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免疫学检验 重点整理(下)

 广州平淡 2017-04-08

混合,在补体参与下,使抗体形成细胞周围那些受到抗体分子致敏的绵羊红细胞溶解,形成肉眼可见的溶血空斑,每一个空斑中央含一个抗体形成细胞,空斑数目即为抗体形成细胞数目。
 
 
细胞因子(CK):是由机体活化的免疫细胞及某些基质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有旁分泌、自分泌、内分泌)。
细胞粘附分子(CAM):是由细胞产生、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分子。


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在包被有待测CK抗体的微孔板上,加入可分泌相应细胞因子的待测细胞,在有或无刺激物存在的条件下培养后,待测细胞向其周围分泌细胞因子,并被板上的特异性抗体捕获。洗去细胞后用酶标抗体为一抗或二抗,分别做直接法和间接法。
所选底物应在酶促反应后形成不溶性产物。一个斑点代表一个细胞因子分泌细胞,斑点的颜色深浅程度与细胞因子量相关。
目前在细胞因子检测方面应用较多的是IFN-γ的测定。
 
 
免疫球蛋白(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和膜型两类。(现在认为,Ig与Ab没有什么区别)
临床上常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Ig。
 
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一、血液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一)年龄,年龄不同其血液中的Ig含量有一定变化,新生儿可由母体获得通过胎盘转移来的IgG,故血液中含量较高,接近成人水平。婴幼儿体液免疫功能尚不成熟,Ig含量低于成人,各年龄段的正常参考区间见教材。
需要注意的是,血液Ig随年龄、性别、血型、种族及测定方法不同而有差别,各实验室需要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
(二)多克隆高Ig血症
肝脏疾病如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隐匿性肝硬化等患者的血清中,三种免疫球蛋白均可升高。慢性细菌性感染如结核、麻风、慢性支气管炎等血中IgG可升高。宫内感染时脐带血或出生后的新生儿血清中IgM含量可增高。自身免疫性疾病时三种Ig均可升高,如SLE患者以IgG/A升高较为多见,类风湿性性关节炎患者以IgM升高为主。
(三)单克隆Ig升高
主要是指患者血清中某一类Ig含量显著增多,大多在30g/L以上,这种异常增多的Ig理化性质十分一致,称为单克隆蛋白(MP)即M蛋白。此类异常增多的Ig多无免疫活性,故又称为副蛋白,由它所致的疾病称为免疫增殖性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MM、巨球蛋白血症、恶性淋巴瘤、重链/轻链病等。
(四)低免疫球蛋白血症
1、先天性~:主要见与体液免疫缺陷病和联合免疫缺陷病。一种情况是Ig全缺,如Bruton无Ig血症,血中IgG常<1g/L,IgA/M含量也明显降低,为正常成人的1%。另一种情况是三种Ig缺一种到两种,如IgA缺乏患者,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IgG缺乏患者,易发生化脓性感染;IgM缺乏患者,易发生革兰阴性菌败血症。
2、获得性~:患者血清中IgG常<5g/L,引起的原因很多。大量蛋白丢失的疾病(如烧伤、剥脱性皮炎、胃病综合症等)、淋巴系统肿瘤(如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肉瘤、霍奇金病等)、重症传染病、中毒性骨髓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均可造成之。
二、尿液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选择性蛋白尿指数(SPI):

SPI<0.2为选择性蛋白尿, 肾小球损害较轻(如微小病变肾病),治疗反应和预后大多较好;
SPI>0.2为非选择性蛋白尿, 肾小球损害较重(如膜性肾病、膜增殖性肾炎与肾病综合征),预后大多不良。
尿内IgA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病和慢性肾炎肾病时很少;尿内IgG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炎时含量较高,其他类型肾小球疾病时仅轻度增高;尿内IgM仅出现在慢性肾炎,而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隐匿性肾炎时含量甚微。故可根据尿内Ig增高的类型来帮助鉴别诊断肾小球疾病的种类。
另外,尿液中游离轻链的检测对诊断轻链病是不可或缺的,其对多发性骨髓瘤MM等疾病的分型鉴定与预后判断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三、IgD测定的临床意义
正常人血液中IgD含量波动范围较大,文献上报道的数值很不一致,各实验室最好使用固定的试剂盒,并建立自己的参考范围。血清中IgD:①升高主要见于妊娠末期、IgD型骨髓瘤、甲状腺炎和大量吸烟者。IgD降低可见于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矽肺和细胞毒药物治疗后。
临床测定IgD常用EILSA,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无需特殊设备。
四、IgE测定的临床意义
1、I 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特发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IgE会升高。
2、非变态反应性疾病,如IgE型骨髓瘤、寄生虫感染等,IgE可升高。
3、急性或慢性肝炎、SLE、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IgE可升高。
4、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肿瘤及化疗药物等应用后,IgE可下降。
临床上常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总IgE。
 
