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不胖的人,你们错在哪?

 硬派健身 2020-10-14





内容摘要

  • 瘦人增肌,多吃就够了?

  • 要长壮,多吃高热量是王道?

  • 练力量,只用大重量才有效?

  • 瘦人变壮,到底怎么做?

关于我在硬派健身的写文方向……一直都被人吐槽偏心……

比如,每次我写像昨天那种力量训练的干货时(相关阅读👉全面,又雕刻细节的背部训练动作)有人觉得内容很有用,但是对很多女僧朋友来说,她们就会觉得,这些动作太硬气了,用不上啊……

背部训练细节的评论

然后在我说减肥相关的内容时,也有很多朋友会说,我们想看训练动作啊、增肌内容啊、健身理论啊……多写些那个吧。


然而,其中觉得自己最没有被重视的,估计就是那些天生瘦,想变壮想增肌的同学们咯。



嗯,没错!就是你们这些怎么吃也不胖的瘦人。虽然我也知道,你们觉得自己丰满一些,健壮一些更好看。不过,我就是讨厌你们这些怎么大吃也不用担心体脂的人们好么!

想想看,多少人为了让自己身材好,都在努力克制自己的口腹之欲,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的。然而你们这些瘦人,为了自己的身材好,却需要大吃大喝各种美食,这还不够招恨吗!?

不过既然你们都这么关心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专门来谈谈瘦人的问题,来说说瘦人们在为了自己身材而大吃大喝时,到底做错了什么!


误区一:单纯靠吃喝来长脂肪?

瘦人们最常采用的错误增重方式,估计就是靠大吃大喝多进食来增加自己的脂肪了。

不过首先,这个逻辑就是有问题的,如果你们像普通人一样,多吃就能长脂肪,那也就不会有“如何增加体重”这种烦恼了好么?

事实上,你的体重,并不光由你吃下去多少食物来决定。我们以前也提到过,每个人的体重,都有一个大致范围的定值,也就是所谓的体重“设定点”,无论你多吃还是少吃,身体都会通过调节各种激素分泌和身体管理系统,来让你的体重尽量保持不变(相关阅读👉饮食?运动?体重变化的真相!)。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朋友以为减肥只要保证“摄入<支出”就可以实现,最后却总以失败而告终(相关阅读👉节食,让你更容易变胖!)。

同样的,瘦人如果是因为自身的身体因素而不长体重的,那么通过单纯的多吃,也不可能有效长胖。

导致你胖或者瘦的身体因素有很多,比如吸收方面,有研究表明,吃同样的食物,不同人种、不同人群间的消化能力,差异非常之巨大。

不同人的消化能力不同

20世纪初曾有人发现,俄罗斯某部族人的肠道长度,比波兰某部族要长大约60厘米,而大小肠正是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

另外,肠道菌群也对人类吸收食物的程度,以及体型等有着重要影响。有科学家就发现,人体中的两种菌群“壁厚菌门”和“拟杆菌门”很可能影响着体型变化:胖人肠道中的壁厚菌门相对更多,可能会更利于营养吸收。


肠道菌群、消化能力、基因遗传等都会决定你的胖瘦

此外,我们说的遗传啊基因啊环境啊等,都是会影响你体重的相关因素。

以前我们讲到过,肥胖确实是会遗传的,不过即使是天生胖,规律的运动,也可以改变其中不少基因的表达水平(相关阅读👉天生就胖?好好运动,逆天改命!)。

顺带一提,身体里控制脂肪增长的基因体系,和控制肌肉增长的基因体系,是两个独立的系统,相互之间的影响很小。也就是说,你瘦,可能是因为不容易长脂肪,也就是脂肪系统有一定问题,然而,长肌肉的系统却不一定有这个问题啊。

所以,和胖人一样,好好健身,逆天改命!


误区二:大吃高脂肪食物?

除了多吃,吃高脂食物也是瘦人增重时经常用的方式。

没错,由于1克脂肪就可以提供9大卡热量,比同等份量的碳水和蛋白质都高得多,所以高脂肪的食物,量相对少,热量却更高。

傻子也知道,想长胖就多吃高热量呗,所以很多瘦人选择食物时都专挑高脂肪的来吃,什么士力架、巧克力、蛋糕、泡芙,哪个脂肪含量高选哪个,运动前后尤其如此……


很多人会在运动后吃高热量食物

记得上回我在写“极限增肌,训前怎么吃”时,就有很多人问我:“斌卡,我想增肌,训前训后吃士力架、巧克力什么的可以吗?”

当然不行!我们刚刚才说,瘦人想长体重,靠多吃是不靠谱的,要增肌才是王道。想增肌,训练前后还吃脂肪岂不是自找麻烦!

长肌肉靠什么?目前认为,健身引起的肌肉围度增长,主要是生长激素等在起作用。生长激素作为人垂体中促生长细胞分泌的促生长因子,能明显促进肌肉的增长,尤其体现在肌肉围度的方面。

不过生长激素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大量摄入脂肪会明显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尤其在运动前后。这也是我们一直强调,训前训后请勿摄入脂肪的原因(相关阅读👉训练前请避免摄入脂肪。训练期间请勿摄入脂肪)。


脂肪会明显影响生长激素分泌!

