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蜀汉为什么会举国降魏?十年前此人遇刺身亡已埋下祸根

 伟天英 2017-04-10

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失败,公元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之后,魏延与杨仪争夺蜀汉大军指挥权失利被杀,遭后主刘禅诛灭三族。史称“魏延之乱”。对三国中最为弱势的蜀汉而言,征西大将军魏延之死,意味着一个璀璨将星时代的落幕,蜀汉整体国策开始倾向偏安自守。

陈寿《三国志》中记载:“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加之当时魏延兵败后一路逃往汉中,可见魏延本意并非真的想反蜀,但拥兵自重、举兵内讧的罪名是洗不掉的。而在魏延“叛乱”一事上,有一位大臣充当了不光彩的推波助澜角色,他就是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两度推崇的费祎。

蜀汉为什么会举国降魏?十年前此人遇刺身亡已埋下祸根

魏延死得有点冤

《三国志·魏延传》记载,诸葛亮病逝后,杨仪令费祎前往揣摩魏延意图。魏延说:“丞相虽然身亡,但我魏延还在!怎么能因一个人的死而荒废伐魏讨贼这样的国家大事呢?再说,我魏延是何人,怎么能听杨仪摆布,做断后的将领?”于是,魏延与费祎共同商量留下和回去人员的部署和分派,并强迫费祎亲笔书写,与自己联名通知诸位将领。费祎没有指出魏延这样做的危害,而是耍了一个滑头,欺哄魏延说:“我要为您回去和杨长史解释一下,他是个文官,不大懂军事,一定不会违抗您的命令。”魏延同意了,费祎出营门后就拍马急行,一直跑回大营。过了一会儿,魏延后悔让费祎回去,派人去追,但已经追赶不上。这才有了之后魏延怒火中烧,带兵烧绝阁道,与王平对峙等“叛乱”等事。

以费祎此前屡次出使东吴时展现出的机敏辩才,完全可以在杨仪和魏延之间起到润滑剂作用。就如关羽看不起归降的马超,想与马超比武,诸葛亮一封书信即让骄傲的关羽放下了与马超较量的念头。

蜀汉为什么会举国降魏?十年前此人遇刺身亡已埋下祸根

魏延之死,费祎难辞其咎

费祎来见魏延,只是想看看魏延是否会执行诸葛亮的遗命,并没有痛陈利害,劝说魏延从国家和军队的高度层面考虑,倘若他违背军令会有什么后果。魏延“叛乱”,几乎必死,对蜀汉来说,肯定是非常巨大的损失。可以说,在魏延军营,费祎的表现大失水准,说他是魏延之乱的幕后推手并不为过。

在杀死魏延后,杨仪没有捞到多大好处,居功自傲的他屡屡口出怨言,被削职后仍不自省,魏延死后的次年就在狱中自杀身亡——耐人寻味的是,费祎则青云直上,继蒋琬之后担任蜀汉的丞相,延熙十五年(252年),刘禅命费祎开府,至此,费祎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所谓乐极生悲,253年正月朔日(大年初一),费祎在汉寿大宴蜀国群臣,好酒的费祎当时喝得昏昏沉沉,没有任何戒备之心,结果被魏降人郭循(费祎器重的幕僚)匕首刺入胸膛,当场身死。此时距郭循降蜀已有三年。

蜀汉为什么会举国降魏?十年前此人遇刺身亡已埋下祸根

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昭化古城西牛头山的费袆墓

当郭循刺杀费祎的消息传至曹魏后,魏主曹髦下诏嘉奖郭循,追封其为长乐侯,并拜郭循之子为奉车都尉,赐银千饼,绢千匹。郭循隐藏得好深,这也充分说明,有子嗣后代在敌国的降将切切不可重用

费祎遇刺身亡成为了蜀汉第一大案,震惊朝野,而费祎的被杀直接导致了蜀汉统治政权弱化,荆州集团势微,以谯周为代表的益州集团(投降派)强势崛起,也为十年之后蜀国举国投降曹魏埋下了祸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