M蛋白(MP):是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单克隆异常增殖所产生的一种在氨基酸组成及顺序上十分均一的异常单克隆Ig。临床上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MM)、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恶性淋巴瘤、重链病、轻链病等。
本周蛋白:即尿液中游离的免疫球蛋白轻链。
 
 
补体:是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清、组织液和某些细胞膜上的一组经激活后具有酶活性的、不耐热的蛋白质。
血液中大部分补体由肝脏合成,均为糖蛋白,多为β球蛋白,少数为α/γ球蛋白;其中C3含量最高(1.2g/L),D因子含量最低(1~2mg/L)。补体应保存于-20℃以下(56℃加热30min即可灭火,常温下很快失活)
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对比
 
经典途径
MBL途径
旁路途径
激活物质
抗原抗体复合物
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
肽聚糖、酵母多糖、脂多糖
起始分子
C1q
C2、C4
C3
参与成分
C1、C4、C2、C3
C4、C2、C3、MASP
C3、B因子、D因子
共同末端
C5~C9
C5~C9
C5~C9
所需离子
Ca2+,Mg2+
Ca2+
Mg2+
C3转化酶
C4b2b
C4b2b
C3bBb(p)
C5转化酶
C4b2b3b
C4b2b3b
C3bnBb(p)
是否依赖Ab



生物学作用
参与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于感染后期发挥作用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于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于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生物学功能】 溶解细胞/细菌/病毒、调理作用、清除免疫复合物、引起炎症反应、免疫调节作用
【临床应用】补体检测技术可用于下列情况:
1、诊断病原体感染,如华氏反应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
2、检测补体的功能,如CH50和AH50试验。
3、补体单个成分及其裂解产物的测定,如C1q/C3/C4/C3a的测定等
4、相关疾病时补体的检测。
①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病时C1/C2/C3/C4和Hf 等缺陷;变态反应如III 型超敏反应为免疫复合物型,其中C3a/C5a等过敏毒素,C567等趋化因子的作用导致组织损伤。
②与补体有关的遗传性疾病:如C3缺陷导致严重感染,C1抑制物缺陷与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细胞表面CR1缺陷与CIC清除障碍(SLE),If/Hf 缺陷与肾小球肾炎,DAF缺陷与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等。
③补体含量显著降低的疾病:如消耗增多见于SLE、冷球蛋白血症、AIHA、类风湿性关节炎、移植排斥反应;细菌感染特别是G- 菌感染时,常常由于补体替代途径的活化使补体水平降低;大量丧失见于大面积烧伤、大出血和肾病综合征等;合成不足则见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和营养不良等。
④高补体血症:少见。主要见于感染恢复期和某些恶性肿瘤患者,常为C4/C2/C3和C9的升高。此外,急性病毒性肝炎、心肌梗死、糖尿病、妊娠等也可出现补体增高。
⑤补体参与的试验,即利用补体作为试剂而设计的试验,例如HLA分型的补体依赖的细胞毒试验、免疫粘连血凝试验、溶血空斑试验,等等。
⑥流行病学调查,如补体结合试验用于流行病学调查,CDCC用于人群HLA分布频率的调查等。
⑦应用于临床治疗后的检测。
 
补体CH50实验:补体与抗体(溶血素)致敏的羊红细胞接触后,被激活(C1、经典途径),从而使致敏的SRBC溶解,在特定体系中,其溶血程度与补体量呈正比。因此,将新鲜待检血清做不同稀释后,与致敏红细胞反应,测定溶血程度,以50%溶血时的最小血清量判定终点,可测知补体总溶血活性。以50%溶血判断结果比100%溶血灵敏、准确。 


补体结合试验(CFT)利用抗原抗体复合物可激活补体的特点,用一定量的补体和致敏的SRBC来检测有无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方法。 试验中有5种成分参与反应,分属3个系统:
1、反应系统:已知抗原(或抗体)与待测抗体(或抗原)
2、指示系统:绵羊红细胞与相应溶血素结合,成为致敏绵羊红细胞。
3、补体系统
常用豚鼠新鲜血清。反应系统与补体系统先发生反应,然后再加入指示系统,根据致敏绵羊红细胞有无溶血来判断实验结果。(不溶血为阳性+ ,溶血则为阴性- )
 
 
 
