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手段毒辣、生活靡费、不可一世的末世“女王”,还是一个时尚达人!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7-04-05


本文由小号特约作者原创发布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


晚清皇太后慈禧不仅是某些书籍和文章所谓的“手段毒辣、生活靡费、不可一世”的末世“女王”,还是一个时尚达人。 


因为她首先是一个女人。特殊的地位又使她在讲究品位、追求时尚方面,比其他人具有更便利的条件,这样的女人能够走在时代潮流的潮头,是一点也不奇怪的,率先接触并享受当时最先进的,这样来自于西方的物质文明,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1、北京享用电灯第一人 




电这个玩意儿“进入”中国之前,人们只能靠油或者蜡烛照明,老百姓是这样,达官贵人是这样,皇宫也不例外。 


到了晚清,照明材料虽然多了一样,那也不过是获准进入中国的洋蜡烛,也就是所谓的“洋蜡”。虽然带个“洋”字,但也没什么了不起,尽管享用这玩意儿还得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比如当时的清宫,嫔妃们等级不同,享用“洋蜡”的数量和规格也不同。 


电和电灯的使用就不一样了,这不仅仅是一种照明工具的改变,更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弃油灯用电灯,绝对是一件赶时髦很时尚的事情。 



光绪十六年(1890年),颐和园首次被这种现代文明照亮。


然而,正式投入使用不到一年,就发生了“九国联军”侵华事件,颐和园内的电灯和电灯公所被强盗们破坏殆尽。直到慈禧太后避难回京再次入住颐和园,命人重新操办,电灯才在颐和园内重新亮起来。 


她已经离不开电灯了。 


而颐和园的电灯,正是她“引进”的。 


颐和园内安电灯,实际上是一个德国商人的灵感。当时那个德国商人想在中国销售西方的电器,打开中国这个市场。


这种想法若是在今天,根本不是好大的问题,但在当时却不容易,因为慈禧反对,她是名副其实的老大,没有老大点头同意,什么也干不成。 



怎样才能让她不反对呢?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让她了解和喜欢。德国商人决定从电灯入手。于是他们重金贿赂慈禧的贴身太监李莲英,趁慈禧外出之机在颐和园的乐寿堂安装了电灯。 


慈禧果然不认识那玩意儿!回来后看到那玩意儿,还以为是小李子他们调皮捣蛋,在她不在的时候弄了一些“茄子”来挂上。 


为什么要挂这么多各色“茄子”?有什么用处?是能驱邪呢,还是能辟邪呢?小李子,你们给哀家说清楚,不然马上给我弄走,恢复原样! 


李莲英(1848——1911)


李莲英却不直接回答老佛爷的问题,叩头请安后恭問老佛爷,是不是该上灯了?老佛爷觉得奇怪,天都黑了还不上灯,还好意思问,这个小李子,做事怎么越来越那个了?便不耐烦地答了一个字:上。 


老佛爷的话音刚落,李莲英就打开了隐藏在门户的电灯开关,那些”茄子“顿时大放光明。老佛爷惊呆了,小李子你好了不起哟,居然把”茄子“整亮了耶! 


李莲英这才告诉她,这不是茄子,是电灯。然后就给她讲电灯的各种好处,比如方便啦,干净啦,明亮啦,安全啦,最重要的是,老佛爷您用它,还可以添福添壽。 



“既然如此,那咱们赶快搞呗!”从此以后,慈禧开始用电灯照明,被称为“北京享用电灯第一人”。 


那以后,中国各大城市才陆续开始用电。 




2、喜欢汽车,但不喜欢司机坐在前面 



1901年,为了讨好慈禧太后,袁世凯不惜花费10000两白银,买了一辆第二代奔驰车,祝贺老佛爷六十大寿。 


袁世凯是当时的直隶总督。据悉,这辆他作为贡礼献给老佛爷的时髦玩意儿,是中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 