所以,对于瘦人而言,为了增肌辛辛苦苦去健身房做了1小时力量训练,好不容易分泌了能增肌的生长激素,结果你想着吃点高脂食物来帮助长肉,两三块巧克力下去,热量是补足了,肌肉也干脆不长了……

所以瘦人增肌时,不要盲目多摄入脂肪,而要吃对时间和时机。同时,太大量摄入脂肪不但不一定会对你的体重产生影响,而且过多的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等对你的健康还是会有伤害的,所以也不要因为长不胖就乱吃哦。

误区三:为长肌肉,只用最大重量?

除了吃的问题,锻炼方面,瘦人们最常犯的错误,估计就是只用大重量来增肌了……

瘦人增肌,主要目的是让肌肉体积更大,身材整体看上去更好看。但事实上,如果只采用90%1RM以上的大重量训练,先不说你根本就做不了几个了,对肌肉体积的增长效果也并不好。

健身训练中,肌肉体积的增长主要来自于肌原纤维体积和质量的增长,以及胶原蛋白含量的增加


而研究者认为,此现象是源于每一次训练诱导机体适应的积累结果

请注意这个积累,意思是训练次数、训练组数,都很重要。所以如果你只采用大重量训练,训练次数和组数都不会太多,自然也就不能达到肌肉增长的积累效果了



其次,虽然肌肉体积增长的程度,与力量负荷强度密切相关(负荷强度越大,肌肉体积增长程度也越大),但是这个负荷存在一个阈值,当相对强度达到1RM的80%时候,肌肉体积增大程度就已接近最大,即使再增加负荷,对肌肉体积增长也已经没有意义了。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是肌肉变大,不应该只集中于大重量,而是应该在单位时间内,以60-80%1RM负荷多举几次。

训练目的与训练负荷

增长肌肉绝对力量、最大爆发力:1-5RM训练负荷,2-5分钟训练间歇

增长肌肉体积、无氧耐力:6-12RM训练负荷,30-90秒训练间歇

减少体脂:15-20RM训练负荷,10-30秒训练间歇

另外,上面提到对增肌有关键作用的生长激素,被认为与乳酸堆积程度有关系。而以前我们就说过,乳酸是在力量训练中,无氧糖酵解系统分解出的,并且组间休息越短,越能引起乳酸堆积(相关阅读👉供能只分两种?图样图森破!)。

有研究发现,训练间歇较短时,生长激素增长更多。另外,30秒左右的短间歇,对比长间歇时间,更能引起生长激素的急剧增长,并且不会引起皮质醇的提高

而如果采用90%1RM以上的大重量训练,是直接靠ATP-CP供能的,既不会产生乳酸,又需要2-5分钟的休息时间,刺激生长激素分泌的相关因素不够,自然不能很好地促进肌肉体积增长了……


瘦人增肌,怎么做才对?

什么才是瘦人增肌长壮的正确之道?肌肉围度训练+合理饮食!

好好健身:每次针对一个大肌群部位进行8-12RM负荷,30-90秒间歇的增肌训练,训练前可以用小重量多次数的动作来替代有氧热身,正式训练后可以不做有氧,更好地促进肌肉增长。(相关阅读👉极限增肌,还需要做有氧吗?

力量训练后,对目标肌群进行针对性的拉伸,也可以更好地促进肌肉增长。(相关阅读👉拉伸,不减肌肉,只长肌肉!

至于饮食方面,正确的方式应该是:训练前后多吃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避免摄入脂肪!

瘦人增肌这么吃!

训练前:摄入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更有利于肌肉蛋白的合成,促进肌肉增长(相关阅读👉训前来一杯,增肌可加倍!

训练中:摄入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蛋白粉+运动饮食),提升运动表现和耐力,更好的肌肉增长(相关阅读👉运动时如何正确的摄入蛋白粉?

训练后:摄入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大幅刺激胰岛素分泌,促进肌肉合成(相关阅读👉力量训练后,到底能不能吃东西?

另外,也可以在健身前摄入一定的肌酸和支链氨基酸,保护运动中肌肉不被分解,并提高肌肉的力量和无氧耐力;然后在运动后摄入一定量的肌酸和谷氨酰胺,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和肌肉恢复生长。

相关阅读(可点击)👇

增力、促恢复、长肌肉——肌酸

保护肌肉,增肌耐力——支链氨基酸

提高免疫、刺激肌肉内糖原合成——谷氨酰胺

最后,求大家以后不要再让我写瘦人增肌了……其实每篇增肌的内容都是适合于瘦人的,你们也不要再说我偏心了……胖的人才可怜了,肥胖专题还要单给写。

想加入硬派健身?回复 找伙伴 一起让健身变得更好!



①Miller, B. F., Olesen, J. L., Hansen, M., Døssing, S., Crameri, R. M., Welling, R. J., … & Rennie, M. J. (2005). Coordinated collagen and muscle protein synthesis in human patella tendon and quadriceps muscle after exercise. 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 567(3), 1021-1033.

②Tipton, K. D., & Ferrando, A. A. (2008). Improving muscle mass: response of muscle metabolism to exercise, nutrition and anabolic agents.. Essays in Biochemistry, 44, 85-98.

③Goto, K., Nagasawa, M., Yanagisawa, O., Kizuka, T., Ishii, N., & Takamatsu, K. (2004). Muscular adaptations to combinations of high- and low-intensity resistance exercises..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18(4), 730-737.

④田野.(2003)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⑤Goto K, Nagasawa M, Yanagisawa O, et al.(2004). Muscular adaptations to combinations of high-and low-intensity resistance exercises[J]. The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⑥Kraemer W J. (1997)A Series of Studies-The Physiological Basis for Strength Training in American Football: Fact Over Philosophy[J].The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点击原文链接,开启“硬派健身”之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