感染性疾病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一、C反应蛋白(CRP):感染急性期,CRP水平可升高上千倍,它不仅是炎症标志物,本身也直接参与炎症过程。CRP升高可见于多种炎症,如肺炎、肾炎、急性感染、外伤和组织坏死、结节性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核和接种疫苗等。病毒感染时CRP浓度变化不大,可作为细菌/病毒感染的鉴别指标,但特异性不如PCT。
【临床意义】
1、CRP浓度<10mg>
CRP浓度10-99mg/L: 提示为局灶性细菌感染或菌血症。
CRP浓度≥100mg/L: 提示为败血症或其它侵袭性感染。
2.、鉴别细菌还是病毒感染:病毒性感染时CRP浓度不增高或轻度增高;细菌性感染早期CRP浓度即明显增高。
3、动态反映病情:细菌感染发生后4-7小时CRP浓度升高;发病6-12小时即成倍增加;抗生素治疗有效时,CRP急剧下降。
二、降钙素原(PCT):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全身性细菌、真菌和寄生虫感染时,PCT特异性升高,增高的程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在全身性细菌感染和脓毒症的辅助鉴别诊断、预后判断、疗效观察等方面有较高临床价值;对无菌性炎症和病毒感染,其水平无变化或变化不大。
【临床意义及与CRP的比较】
1、细菌感染会使PCT血清浓度迅速升高,其浓度升高随感染扩散和感染程度加重而增加。
2、PCT是区分SIRS和脓毒症的唯一指标,区分准确率达到90~100%,是判断脓毒血症的金标准。
3、术后并发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术后PCT浓度降低或升高可以判断术后是否合并感染,而CRP则不能区分。
4、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对于患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PCT值大于0.5ng/ml,表明其伴有细菌感染,灵敏度100%,特异性84%,而CRP等其它指标皆非特异性升高,特异性都小于15%。
5、儿童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PCT能更特异地区分病毒感染、局部细菌感染和脓毒症,而CRP不能。
6、PCT与CRP比较有下述特点:PCT迅速升高(3~4小时),幅度很大,更适用于早期诊断;PCT半衰期短(24小时),且不受肾功能影响,能迅速显示治疗效果。 
 
 
肝炎病毒感染 
(一)甲型肝炎病毒感染
主要经粪-口传播,其实验室诊断主要依赖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通常呈采用ELISA和化学发光技术对HAV IgG及IgM进行检测。HAV IgM在急性感染时出现较早(发病后1~4周),上升快,高峰效价高,持续时间短(常于3~6个月后转阴),是急性HAV感染或复发的可靠指标,并且有助于区分现症感染和既往感染。HAV IgG一般于感染4周后出现,24周达高峰,可维持多年甚至终生。
(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1、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可采用固相RIA、ELISA、反向间接血凝实验等方法检测,是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目前可采用CLIA对血清中的HBsAg进行定量检测,对肝炎患者动态评价病情与药物疗效很有价值。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存在于HBV的外壳部分。血清中检出HBsAg是乙肝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是乙肝患者血清中首先出现的病毒标志物,急性肝炎潜伏期即可出现养性,先于患者临床症状级肝功能异常(如血清转氨酶ALT升高)1~7周,到恢复期HBsAg滴度逐渐降低乃至消失。仅为HBV感染的标志,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及预后。 
2、HBsAb(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也是机体感染或接种乙肝疫苗的标志。目前常用固相RIA与ELISA法检测之。
接受HBV疫苗接种后,血清中可出现HBsAb阳性。作为疫苗免疫机体产生的抗体,对HBV的感染具有保护性免疫作用。乙肝疫苗接种者一旦出现除抗HBs以外的标志物,则应视为既往感染。 HBsAb阳性可提示急性感染后的恢复期。
3、HBeAg(乙肝病毒e抗原):为病毒复制标志,多存在于HBsAg阳性的标本中,急性乙肝患者血清HBeAg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疾病慢性化倾向。
在血清中的出现时间稍后于HBsAg,是HBV复制活跃的血清学指标,其水平与病毒复制、肝脏损害程度成正比,因此HBeAg是乙肝患者有较强传染性的标志。
4、HBeAb(乙肝病毒e抗体):多出现于急性肝炎恢复期的患者中,比HBsAb转阳要早,常在HBsAg即将消失或已经消失时检出,可长期存在。
当血清HBeAg转阴后,可出现抗HBe,说明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弱(但不是保护性抗体)。 HBeAg的血清学转换是指HBeAg含量消失同时伴HBeAb出现,是目前临床上慢性乙肝治疗的近期目标(最初目标是减少乙肝病毒的DNA复制)。
5、HBc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是乙肝急性感染的早期标志,在血清中存在的时间长,包括IgM和IgG。抗HBc IgM是机体感染后最早在血液中出现的特异抗体,是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的标志。抗HBc-IgG在感染后逐步产生。
高滴度的HBcAb存在常表示体内有HBV复制。HBcAb阳性时表示乙肝现症感染或既往感染。抗HBc不是保护性抗体,高滴度抗HBc-IgM是急性或近期感染的重要指标,在慢性肝炎活动期也可呈阳性,标志着乙肝病毒在复制,有传染性。抗HBc-IgG可持续存在数年至数十年,是既往感染的标志。
大三阳:以上指标中的1、3、5为阳性;小三阳:以上指标中的1、4、5为阳性。
6、HBcAb-IgM:是早期HBV感染的特异性血清标志。初次感染早期即上升,数月后无论HBsAg消失与否,HBcAb-IgM表达稳定,对于急性肝炎诊断很有价值。其效价降低常提示预后较好。长期不降至正常范围者,提示有转化为慢性肝炎的可能。
7、pre-S1:即乙肝病毒前S1抗原,作为病毒外膜蛋白成分存在于HBV Dane颗粒和管形颗粒上,在病毒感染、装配、复制和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前S1抗原与HBV-DNA、HBeAg检测率高度符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病毒复制指标。前S1抗原可以随HBeAg消失而消失,与阴转时间正相关,可作为病毒清除与病毒转阴的指标。HBeAb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和HBV慢性无症状的携带者中,前S1抗原阳性可表示病毒的复制。该指标阳性的患者传播病毒的危险性明显高于阴性/无症状的携带者。前S1抗原阳性常提示急性乙肝向慢性乙肝的转变。该指标阴转越早、疗程越短,预后也越好。
8、pre-S2:即乙肝病毒前S2抗原,其上具有高免疫性的抗原决定簇和多聚蛋白受体,为人类T/B淋巴细胞的识别表位,pre-S2与HBV的感染和复制有密切的关系,对临床早期诊断,了解预后及制备乙肝高效疫苗有重要意义。
前S2抗原与HBsAg阳性存在显著相关性。在急性乙肝中,前S2抗原与HBsAg都可作为HBV复制标志。在慢性乙肝中,前S2抗原的出现提示慢性肝炎进入活动期。该抗原长期存在,提示患者有转为慢性乙肝的可能。前S2抗原不仅能判断HBV的感染,而且对观测疾病预后、药物选择及疗效观察也有作用,是对乙肝两对半的有效补充。
以上指标中的1、2、3、4、5、7、8项,在临床上称为乙肝七项~
①HbsAg
②HbsAb
③HbeAg
④HbeAb
⑤HbcAb
临床意义
+
-
+
-
-
潜伏期或急性乙肝早期
+
-
+
-
+
急性或慢性感染,以HbcAb-IgM鉴别;
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大三阳)
+
-
-
+
+
急性HBV感染趋于恢复;
慢性乙肝携带者(小三阳)
-
+
-
+
+
急性HBV感染恢复期,有免疫力
-
+
-
-
+
乙肝恢复期,已有免疫力
-
-
-
-
+
过去感染,但无法检出HbsAg;
低水平慢性感染;无症状携带者
-
+
-
-
-
成功接种过乙肝疫苗,
或以前感染过HBV,现已康复,有免疫力

