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拨转枢机法」巧治呃逆、偏瘫一案

 为什么73 2017-04-07


中医书友会第1296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凡疾病均有“枢机”,当面对疑难证时,要求医者以立体思维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审视,精心分析病机,准确选用药,以拨转其“枢机”,常能一治即愈。(编辑/俞立丰)

拨转枢机法——谈立体思维

作者/刘方柏


枢,本义为门上的转轴。枢机,本义为封建王朝的重要职位或机构。中医借用此词,是对病邪外出或内入的关键,病情轻重变化的接点,纷繁复杂症状背后的病机焦点等的形象比喻和简洁概括。


“枢机”说运用之典型,莫过于历代医家对《伤寒论》少阳篇之研究了。腠理为少阳所主,属于“枢机”的地位。它可因正邪之势,体质之差和治疗之异而以“枢机”转利祛邪外出,或以“枢机”不利而使邪气内入阳明,乃致直陷三阴。这时,便有了“固护少阳枢机”、“转运枢机”等一系列治法的运用。于是,古代医家将少阳病主方小柴胡汤的根本作用,侧重归纳为一点,即“小柴胡汤是治邪气出入于营卫”,强调了少阳病之“枢机”位置和小柴胡汤是针对邪气“出入”的这个治疗基点的。


这带给我极强的示范意义和启迪作用。多年来,在治疗疑难病症时,我将“枢机”特殊的病位病性概念的外延加以扩大,对一些久治不效,而以某单纯症状为突出表现者,精心分析病机,准确选用方药,以拨转其“枢机”,常一治即愈。本法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况:


①外邪入侵,太阳病有内犯趋势,或厥阴病有外出迹象时,前者御邪于外,后者顺应病势,发挥枢机枢转功能,引邪外出;


②某突出症状顽固不去,拨转枢机,可如开门见天般地立刻收效;


③病情极为复杂,而找准枢机,可收诸症尽除如开门迎风,满屋浊气顿去之效。


而既谓之“拨”,则如拨动机器某旋钮即可获得所要结果般的简单快捷,必一拨即灵,一般是一剂知,再剂效,三剂愈的效果。因此,拨转枢机法,绝不同于那些缓治慢调、积渐收功的治法。当“拨”之不效时,必是误用,当迅速改弦易辙,不可延误病情。


  • 呃逆、偏瘫医案


温某,男,70岁。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20天前右侧手指麻木,未及时治疗,进而出现右侧肢体瘫痪,语言謇涩,急入院治疗。诊为“脑梗死,高血压病”。而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呃逆,昼夜不停,致夜不能寐,给予镇静剂等治疗未能控制。如此已7个昼夜,且有不断加频加重趋势,遂来就诊。


患者不能站立,由两人搀扶方可缓慢施步,呃声频频,陈述病情时不断被呃声中止。伴口干,大便干结。脉弦滑而数,舌苔黄腻:当即处以宣痹汤加味:


郁金12g,通草10g,淡豆豉10g,栀子10g,射干20g,大黄10g,柿蒂15g,枇杷叶15g,丁香10g,草豆蔻10g。水煎,日1剂。


上方服完1剂,呃即大减,仅断续稀疏发呃。服完2剂后,不仅呃更减,右侧肢体也较前有力,一人搀扶即可缓步。患者及家人欣喜不已,于诊室内不断演步,以示疗效佳良。


原方再服2剂,呃逆全止,肢体更利。改用补阳还五汤加生白附子、乌梢蛇、胆南星等,以促肢体功能恢复。


本例治疗之妙,不仅在于不循呃逆之常规辨治,撇开治呃常用之方,同时在于不惧急重性疾病中出现呃逆每为病重的古训,毫不犹豫地接招诊治,而所用轻清宣痹以拨动枢机的治法,又出奇以制胜。


我据证辨析,患者之呃逆属气机痹阻,上焦膹郁。从而认为,症状看似严重,但只要宣通气机,一“拨”令痹阻得解,膹郁得散,呃逆必会随之而止。于是选用了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上焦篇的宣痹汤(枇杷叶、郁金、射干、白通草、香豆豉),全方虽然药仅5味,而苦辛兼备,对上焦郁闭之气机,可以说具有特异的宣通作用。


拨转枢机法运用的关键,在于掌握好三点:第一,是否该采用拨转枢机法;第二,该患者的“枢机”在何部;第三,当如何去“拨”。而临床要明确这三点,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审视和多层面的考察,这要求医者必须采用不同参照系,进行纵横比较,深入思考。而这一过程所体现的,就是立体思维。


立体思维是运用参照系进行纵横比较的一种思维方法。如运用某种参照系进行横向比较,形成平面扩展思维,进行纵向比较,形成线性集中思维,而运用立体的交叉的参照系就会形成立体思维。


病案中患者因脑梗死、高血压入院,而以呃逆不止来诊,呃逆可否由脑梗死、高血压导致?新病与宿疾的关系究竟如何?重证患者复见呃逆在此是否意味着病情严重?本患者与古今论治的各种呃逆证有何异同,能否找到对应?使用镇静剂治疗7日为何呃逆不断加重?正是通过对各个疑问点的纵横比较分析后,一种不循常规的治法和不遵常例的选方才得以确立。


这种纵横比较,也许在思维流程中呈飞快运转,也许呈缓慢逐一对照状态进行。而不管怎样,都不是在一个思想平面上寻找答案,都需要打破平面思维,将二维还原为三维立体思维。


总而言之,拨转枢机法特别要求精准,而立体思维特别要求思路的纵横。如何在纵横比较中精确地找准病机,选好最具针对性的方药,是能否拨准“枢机”的关键。而这一过程中,立体思维的指向,正是通过信息加以引导。主体判断之难,常常在于与客体信息联系受阻,无法获得有关客体的全部信息。造成的原因,可能是理论结构欠扎实,也可能是实践水平较低,须加以克服,以疏通系统信息渠道。


I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