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振兴职业教育,打造制造强国

 无cnuxusph54b1 2017-04-06
  日前,人社部要求贯彻落实《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有代表委员指出,“全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人”。如何补齐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的短板、打造更多“大国工匠”,如何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成为经济转型升级必须面临的课题。

  取消一系列歧视职业教育的教育管理制度与人才评价制度是保障。我国的各类教育,必须平等发展,才能给受教育者多元选择,如果把教育分为三六九等,不仅职业教育没出路,整体教育都会没有出路,当全社会都盯着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时,教育资源再发展,也满足不了公众的需要。“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着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后备产业工人和高技能人才”。教育部门要落实和扩大学校自主权,促进职业教育办出高质量和特色。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我国职业教育只重视规模发展,而忽视特色建设。一些地方为追求职业教育规模,甚至出现把职校生作为廉价劳动力输出,办学空心化的情况。这进一步败坏职业教育的形象,很多家长不愿意送孩子读职校,不是担心其学不到技术,而是担心“变坏”、“被当作学生工”。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在于扭转职业教育办学的功利化,坚持就业导向,形成办学特色。

  建立完善的技工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氛围是关键。对于高级技工主流媒体要积极展现正面典型人物“工匠精神”的事迹,如制作小视频在地铁等大屏幕滚动播放,推出一些讲述高级技工背后故事的访谈节目,举办精彩的技工比赛活动。少一些“好听点叫工匠,客气点叫蓝领”的偏见和戏谑,让高级技工有更多的回报、更高的认可、更丰富的预期,其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尊重,社会也才能涌现出更多大国工匠、激发出更多工匠精神。

  转变观念是根本。个人要发扬“工匠精神”,树立“术业有专攻”的思想,扎实沉下身子,潜心钻研,让自己成为优秀的专业人才才是真正的“金饭碗”。事实上,通过技工教育同样可以成人成才,同样可以获得体面生活与社会成功。在德国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颇有魅力,被视为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工业制造几乎占据德国经济的半壁江山,高级技工能够分享国家发展的机会。“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在炉火纯青的技艺锤炼中,高级技工们不仅可实现自我价值,更为奔腾向前的创新时代注入动力。拆掉技工培养的隔离墙,打破高级技工成长的天花板,当高级技工在自主创新中发挥更多创造力,迈上快车道的中国制造,就能不断升级为中国智造,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职业院校,用人单位,政府部门……在高级技工的成长链条上,每一个环节都承担着相应责任。培养一名高级技工,往往需要历经多年乃至十多年的淬炼,企业需要耐心更需要投入。“设备易得、技工难求,”高级技工如果展翅高飞、另择良枝怎么办?一些发达国家为留住高级技工,实行终身雇佣制,有的还推进学徒制,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未必完全克隆别国做法,但为增加培养力度、减少企业顾虑,政府部门应该承担更多责任,并在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全链条进行机制改革。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纵观世界工业发展史,但凡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大国。无论通过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还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跨越,高级技工都不可或缺。企业的痛点正是改革的发力点,培养高级技工也需要来一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完善激励机制,势在必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