(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HCV的感染特点是慢性化几率高,感染过程长,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组织病变并呈进行性加重,部分患者可转变为肝硬化及肝癌。放射免疫诊断(RIA)和ELISA检测血清中HCV抗体是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
机体产生的HCV抗体不是中和抗体【即可与细菌毒素、病原体(如病毒)及其产物特异性结合并发挥中和作用的抗体。能中和毒素的毒性作用或阻断病毒感染靶细胞】,没有保护性,仅是感染的标志物,也可作为慢性丙肝、肝硬化的诊断指标。(HCV ELISA仅为初筛试验)
HCV-IgM阳性可作为HCV活动性复制的血清学标志,常与慢性丙肝急性发作有关。HCV含量的多少与疾病的严重程度、预后以及抗病毒疗效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HCV的定量检测对本病的预后及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超敏反应:是指机体接触到某种抗原并且致敏后,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表现出的增高的敏感性/反应性,此类免疫应答导致的机体功能紊乱称~。
超敏反应类型
I型
速发型
II型
细胞毒型
III型
免疫复合物型
IV型
迟发型
参与成分
IgE
IgG/M
IgG
Th1,Th2,CTL
效应细胞和成分
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FcR+细胞(吞噬细胞、NK细胞)
FcR+细胞
补体
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CTL
初次介导组分
血管活性胺
补体、MAC
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
IFN-γ、IL-4/5、eotaxin、细胞毒素
二次介导组分
白三烯、PGD2、PAF、细胞因子
溶酶体酶、穿孔素
溶酶体酶
趋化因子、细胞因子、细胞毒素、炎症介质

 PS:II/III 型超敏反应是AID的机制,IV 型超敏反应是排斥反应的机制。
 
变应原:是指引起速发型超敏反应的抗原,其经吸入或食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能引起IgE类抗体产生并导致变态反应。(引起I 型超敏反应的特异性IgE型抗体称为变应素)
 
常见I 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全身超敏反应(药物过敏性休克,青霉素引发的最常见;血清过敏性休克),局部性超敏反应(呼吸道过敏反应、消化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
常见II 型超敏反应性疾病:输血反应,HDN,AIHA,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常见III 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局部免疫复合物病(Arhus反应、类Arthus反应),全身免疫复合物病(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常见IV 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感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移植排斥反应。
 
