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功法来解决腰椎盘突出

 Thoreau0 2017-04-06

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因外力牵拉而致破裂,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压迫神经根而产生腰腿痛的症状。故本病又称纤维环破裂症或髓核脱出症。好发于30~50岁的体力劳动者。本病属中医学“痹证”的范畴,又称腰腿痹、骨痹、肾痹等。


腰椎间盘突出是以腰部及下肢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本病原因复杂、涉及面广。现代医学中腰背部炎性病变,如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纤维组织炎或肌筋膜炎、类风湿关节炎、骶髂关节炎、膝关节炎等;腰椎退行性变,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椎间盘退行性变、椎管狭窄等;以及腰腿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的各种急性和慢性损伤,均可引起腰腿痛。痹证为本虚标实之证,肾虚为本,风寒湿邪及外伤闪挫造成的瘀滞是标。素体禀赋不足,久病体虚,年老肝肾亏虚,筋骨失于精血濡养,复受风寒湿邪,过劳,跌仆闪挫等,均可导致腰腿筋脉受阻,气血运行不畅而致腰腿痛。



病因病理

椎间盘变性是腰椎间盘突出发生的内因。由于日常生活和劳动中,脊柱要负重和运动,椎间盘亦要承受来自各方的挤压、牵拉和扭转应力,因此容易发生弹性减弱、萎缩等退变,最后因外伤、积累劳损、受寒等外因导致纤维环由内向外破裂。

因椎间盘缺乏足够的血供,故修复能力较弱,裂隙可逐渐发展到椎间盘边缘。若髓核尚处在胶状体和膨胀时期,则膨胀的髓核必挤于裂隙之中,影响裂隙的修复。突出的髓核可刺激和压迫神经根,甚至与神经根发生粘连,引起典型的腰腿痛症状。椎间盘突出还可导致脊椎不稳、后关节错缝,也可产生腰痛。反复发作,局部可出现无菌性炎症反应,亦可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发生腰腿痛的体征。



临床表现

①腰部有外伤史或积累劳损史。


②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腰部反复疼痛,逐渐向一侧下肢放射,程度轻重不等。严重者不能久坐久立,翻身转侧困难,咳嗽、喷嚏或大便用力时,因腹压增高而疼痛加剧。


③腰椎畸形:多数患者发病后即可出现腰椎侧弯,时间稍久则逐渐出现腰椎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


④主观麻木感:病程较长者,常在小腿外侧、足背、足掌等处有主观麻木感觉。中央型髓核突出,可感觉鞍区麻痹。


⑤患肢温度下降:患者感觉患肢不温,怕冷,经与健肢对比,患肢温度确有降低,有时足背动脉搏动亦会减弱。


⑥肌肉萎缩:病程较长者,患侧臀肌、下肢肌肉萎缩,肌力略下降。


功法保健

1.功法指导 

形似意到即可,不必苛求到位、无误,贵在坚持。

2.功法搭配

可以练功十八法之腰背痛练法为主,辅以易筋经、八段锦、少林内功、五禽戏。

3.操作要点

①练功十八法之腰背痛练法为主选功法时,每日练2次,早晚各1次。每次10~20分钟,最好坚持练100日以上。


②辅以五禽戏之虎戏30遍,约5分钟;易筋经之饿虎扑食7遍,约2分钟;再少林内功之顶天抱地10遍,约5分钟;最后五禽戏之鸟戏7遍,1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

③辅以吐纳呼吸整理收功者,两手平按于小腹前,十指相对,吸气时,意念可以想象气自两眉间吸入,向下穿过胸腔,直达小腹,同时小腹慢慢隆起;然后呼气,小腹缓缓内收,气自原路呼出,同时两手掌背相对,上提至胸前,然后向两边分开画弧,至大腿旁,再沿原路返回。此为1遍,反复21遍。注意以鼻呼吸,吸气时可听到气流通过时产生的“鼾声”,呼气时做鼻腔喷气。


④辅以叩齿、搅海、漱口、咽津等节收功。


上述方法可以每日练习2次,6个月为1个阶段。


无论年龄、体质、病情,一整套结束即可。如果练习后,微微出汗,心跳不超过120次,身体轻松,心情愉悦,甚佳。四者有其一,表明功法的练习量已足够, 即可停止练习, 收功,防止意外。


【小贴士】

如果功法练习6个月后,自觉病情无缓解,甚至加重,或有其它不适感,即应停止练习,及时就医。


本文选自《沪上中医名家养生保健指南丛书》之《中医功法养生》

丛书总主编:施杞

本册主编:曹仁发


(蛤蚧 蜗牛 桃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