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历代道教徒都有习医的传统?

 杏林春阳 2017-04-05


作者:李信军道长


历代道教徒为何都善于医道,这似乎和其它宗教教义有很大的不同,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大致有三:一是自伏羲画八卦,神农尝百草,黄帝制九针以来,三皇五帝皆以“道、医、易”为中华文化主流息息相关;二是道教强调内修必须与医学紧密结合,医理是道教内炼养生的理论指导和基础,即所谓“先明脏腑,次说修行”;三是医药的作用正是在于预防和治病,延长人的寿命,是道教的重要教义之一。掌握一定的医药知识和技能是道教徒进行“自救”并进而“济人”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道教提出:欲修“仙道”,必须先精“医道”。



 

道教与医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历史悠久的。道教从一开始,也可以说从先秦时期的方士乃至上古的“巫”时期,就一直和医学相互交融互渗,并借着以医传教、治病救人为宗旨。此正如盖建民教授所说“早期道教采取以医传教、借医弘道的创教模式,在宗教实践活动中获得了巨大成功。……这也是方术发达,所内蕴的医药及天文、地理等科技含量一直高居其它宗教之上的一个重要因素”。


道教于东汉末正式形成教团组织后,就提倡和承继“以医弘道”、“济世利人”的优良传统。如张道陵天师在《老子想尔注》中指出:“道人宁施人,勿为人所施”。这一信条长期以来为道门所尊奉。此外,道教认为修炼成仙必须做到功行双全,而医药济世则是其中的一个主要方式。道门将各种炼养方术统称为“功”,并认为在炼功的同时应广泛行善施仁积德,即所谓“行”,只有做到“功行圆满”方能得道成仙。


东晋道教著名学者,医学家葛洪认为:人之寿命长短寿夭操之在我,可以通过药物来养身、方术来延命,改善身体状况,做到内疾不生、外患不入。故他提出:“为道者必须兼修医术”的主张。


道教的宗教愿望,无论是长生还是济世度人,都离不开医术和方药,故说:“自医又复医人,医医不已;达道堪传妙道,道道皆通”。道教将医药作为“自救”与“救人”的前提,积极精究医道,从事炼丹实验,既扩大了药物的来源和品种,促进了药物学的发展,又在医学思想和医学成就等方面,成为推动我国传统医学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