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拨转枢机法——谈立体思维

 昼三夜二205 2018-10-09

九、拨转枢机法——谈立体思维

 

枢,本义为门上的转轴。枢机,本义为封建王朝时代重要的职位或机构。中医的人文性及其表述方式很自然地借用了这个同,用以对病邪外出或内入的关键,病情轻重变化之接点,纷繁复杂症状背后的病机焦点等进行形象的比喻和简洁的概括。正如“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制节出焉……”一样,在论述生理病理和指导治疗时,均因其具有了形象鲜明的特点而发挥着准确具体的指导作用。

“枢机”说运用之典型,莫过于历代医家对《伤寒论》少阳篇之研究了。太阳主一身之表,为卫外之藩篱,而外邪入侵,无不破其藩篱,犯侵腠理。腠理为少阳所主,这时便属于“枢机”的地位。它可因正邪之势,体质之差和治疗之而或以“枢机”的转利祛邪外出,或以“枢机”不利而使邪气内阳明,乃致直陷三阴。这时,治疗便有了“固护少阳枢机”“疏利枢机”“转运枢机”等一系列治法的运用。于是,古代医家将少阳病的主方小柴胡汤的根本作用,侧重归纳为一点,即“小柴胡汤是治邪气出于营卫”。这不仅区别于“桂枝汤是治邪气侵犯于营卫”的作用点,更重要的是,强调了少阳病之“枢机”位置和小柴胡汤是针对邪气“出入”的这个治疗基点的。

这一研究成果具有极强的示范意义和启迪作用。

多年来,在治疗疑难病症时,我将“枢机”特殊的病位病性概念的外延加以扩大,对一些久治不效,而以某单纯症状为突出表现者,精心分析病机,准确选用方药,以拨转其“枢机”,常一治即愈。如一吴姓患者,早年头部受伤,致肢体不利,语言謇涩,多年来不断辗转于数所医院长期住院治疗,上症减轻。而数月前开始大便失禁,不论干稀,排出时全然知,以致有时行走于外时裤裆内遗满大便,十分痛苦。患者当时尚住某院,主管医生万般无奈介绍其来我处服中药。我仅处以血府逐瘀汤加味,服后大便即自知,再服后完全能正常控制。本患者以后多年常来我处治疗各种病症,而大便自遗从未再发。

对于一些病情极为沉重,表现极为复杂,症状属性极为矛盾的患者,找准“枢机',进行调拨,也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一个2岁多的小孩,颜面发烧潮红,烦躁惊叫半年,屡治不效。由于面潮红时用冷水浇洗可止哭,故常反复浇洗,而洗后颜面即出现皲裂纹及小疖。近月来患儿更增吐泻不止。来诊时极度消瘦,面目浮肿,不进饮食。烦躁时尖声惊叫,静时则倦极闭,状如死尸,四肢厥冷,双腕踝以下皮肤变黑。对于这例险象环生、死候迭见的患儿,我仅用茯苓四逆汤加味2剂,竟收到了烦躁及面红大减,吐泻得止,浮肿消退,且开始进食之奇效。并以此方一用到底,服药仅6剂而诸症若失。

无数这类病患的成功救治,使我相信,病有“枢机”。一些久治不效的顽证或病情极难把握之危重证,只要找准了“枢机”,则常可一“拨”即效。从而确立了疑难病症的一大治法——拨转枢机法。

如上所述,本法适用于三种情况:①外邪入侵,太阳病内犯趋势,或厥阴病有外出迹象吋,前者御邪于外,后者顺应病势,发挥枢机枢转功能,引邪外出;②某突出症状顽固不去,拨转枢机,可如开见天般地立刻收效;③病情极为复杂,而找准枢机,可收诸症尽除,如开门迎风,满屋浊气顿去之效。

而既谓之“拨”,则如拨动机器某键盘即可获得所要结果般的简单快捷,必一拨即灵,一般是一剂知,再剂效,三剂愈的效果。因此,拨转枢机法,绝不同于那些缓治慢调、积渐收功的治法。当“拨”之不效时,必是误用,当迅速改弦易辙,不可延误病情。

案一 呃逆、偏瘫

温某,男,70岁。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20天前右侧手指麻木,未及时治疗,进而出现右侧肢体瘫痪,语言謇涩,急院治疗。诊为“脑梗死,高血压病”。而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呃逆,昼夜不停,致夜不能寐,给予镇静剂等治疗未能控制。如此已7个昼夜,且有不断加频加重趋势,方用轮椅推来我诊室就诊。

患者不能站立,由两人搀扶方可缓慢施步,呃声频频,陈述病情时不断被呃声中止。伴口干,大便干结。脉弦滑而数,舌苔黄腻。当即处以宣痹汤加味:

郁金12g通草10g淡豆豉10g栀子10g射干20g大黄10g柿蒂15g枇杷叶15g丁香10g草豆蔻10g水煎,日1剂。

上方服完1剂,呃即大减,仅断续稀疏发呃。服完2剂后,不仅呃更减,右侧肢体也较前有力,一人搀扶即可缓步。患者及家人欣喜不已,于诊室内不断演步,以示疗效佳良。

原方再服2剂,呃逆全止,肢体更利。改用补阳还五汤加生白附子、乌梢蛇、胆南星等,以促肢体功能恢复。

本例治疗之妙,不仅在于不循呃逆之常规辨治,撇开治呃常用之方的选方用药,同时在于不惧急重性疾病中出现呃逆每为病重的古训,毫不犹豫地接招诊治,而所用轻清宣痹以拨动枢机的治法,又属出奇以制胜的奇招。

呃逆,宋以前多称“哕”,此病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记载。仲景在《金匮要略》里分别为属寒者,出橘皮汤;属虚热者,出橘皮竹茹汤;属实热者,出“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的治法。后人更细分为寒呃、热呃、气呃、痰呃、瘀呃和虚呃等六类。可见其辨治法既丰富多彩,又纷繁驳杂。可以设想,本案若循之以治,结果很可能就是另一种情况了。

我据证辨析,患者之呃逆属气机痹阻,上焦郁。从而认为,症状看似严重,但只要宣通气机,一“拨”令痹阻得解,膹郁得散,呃逆必会随之而止。于是选用了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上焦篇“湿温”“寒湿”证治中专门针对这种病机所设的宣痹汤。

该方的组成是:枇杷叶、郁金、射白通草、香豆豉。全方虽然药仅5味,而苦辛兼备,对上焦郁闭之气机,可以说具有特异的宣通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焦篇治湿温病时还出有一首同名为“宣痹汤”的方,它是治以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疼为表现的湿温病,药由防己、杏仁、滑石、连翘、山栀、薏苡仁、半夏、晚蚕砂、赤小豆等组成。两方虽同为苦辛通法,但本方作用偏于中下焦,功用在宣痹通络,祛湿热而止痛。临床不可与前述之宣痹汤相混淆。

案二 畏冷

李某,女,51岁。于20多岁时即无缘无故开始畏冷,每接触冷水或冷物即欲呕吐,严重时当即呕吐泡沫状水液。平日一直怕冷,全身长期濡痛难受。纵然盛夏酷暑,稍遇微风,则全身肌肉紧缩不适,以致夏日必穿秋装裹护。

多年来历经中西医治疗不效。曾遍服十全大补汤、右归饮、桂附地黄丸、理中汤等方,共计达千剂,仍未见减轻。后曾自制紫河车粉加鹿茸粉长期服用,也仅感身体知温和稍能耐寒,而触冷则呕等症仍不能止。患者已失去信心,中断治疗。但近年来上症不仅有逐渐加重之感,更出现午后双下肢肿,倦怠乏力等症,乃由友人介绍,来我处就诊。

患者来诊时正值盛夏阳历八月,却身裹夹衣而选坐于避风之角隅处,面色少华,语言轻细迟缓,脉细数,舌苔薄黄。在对元阳亏损,痰饮为患,瘀血阻闭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证一一排除后,辨为营卫虚弱,失于温煦。处以桂枝汤合真武汤加味:

桂枝10g白芍30g炙甘草10g大枣20g黄芪30g白术12g生姜12g炮附片20g茯苓15g防己10g水煎,日服1剂。

服完4剂后,背可接触木质靠椅,遇冷时呕感明显减轻。原方再服4剂,呕止,全身畏冷及遇冷则紧束难受感消失。身尚濡痛,腹胀,前方加厚朴30g木香10g半夏12g、人参12g3剂。服完后诸症消失。患者20年来第一次身着夏装,要求再服数剂以求巩固。

病程长达二十余年,服药近剂不效之病,为何仅服10余剂药即得以根除?显然,这靠的不是药效的累积和常法的施用,而是准确地针对了营卫,拨动了关乎病证根本的枢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一则效,一效即愈的速效结果。

营卫是什么,《灵枢·卫气》篇曰:“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这里营卫阴阳并称。那么,它们同气血的关系又如何呢?《难经·三十二难》指出:“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营,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营卫。”明确指出营卫即血气。可见阴阳营卫血气的不同称谓,是因为它们循行和分布的部位不同,并非本身有着质的差异。因而,《医宗金鉴》把这种关系径直解释为“以其定位之体而言,则曰气血,以其流行之用而言,则曰营卫”。可见,营卫即阴阳血气之互指,只是在病理辨析时,营卫每言肌表,气血每言内伤,而阴阳常言病之深重者。