新生儿溶血病(HDN)
母子间血型不合是引起HDN的主要原因。如母亲为Rh阴性血型,胎儿为Rh阳性血型,在首次分娩时,胎儿血进入母体内,母亲被胎儿的Rh阳性红细胞致敏,产生以IgG类为主的抗Rh抗体。当体内产生Rh抗体的母亲再次妊娠时,母体内的Rh抗体便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其红细胞膜上的RhD抗原结合,使红细胞被溶解破坏(血管外溶血),引起流产或发生新生儿溶血。
初次分娩后,72h内给母体内注射Rh抗体,能及时清除母体内的Rh阳性红细胞,可有效预防再次妊娠时发生HDN。
【抗血细胞抗体的检测】
抗血细胞抗体大多属于不完全抗体,这种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不发生凝集现象。
Rh抗体的检测:为防止Rh血型不合所致死胎或HDN的发生,可对孕妇血清或胎儿羊水的Rh抗体进行检测,最为常用的是酶介质法。
酶介质法原理:Rh(D)抗体多为IgG型不完全抗体,当它与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相遇时,便与红细胞上的特异性抗原结合。但由于IgG型不完全抗原的两个抗原决定簇的跨度小于红细胞因排斥力而产生的最小间距(250nm),所以不能将相邻的红细胞彼此连接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加入酶介质可破坏红细胞膜表面的唾液酸糖肽,降低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减小红细胞间斥力,使红细胞间的距离缩短,有利于IgG型不完全抗体在两个红细胞抗原位点间连接,产生肉眼可见的凝集。最常用的酶是1% 木瓜/菠萝 蛋白酶。
【临床意义】
Rh血型抗原主要有5种,其中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出现频率高。凡带有D抗原者称Rh阳性,不带D抗原者为Rh阴性。当Rh阴性的个体受到D抗原的刺激(输血、妊娠、器官移植)后,可产生D抗体,若该个体再次受到D抗原阳性血液就可发生溶血反应。
在Rh血型不合所致的HDN中,母亲为Rh阴性血型,但体内产生了抗Rh抗体。为及早发现胎儿有胎内溶血,应尽早对孕妇Rh抗体进行监测。一般妊娠16周应作首次Rh抗体检测,如结果为阴性则每6~8周复查一次。如结果为阳性,则第20周重复检测,以后每隔2~4周复查一次,直至分娩。Rh抗体滴度≥1:16或1:32时,胎儿很可能发生水肿。Rh抗体超过1:64即应立即采取措施,如孕妇血浆交换术等。
 
 
免疫增殖性疾病:免疫器官、组织或免疫细胞异常增生所致的一组疾病。主要表现为Ig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
可见于:慢性肝病、肝硬化、结缔组织病、慢性感染、恶性肿瘤(早期)、AIDS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结病。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殖病包括:原发性恶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M、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孤立性浆细胞瘤、淀粉样变性、重链病、轻链病、恶性淋巴瘤、慢淋)、继发性恶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非淋巴网状系统肿瘤、单核细胞白血病、风湿性疾病、慢性炎症、冷球蛋白血症等)、原发性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1、多发性骨髓瘤(MM):也称为浆细胞骨髓瘤,是由于具有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浆细胞发生恶变,大量单克隆的恶性浆细胞增生引起。肿瘤多侵犯骨质和骨髓,产生溶骨性病变。
2、原发性或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是由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无限制的增生,并产生大量单克隆IgM所引起,以高粘滞血症、肝脾肿大为特征。
3、重链病(HCD):是一组少见的淋巴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其特征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重链过度生成。
本病有以下几种类型:IgA重链(α链)病、IgG重链(γ链)病、IgM重链(μ链)病、IgD(δ链)重链病,IgE重链(ε链)病至今未发现。
4、轻链病和轻链沉积病
轻链病(LCD):是由于异常的浆细胞产生过多的轻链,而重链的合成相应减少,过多游离轻链片段在血清或尿液中大量出现而引起的疾病。
轻链沉积病(LCDD):一旦免疫球蛋白轻链在全身组织中沉积,引起相应的临床状态,即为轻链沉积病。
以不明原因的贫血、发热、周身无力、出血倾向,浅表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继而出现局限性或多发性骨痛、病理性骨折或局部肿瘤等症状为特征。
5、意义不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指患者血清或尿液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轻链,但排除恶性浆细胞病,其自然病程、预后和转归暂时无法确定的疾病。
6、淀粉样变性:是指患者体内产生的淀粉样蛋白质沉积到一处或多处组织器官的细胞间,压迫组织,影响其功能的一组疾病。
临床可分为系统性(主要是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相关的淀粉样变性)和非系统性(即器官/系统的局限性淀粉样变性)。
 
