因),应该针对功能性肠胃疾病去接受药物控制或调整作息。一般只有大肠镜发现进行性腺瘤才要在短期内再度进行大肠镜追踪,即便如此也是三年之后,实在不必每年接受大肠镜。至于正常或小腺瘤,一般建议五年后大肠镜追踪即可。


4.肿瘤生长位置不同,症状有所不同,症状出现时间也不同


粪便的水分会随着在大肠里蠕动的过程,逐渐被肠黏膜吸收,使粪便从近端大肠移动至肛门的过程中,逐渐变干、变硬,因此排便习惯改变或血便等症状比较容易发生于远程大肠癌或直肠癌,而粪便在近端大肠因仍呈液态或软便,通常不易因与肿瘤摩擦而产生上述症状。反过来说,因不易有症状,因此发生在近端大肠的肿瘤,往往会生长到相当大才被诊断出来,而且常常要到发生贫血,血红素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开始有喘、头晕或脸色苍白等症状去就医,才被诊断出来。


5.长痔疮的人也可能得直肠癌


有些人有痔疮问题,因此排出血便就一厢情愿认为是痔疮所致。过了五十岁后的血便,若是先前没做过筛检还是提高警觉的好,没有人说长痔疮的人可以免于直肠癌,鸵鸟地选择性认定出血原因必定是痔疮,一念之差,人生可能就往全然不同的方向去了。


很多筛检出早期癌来的民众都惊呼「怎么会??我都好好的啊??」由此可知,大肠癌最常见的症状叫做「没症状」,真正有症状的时候,疾病往往已经进展到一个程度了。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有症状提高警觉是好,但是更重要的是年龄,超过五十岁,即使没有症状时也要做筛检,才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动作。有症状才去检查不叫做「筛检」,那个叫做「就医」。


来源:医学信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