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

 李宇坤 2017-04-11
核心提示: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 (5)杞菊地黄丸 具有滋肾阴,清肝热的作用。适用于肾阴虚引起的头晕眩晕,眼花目涩,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年老体弱,病程较久的高血压病。每次9克,日服2次,适用长期……
  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高血压病相当于祖国医学的“眩晕”、“头痛”、“肝风”、“肝阳”等。其病因为饮食不节,劳伤虚损等。病位在肝、肾,常累及心、脾,肝肾阴阳失调为其主要病机。故中医治疗本病,多极据不同的证型,投以中成药。
  一、阳亢型钩藤片 由钩藤制成,具有平肝潜阳,降压之功效,可用于各期高血压。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
  降压糖浆 由夏枯草、白芍、槐角等组成,具有清肝火、降血压之功效,用治高血压头痛目眩,目赤耳鸣,心烦不眠。每次15毫升,每日3次。
  罗布麻降压片 由罗布麻、夏枯草、钩藤、牛膝、菊花、珍珠母、泽泻等组成,具有平静降压,镇静安神,强心利尿之功效。用治高血压病之头痛耳鸣,口苦心烦,少寐多梦等。每次4-6片,每日3次。
  二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阴虚阳亢型降压养血冲刺 由珍珠母、桑椹地骨皮夏枯草黄芩、野菊花白芍、青木香组成,具有平肝潜阳,养血祛风之功效。用治高血压引起头痛头晕,心烦心悸等,每次1袋,每日3次。
  降压丸 由珍珠母、龙胆草、槐米、夏枯草地黄、牛膝组成,具有降压作用,用治高血压头晕目眩,耳鸣目胀,每次6丸,日3次。
  三、阴阳两虚型补肾丸 由磁石、菟丝子、五味子、枸杞、地黄石斛、复盆子、肉苁蓉车前子沉香组成,具有补肝肾,健脑明目之功效,用治气血两亏之头晕耳鸣,视物不清,腰膝酸软等。每次20粒,每日两次。
  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血平片 由毛冬青、桑寄生夏枯草、旱莲草、槐米、黄精、谷精草、钩藤黄芩、牛膝、珍珠层粉、升麻组成,具有平肝镇静,通络活血之功效,用治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每次3片,每日3次。
  四、阳虚型金匮肾气丸 由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友、泽泻、肉桂、附片、淮牛膝、车前子组成。具有温补肝肾,化气行水之功效。用治脾肾阳虚、痰饮、腰痛、足肿、尿频。每次1丸,每日两次。
  杜仲酊 由杜仲组成,用治高血压。每次1-2毫升、每日3次。
  五、风痰瘀兼发证舒心降压片 由郁金、丹参红花葛根桃仁、槐米、钩藤菊花、牛膝、柏子仁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舒心降压之功效,用治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每次6-8片,每日3次。
  牛黄降压丸 由牛黄、珍珠、冰片黄芪、郁金组成,具有清心化痰,镇静降压之效。用治肝阳上亢,痰涎壅盛之头晕目眩,性情烦躁等。每次1-2丸,每日1次。
  治疗高血压病的中成药(1)龙胆泻肝丸 具有清肝火,泻湿热的作用。适用于年龄较轻,病程较短,见头痛、头胀、头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等肝经实热的高血压病。按肝火症状的轻重适量服用。口服每次6~9克,日服2~3次。
  (2)当归龙荟丸 具有清肝泻火、通便导滞的作用。适用于体质壮实,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大便秘结,头痛头晕较剧,甚至呕吐抽搐等肝火较盛的高血压病。每次6克,日服2~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龙胆泻肝丸和当归龙荟丸,皆有清肝泻火治疗高血压的作用,这是它们的相同点,但也有不同之处,前者泻湿热从小便而出,方药的组成泻中有补,作用较缓和。而后者使湿热从大便而泻,药性大苦大寒,泻火通便作用较强,然非实热症急的高血压病不可轻用,孕妇禁忌。
  (3)脑立清 具有镇肝潜阳降逆作用,用于气血上逆的头目眩晕,头痛脑胀的高血压病,每次10~15粒,口服2~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4)清脑降压片 具有滋阴清肝,潜阳降压的综合作用,适用于头目眩晕,失眠烦躁,耳鸣耳聋,舌红少苔等肝阴虚,肝火旺的高血压病。口服每次4~6片,孕妇禁忌。
  (5)杞菊地黄丸 具有滋肾阴,清肝热的作用。适用于肾阴虚引起的头晕眩晕,眼花目涩,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年老体弱,病程较久的高血压病。每次9克,日服2次,适用长期服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