 
正常情况下,机体能识别“自我”,对自身成分不产生免疫应答,或仅产生微弱的免疫应答,这种现象称为自身免疫耐受。某些情况下,自身耐受受到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这种现象称为自身免疫,由自身免疫引起的疾病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特点:
多数原因不明,诱因可有可无,无诱因者多称为“自发”“特发”性
患者以女性居多,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有遗传倾向,已发现某些特定基因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疾病的重叠现象,一个患者可同时患有多种自身免疫病
病程一般较长,多迁延为慢性。病情转归与自身免疫应答强度密切相关
体内有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应答性T细胞,自身抗体在不同自身免疫病中有交叉和重叠现象。部分疾病有相关的特征性自身抗体
可以复制出相似的动物模型,用患者血清或致敏淋巴细胞可使疾病被动转移等
免疫抑制剂治疗多可取得较好疗效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多发于青年女性。其临床症状比较复杂,可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肾损害、心血管病变(包括心包炎、心肌炎和脉管炎)、胸膜炎、精神症状、胃肠症状、贫血等;疾病常呈渐进性,较难缓解。免疫学检查可见IgG、IgA和IgM增高,尤以IgG显著;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主要是抗核抗体系列)和免疫复合物,活动期补体水平下降。
SLE自身抗体
发生率(%)
抗dsDNA抗体
30~40
抗ssDNA抗体
70~95
抗组蛋白抗体
30~70
抗Sm抗体
10~30
抗SSA抗体
20~60
抗SSB抗体
10~20
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rib)
10
PCNA
3~5
抗红细胞抗体
10~65
抗磷脂抗体
10~15
抗血小板抗体
75~80

【备注】
①抗dsDNA抗体是SLE患者的特征性标志抗体,是SLE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其诊断特异性高达95~100 %,但敏感性仅30~50 %,阴性不能排除SLE诊断
②抗核小体抗体 对SLE的诊断,具有与抗dsDNA抗体相同的诊断特异性,可达到95%。其表达与SLE病情活动有关。
③抗Sm抗体 仅发现于SLE患者,是其血清标志抗体,已列入SLE的诊断标准,约30~40 %的患者该抗体阳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多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本病的特征是关节及周围组织呈对称性、多发性损害,部分病例可有心、肺及血管受累。免疫学检查可见血清及滑膜液中出现类风湿因子(rhiumatoidfactor,RF),血清IgG、IgA和IgM水平升高。
RA自身抗体
发生率(%)
IgM—RF
80
抗CCP抗体
50~80
抗ssDNA抗体
8
抗角蛋白抗体
36~59

 
ANA: 即抗核抗体,是一组将自身各种细胞核成分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主要是IgG。IIF(间接荧光免疫法)为最常用的总ANA筛查实验、目前最常用HEp-2细胞作为抗原。
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ANA阳性检出率:
疾病
ANA阳性率(%)
SLE(未治疗)
95
MCTD
95~100
RA
20~30
SS
60`70
系统性硬化
80~90
PM / DM
30
自身免疫性肝病
15

 
MCTD:即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临床上可见有类似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硬化症(SSc)、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和类风湿关节炎(RA)的混合表现,但不能确定为哪一种疾病,并伴有高滴度的斑点型血清抗核抗体(ANA)和抗RNP抗体,这类自身免疫病称为~。
 
类风湿因子(RF):是一种以变性IgG的Fc片段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
几种疾病RF的检出率:
疾病
阳性率
类风湿性关节炎
79
系统性红斑狼疮
30
干燥综合征
95
硬皮病
80
皮肌炎
80
混合型结缔组织病
25

 
 
免疫缺陷病(IDD):是指由于遗传因素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免疫系统发育或免疫应答障碍而导致的一种或多种免疫功能缺陷或不全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表现有反复、持续性、机会性感染,可伴发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并有发生恶性肿瘤的倾向。
【特点】原发/继发性 免疫缺陷病好均具有某些共同的临床特点:
1、反复感染。IDD患者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易发生反复感染且难以控制,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感染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取决于IDD的类型和程度
免疫缺陷病类型
病原体类别
感染类型
体液免疫/吞噬细胞/补体缺陷病
以化脓性球菌感染为主,补体缺陷病时也常见脑膜炎链球菌和淋球菌感染
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肺炎、气管炎、中耳炎、全身性肉芽肿等
细胞免疫缺陷病
以细胞内寄生病原体为主
重症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布氏菌病、结核病等
联合免疫缺陷病
以化脓性球菌感染为主,有时合并细胞内寄生病原体感染
全身重症细菌及病毒感染、顽固性腹泻或脓皮病等