袁世凯的礼物,可谓挠到了慈禧的痒痒肉,喜欢游览,经常坐轿子和马车去颐和园、西山等地游玩的慈禧,见了这玩意儿,喜欢得口水都流出来了,如果允许她当众流口水的话。 


坐着这家伙去兜风,那可真是太好了。只是那个啥孙富龄,你不是马车夫吗?怎么变成司机了?司机就司机呗,怎么坐在哀家前面了?这可不行,你可不能坏了规矩!尔等说啥?他是司机,必须坐在前面?凭什么呀?龟腚?好吧,既然是龟腚,那就龟腚吧,但你得跪着开车,这也是龟腚! 



孙富龄只好跪着开车。 


遗憾的是,当初设计这辆车的家伙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不然肯定会给跪着开车的司机进行相应的设计,至少要设计一个可以用手”踩“的油门和刹车。于是就发生了这样的事:当需要”踩“刹车的时候,手忙脚乱的孙富龄差点酿出重大车祸。 


王公大臣们纷纷吓尿,全体给老佛爷跪下,求她再也不要坐这玩意儿了。 



袁世凯费尽心机的贡品,就这样被老佛爷弃之不顾。 


她不是不喜欢这个时髦玩意儿,只是不能接受司机坐在她前面。 


不知是否有人为了讨好她,去买一辆司机可以坐在后面开的车? 




3、深谙享乐之道 



不知能不能把“享乐型女人”这顶桂冠戴在慈禧头上,但这个女人深谙享乐之道,却是毫无争议的。 



如果这些也算享乐的话:对欧美流行的小物件和奢侈品、装饰品情有独钟。喜欢听人弹钢琴。喜欢通过留声机欣赏华尔兹圆舞曲等中外名曲。


喜欢交际舞,是否亲自跳过不得而知,但她至少喜欢看别人跳,还问过德龄公主(德龄公主随担任外交使臣的父亲裕庚在法国居住四年以后回到北京,成为慈禧的第一女侍官):“跳舞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有人说的,两个人牵着手跳?这有什么意思?没多大意思嘛。



你跳过吗?和男人跳过吗?我想看你跳,要不跳一个给我看看?”德龄说可以啊,马上跳给你看。慈禧便让人把留声机搬来。


她还亲自挑选曲子,据说是一首奥地利华尔兹舞曲,当德龄和妹妹容齡随着曲子翩翩起舞,看得入神的慈禧真想也试试。 



她还喜欢巴黎的时装、18世纪的法国高跟鞋;她像西洋贵妇那样养了一条哈巴狗、喜欢看与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有关的书籍,甚至还学过英语。


巴黎的香水和香粉,是她必不可少的化妆品,没事再用法国镀金的镜子照一照;既然洋人请名画家画肖像画很时髦,她当然也想赶赶这个时髦,美国画家卡尔小姐和荷兰画家便有幸成了为她画肖像的人。 


千万不能漏了拍照,因为这才是重点。 



她对拍照的痴迷程度,是一般人所达不到的。为了照相,她还专门让人搭了“照相棚”,类似于如今的摄影棚,里面的陈设相当豪华。 


和其他人一样,慈禧最初也认为这种洋人的“奇技淫巧”会把人的魂儿勾走,当她看到光绪之父醇贤亲王爱新觉罗·奕譞(yì xuān)照了照片魂儿还在时,马上就从避而远之变成跃跃欲试,直到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现在明白为什么慈禧有那么多照片流传下来了吧! 



对她来说,照相是一件神圣的事情,是一点也不能马虎,需要认真对待,甚至十分虔诚地对待的事情,所以她照相之前要翻历书,选一个良辰吉日。


拍的时候更是要认真对待,要连续拍几张,然后挑选一张最好的。 


“没想到您是这样的太后”——当她把自己的玉照作为一种奖赏赏赐给大臣们时,得到这种特殊奖赏的大臣们,也许都会在心里冒出这么一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