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物”与“格心”

 伟天英 2017-04-11

“格物”与“格心”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很著名的论断,具体说就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公案,即使到现在我们其实也无法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因为这一公案似乎与我们自身的思想境界、智慧水平有着密切关系,所以本人最终也是莫衷一是。

今天,因为一件小事,突然想到这一命题,权作探讨,期望大家更多更好的真知灼见。


产生这一公案,可以认为是禅宗的慧能神秀的两人著名的不同理解,但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从朱熹与王阳明的角度来看,似乎更好理解。

“格物”与“格心”

朱熹画像

“格物”与“格心”

王阳明画像

格物致知

格物,来源于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来源于五经四书之四书之《大学》。是我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在儒家学说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一般可理解为:“格”即推究;“物”指客观事物;“致”即求得,“知”即知识、智慧或道理。格物致知即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阳明格竹

阳明格竹,就是王阳明格竹。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格物”与“格心”

阳明格竹漫画

据王阳明的《年谱》记载,他二十一岁时“一日思先儒谓‘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沈思其理不得,遂遇疾。”

严复在《救亡决论》中也讲到:“前明姚江王伯安,儒者之最有功业者也,格窗前一竿竹,七日病生。”

这个故事大意是说,王阳明想通过格竹来弄明白竹子的道理,从而获得关于竹子的生长规律等知识。正好在所住的书院里,有一片茂密的竹林,于是就坐在竹林前静静地看着竹子。就这样过了一天、二天,到了第七天的时候,他终于病倒了。

“格物”与“格心”

阳明格竹漫画

王阳明之所以要格竹,是因为他年轻的时候,立志要做圣人。于是就根据朱熹所讲的格物致知的道理。认为一草一木,皆含至理,只要把这一草一木所有的理都格懂了,就能修成圣人了。但是,王阳明一连格了七天,什么都没有格出来,实践没有检验出真理来,反而自己病倒了,什么也没有格出来。

“格物”与“格心”

王阳明故居,可以清晰看到一排排竹子哦

“格物”与“格心”

自此之后,王阳明就提出了“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的以“致良知”“知行合一”为主要内容的阳明心学。这样就产生了朱熹“格物”思想和王阳明“格物”便是“格心”的心学思想。“格物”与“格心”就成为了两种学说,成为了历史公案。然而,细究其中,既各执一词,却又殊途同归。

“格物”与“格心”

格心与格物殊途同归

王阳明,自此逐渐成为可以与孔子、孟子、朱熹并列的人物,也就是有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孔孟朱王”之称。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