2、肿瘤。IDD患者尤其是T细胞免疫缺陷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100~300倍,以白血病和淋巴系统肿瘤居多。
3、自身免疫病。IDD患者有高度伴发自身免疫病的倾向,其自身免疫病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约1000倍,以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恶性贫血等多见。
4、遗传倾向:多数PIDD具有遗传倾向性,约1/3为常染色体遗传,1/5为性染色体隐性遗传。
5、临床表现和病理损伤多种多样:IDD患者因其免疫系统受损的组分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并可同时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从而出现复杂的功能障碍和症状。另外,患同种免疫缺陷病的不同患者,也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D):是指由遗传因素或先天免疫系统发育不良而造成免疫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包括:
原发性B细胞缺陷病(B细胞先天发育不全或不能接受T细胞传递的信号,Ig水平低或缺陷)、原发性T细胞缺陷病(T细胞的发生分化和功能障碍)、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病(胸腺、淋巴组织发育不全及Ig缺乏的遗传性疾病)、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病(吞噬细胞的数量、移动和/或粘附功能、杀菌活性等异常导致的疾病)、原发性补体缺陷病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SIDD):是指由恶性肿瘤、感染、代谢性疾病、营养不良和其他疾病等诱发因素导致的免疫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又称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患者的CD4+T细胞减少,同时伴反复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及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
【致病机制】
1、HIV入侵靶细胞的机制:CD4分子是HIV糖蛋白的特异性受体,故其主要侵犯CD4+T细胞(表达该分子的单核-巨噬/树突状/B/神经胶质 细胞也是其重要的靶细胞)。HIV通过gp120与靶细胞表面的CD4分子高亲和性结合,同时也与表达在靶细胞表面的趋化因子受体(CXCR4/5)结合,再由gp41介导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使病毒得以进入细胞。
2、HIV损伤感染的CD4+T细胞:HIV在靶细胞中复制,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损伤CD4+T细胞。
3、HIV可通过各种机制逃避免疫识别攻击
【HIV感染的免疫学特征】
1、CD4+T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功能严重障碍,CD4+/CD8+比例倒置,低于0.5。
2、Th1与Th2细胞平衡失调。感染的无症状阶段以Th1细胞占优势,分泌IL-2刺激CD4+T细胞增殖;至AIDS期则以Th2细胞占优势,分泌IL-4/10抑制Th1细胞分泌IL-2,从而削弱CTL的细胞毒效应。
3、抗原提呈细胞功能降低。HIV感染巨噬/树突状 细胞后,可损伤其抗原处理和呈递能力(但不易杀死细胞),反而使之成为HIV的庇护所,成为晚期AIDS患者血中高水平病毒的主要来源。
4、B细胞功能异常。因gp120属于超抗原,能激活多克隆B细胞所致,表现为多克隆激活、高Ig血症和产生多种自身抗体。
【临床表现】典型的有:
①机会性感染:是AID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常见的病原体为卡氏肺囊虫和白色念珠菌(还有巨细胞病毒、带状孢疹病毒、隐球菌等);②恶性肿瘤:AIDS患者易伴发卡波西肉瘤和恶性淋巴瘤,也是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③神经系统损害:约60%的AIDS患者出现AIDS痴呆症。
 