患者近期出现双下肢浮肿,说明病情已由营卫亏虚向气水不和演变。先师江尔逊认为,不仅阴阳营卫血气是一体的,并且,阴阳营卫血气津液都是一体的,并认为《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以桂枝汤为基础加减演变出的近50个方,可以说均是根据这个“一体”思想而确立的。无论属外证还是内证,它的根本病机都是阴阳营卫血气津液的不和,其间的差异仅是病理阶段、病位或兼证等的不同。如部分病人,由于受先天禀赋、宿疾、治疗等因素影响,可演变成气水不和证。这种不和,有阳伤不同部位之别,而不管伤于何部,它们均是营卫不和未罢,水气不和已生。当然,这其间还包括了营卫不和向水气不和转变的各阶段过渡证。治疗时,当已见阳虚水停证时,即应在调和营卫时配以温阳化气行水以治。因为此类病人证候源于营卫不和,虽有病机演进或变异,而本质仍未离乎营卫血气。由此,把针对这类病机而设的苓桂剂和真武汤等归之为桂枝汤之演变方。这也是本例在用桂枝汤时合用了真武汤的原因所在。本例患者内之脏腑筋骨失于营血之濡养,外之皮毛分肉失于卫气之温煦,虽病程二十余年且已见浮肿,而仍为经脉不通,营卫气血失于通调畅达,损及阴阳所致,故一切温补燥热之品,均不能见效。

桂枝汤以其滋阴和阳,调和营卫的临床功效,体现着调和阴阳的根本大法,因而才有着“外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调阴阳”的广泛应用范围。本例患者用桂枝汤加味收痊愈之效,又一次证明被推为“群方之祖”的桂枝汤在和外内方面所独具的特异功效。

拨转枢机法运用的关键,在于掌握好点:第一,是否该采用拨转枢机法;第二,该患者的“枢机”在何部;第三,当如何去“拨”。而临床要明确这点,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审视和多层面的考察,这要求医者必须采用不同参照系,进行纵横比较,深入思考。而这一过程所体现的,就是立体思维。

立体思维是运用参照系进行纵横比较的一种思维方法。思维参照系的差异和对其不同的应用,可造成三种结果: 

第一,决定着思维方式的差异。如运用某种参照系进行横向比较,形成平面扩展思维,进行纵向比较,形成线性集中思维,而运用立体的交叉的参照系就会形成立体思维。

如案一,以脑梗死、高血压院,而以呃逆不止来诊,呃逆可否由脑梗死、高血压导致?新病与宿疾的关系究竟如何?重证患者复见呃逆在此是否意味着病情严重?本患者与古今论治的各种呃逆证何异同,能否找到对应?使用镇静剂治疗7日为何呃逆不断加重?正是思维在通过了各个疑问点的古今纵横比较后,一种不循常轨的治法和不遵常例的选方才得以了确立。

这种纵横比较,也许在思维流程中呈快速转运行,也许呈缓慢逐一对照状态推行。而不管怎样,都不是在一个思想平面上寻找答案,都需要打破平面思维,将二维思维还原为三维思维。当然,有时候也可以将三维思维转换为二维思维。

第二,参照系不同决定着思维方式有开放性和封闭性之别。平面和线性属封闭式,而立体思维则属开放式。显然,对于参照系的选择,直接决定着思维方式的采用。立体思维参照系的选择每多离异性、超越性和飞来性,即它们非近似物,非自身体系,而多是思维中突然出现的可资借鉴和采用的其他学科的成果和方法如治疗乙肝病毒携带患者,往常常以实验室研究对病毒有抑制作用的方药进行治疗,而临床疗效并不好。通过中医自身体系内深入研究,这类药多属苦寒,而苦寒伤胃,甚至影响命门相火。能不能反其道而行之,采用温补脾肾以治这本来就是一个需要审慎对待的未知问题,而又有没有哪方哪药在温补时最具特异作用呢?这时侧目以观,发现西医研究的成果正好提供了支持。西医认为,其发病机制是体内TB细胞应答能力不足,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不能激起免疫反应以清除乙肝病毒因此,本病的中医病机应为正虚邪恋,脾肾不足。在选用药物时,同样也采用了现代药学研究的成果。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对机体内干扰素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可促进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可延长细胞在体外存活的时间;有明显的提高干扰素疗效的作用。其作用正好准确地针对了乙肝病毒携带的发病原因,因此,将黄芪作为首选药,视病人具体情况,配入健脾益肾方中,对于改善抗原抗体指标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

第三,因参照系不同的运用,思维结果会有很大的差异。青蒿素发现者屠呦呦,在研究抗疟药时,查阅了两千多个传统抗疟方,被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一段记叙所吸引。原文云“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这时,屠并没有原地踏步,而是抓住为何独此不煎服而绞汁服这点,突破了历来对此条参照系参而不究的惯例,经深入研究发现,煎服时高温破坏了青蒿的抗疟药效。后经191次实验,发现了新化合物——青蒿素,并在优化结构、改进剂型.、提高疗效上再下功夫,研制出新一代抗疟药——还原青蒿素。中外专家和世界卫生组织一致认为,其意义不仅是找到了一种新药,并为设计合成新药提示了方向。

拨转枢机法特别要求精准,而立体思维特别要求思路的纵横。如何在纵横比较中精确地找准病机,选好最具针对性的方药,是能否拨准“枢机”的关键。而这一过程中,主体之难,常常在于与客体信息联系受阻,无法获得有关客体的全部信息。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实践水平低,也可能是认识结构不合理,须加以克服,以疏通系统信息渠道。因为,立体思维的指向,是通过信息引导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