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分钟了解PD

 _王文波 2017-04-09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表明,全球每年有880万人死于癌症,并呈迅猛增长的态势。随着医学的发展,通过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及靶向药物等常规治疗方法均能有效延长病人的寿命。

近年来,在科学家们的努力钻研下,一种新型的疗法——免疫疗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免疫疗法,就是通过多种手段,调节、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目前,免疫疗法包括了两种方式

一种是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

另外一种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抗体药物和CTLA-4抗体药物。

要想了解免疫疗法的工作原理,首先得清楚什么是免疫系统。

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由免疫器官(骨髓、脾脏、淋巴结、扁桃体、胸腺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血小板等)以及免疫活性物质(抗体、补体、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组成。

免疫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保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外来入侵的病原体、体内发生突变的肿瘤细胞、衰老细胞和死亡细胞,并保持自身的稳定。

为什么免疫系统能帮助机体抵御很多疾病,却任凭肿瘤在体内生长?

人体是由亿万个细胞组成的,正常情况下,所有细胞都有自身的生命周期,会按照一定方式和速度分裂,生长,直到细胞正常凋谢死亡,以此维持身体正常功能。突然某一天,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一些不安分的细胞脱离了正常的生命周期,开始在体内过度生长,就形成了肿瘤。

肿瘤实质上是一种内源性疾病,因此,很多时候免疫系统并没有把肿瘤细胞视作威胁。毕竟它们大多来源于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经常误认为它们是“自己人”,不会主动展开攻击。在某些情况下,肿瘤细胞表面会分泌一些能够被免疫系统识别的分子,这时免疫系统才会意识到肿瘤细胞不是自己人,必须对它进行攻击。

但某些肿瘤细胞很“聪明”,它们学会了在细胞表面表达一种特殊的配体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它可以结合存在于免疫系统T淋巴细胞表面的同源受体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PD-L1 与PD-1分子的细胞表面相互作用往往导致T淋巴细胞失活。这种特殊的配体PD-L1原本存在于体内的正常细胞上,使正常细胞免受免疫系统的“误伤”。如同好人和坏人同时持有通行证,保安并不能从面相上辨别出来一样,肿瘤细胞偷来这张通行证后,T淋巴细胞就无法识别,因此机体无法针对肿瘤组织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

科学家们发现这个原理以后,设计出了PD-1/PD-L1抗体药物,阻断PD-L1 与PD-1的结合,T淋巴细胞的功能不再被抑制,于是对肿瘤细胞展开大规模攻击,这就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比起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大多数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副作用更小,并且一旦有效,疗效持久,是很多患者的福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