 
肿瘤抗原:是指细胞癌变过程中新出现的或异常表达的抗原物质。
【分类】
一、根据肿瘤抗原的特异性分类 
肿瘤特异性抗原(TSA):是指仅表达于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抗原。
肿瘤相关性抗原(TAA):是指非肿瘤细胞所特有的,正常组织或细胞也可表达的抗原。但在癌变细胞此类抗原的表达水平远超正常细胞。
二、根据肿瘤抗原产生的机制分类
(一)理化因素诱发的肿瘤抗原,(二) 病毒诱发的肿瘤抗原,(三)自发性肿瘤抗原,
(四)正常细胞成分的异常表达
1、分化抗原:是组织细胞在分化、发育的不同阶段表达或消失的正常分子。
2、胚胎抗原:是胚胎发育阶段由胚胎组织产生的正常成分,出生后由于编码该抗原的基因受阻遏而逐渐消失,或仅微量表达,发育成熟的组织一般不表达。
3、过度表达的抗原。4、细胞突变产生的独特型抗原。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
【细胞免疫机制】
一、T细胞
MHC-I 限制的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为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其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
①其抗原受体识别结合肿瘤细胞上的肿瘤抗原,通过溶细胞作用直接杀伤肿瘤细胞;②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IFN-γ、TNF等),间接杀伤肿瘤细胞。
MHC-II 限制的CD4+辅助性T细胞(Th):其参与抗肿瘤免疫效应主要是通过其释放的细胞因子(如IFN-γ、IL-2等)激活NK细胞、巨噬细胞,并增强CD8+CTL的杀伤功能而实现,但也有一定的直接杀伤肿瘤的作用,其在很多情况下对 抗肿瘤细胞免疫应答的诱导及免疫记忆的维持是必不可少的。
γδ+T细胞与CTL相似,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但不受MHC限制,此类细胞还可分泌IL-2/4/5、GM-CSF和TNF-α等细胞因子,发挥抗肿瘤作用。此外,在IL-2的作用下,γδ+T细胞能够以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或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的形式杀伤肿瘤细胞。
二、NK细胞
是一类在抗肿瘤免疫早期起重要作用的效应细胞,是机体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NK细胞是细胞免疫中的非特异性成分,不依赖抗体或补体,无需预先致敏即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可能的机制:
①释放细胞毒性因子或穿孔素介导溶细胞作用,其杀伤作用无肿瘤特异性、MHC限制性和免疫记忆性;②通过Fas/FasL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③NK细胞表面的FcγR可与覆盖在肿瘤细胞表面抗体的Fc段结合,通过ADCC作用而杀伤肿瘤细胞;④il-2/12/15、IFN等可在体内外增强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故T细胞免疫应答可增强NK细胞活性。
三、巨噬细胞
既可作为抗原提呈细胞(APC)启动免疫应答,也可作为潜在效应细胞溶解肿瘤细胞。其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如下:
①作为APC将肿瘤抗原提呈给T细胞,并通过分泌IL-2/12促进其激活,以诱导特异性抗肿瘤细胞免疫应答;②活化的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结合后,通过释放溶酶体酶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其强弱与进入肿瘤细胞内的酶的量有关);③巨噬细胞表面有FcR,可通过特异性抗体介导的ADCC效应杀伤肿瘤细胞;④活化的巨噬细胞可分泌TNF、NO等细胞毒性分子简介杀伤肿瘤细胞(TNF可能是介导巨噬细胞杀伤作用的主要成分)。
四、树突状细胞(DC)
可高度表达MHC-I/II、B7和ICAM-1等免疫相关分子,参与肿瘤抗原的提呈,在体内外均有激发针对肿瘤的初次和再次T细胞应答的功能;内皮细胞被TNF-α,IFN-γ等激活后具有细胞毒活性,也可杀伤某些肿瘤细胞。
【体液免疫机制】
一、提呈肿瘤抗原
B细胞以其BCR捕捉肿瘤细胞释放(或分泌、脱落)的可溶性抗原,加工处理后与MHC-II 类分子结合,诱导CD4+ T细胞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二、分泌抗体介导肿瘤杀伤效应
①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CDC):细胞毒性抗体IgM和某些IgG亚类(G1/G3)与肿瘤细胞结合后,在补体参与下溶解肿瘤细胞,但CDC仅可杀伤单个肿瘤细胞,对实体瘤无效。
②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IgG抗体通过Fab段与肿瘤细胞结合后,又可通过Fc段与表达FcγR的多种效应细胞(如巨噬/NK/中性粒细胞)结合发挥ADCC效应,溶解肿瘤细胞。该类细胞介导型抗体比上述补体依赖型抗体产生快,肿瘤形成早期即可在血清出现。
③抗体的调理作用:吞噬细胞在有IgG类抗体存在时,通过其表面的FcγR,可显著增强对以结合抗体的肿瘤细胞的吞噬能力。
④抗体封闭肿瘤细胞表面的某些受体:例如转铁蛋白可促进某些肿瘤细胞生长,而其抗体可通过封闭肿瘤表面的转铁蛋白受体抑制肿瘤生长。
⑤抗体使肿瘤细胞的粘附特性改变或消失:抗体与肿瘤细胞结合后,使肿瘤细胞的粘附特性改变甚至消失,从而限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转移。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的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生物合成、释放或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这些物质可存在于肿瘤细胞和组织中,也可进入血液或其他体液。
【分类】
1、胚胎抗原类,如AFP、CEA
2、糖蛋白抗原类,如CA125、CA15-3、CA19-9等
3、激素类,如β-hCG,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4、酶和同工酶类,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等
5、特殊蛋白类,如β2-微球蛋白、本-周蛋白、铁蛋白
6、癌基因产物类,如ras基因蛋白、myc基因蛋白、p53抑癌基因蛋白等。
7、其他肿瘤标志物
【临床应用】:高危人群筛查、肿瘤的鉴别诊断和临床分期、肿瘤的复发监测和预后判断、肿瘤的疗效监测。
恶性肿瘤
主要标志物
其他标志物
前列腺癌
PSA
f-PSA,ALP
乳腺癌
CA15-3
CA549,BRCA1/2,ER,PR,HER-2
肺癌
NSE
ProGRP,CYFRA21-1,SCC
卵巢癌
CA125
HE-4,β-Hcg
胰腺癌
CA19-9
CA50,淀粉酶
原发性肝癌
AFP
AFP-L3,DCP,GPC-3,GP73
结直肠癌
CEA
CA242
胃癌
CA72-4
PG,CA19-9,CEA
淋巴瘤
β2-微球蛋白
LASA,LD2
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抗原
NSE,LASA,儿茶酚胺,L-多巴

 
 
移植(transplantation):是指将健康细胞、组织和器官从其原部位移植到自体或异体的一定部位、用以替代或补偿机体所丧失的结构和(或)功能的现代医疗手段。。
被健康细胞、组织和器官称为移植物(graft),提供移植物的个体称为供体(donor),接受移植物的个体称为受体(recipient)。
 
移植排斥反应:是针对移植抗原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或受者机体损害的过程。
一、HVGR:宿主抗移植物反应,包括:
1、超急性排斥反应:是在移植物与受者血循环恢复后的数分钟至1~2天内发生的不可逆转的体液排斥反应。
2、急性排斥反应:发生于移植后的数周至数月内,是排斥反应中最常见的类型,患者多有发热、移植部位胀痛和移植器官功能减退等临床表现。
3、慢性排斥反应:一般发生于移植后数月甚至数年,病程进展缓慢。血管壁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和瘢痕形成是此类排斥反应的病理特点。
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移植物中的免疫细胞在受者体内生长,并识别宿主同种异型组织相容性抗原对其产生免疫应答,对宿主组织器官发动攻击的反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