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格竹子格出了病,罪魁祸首是朱熹?朱熹:这个锅我不背

 小佛说史 2020-12-21

文 / 庄生晓梦

王阳明,作为中国有史以来儒家两个半圣人里的其中一位(注:儒家两个半圣人,两个分别是孔子与王阳明,半个指曾国藩。),建功立业、配享孔庙,可以说是盛极一时。不过,令人想不到的是,王阳明小时候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尤其是和他父亲的关系,简直是势成水火。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王阳明从小和他父亲就有着巨大的分歧,而这个分歧其实主要的就来源于读书一事。

王阳明的父亲名王华,据《明史 王守仁传》中记载,“王华字辉德,成化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弘治中,累官学士、少詹士。”

很明显,王华本身极为优秀,明朝一代名臣在其为王华所作的《海日先生墓志铭》中,也对王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直言“其生不负,而殁不朽,铭以要诸久。”

毫无疑问,状元加帝王师的身份,使得王华更加的亮眼。由于自身如此优秀,王华自然希望儿子王阳明也能在自己的言传身教下,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进而步入仕途,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夙愿。这一愿望,不可谓错,但是王阳明却偏偏不喜欢。

王阳明和王华曾经发生过一段很有趣的对话。

王阳明:何为第一等事?

王华:自然是读书登第当状元了啊!

王阳明:状元可以一代代的传下去吗?

王华:那自然是不能,你小子想要当状元,就得靠自己好好努力。

王阳明:那这状元也没啥价值。我要当圣人!

由此,这二人的冲突便因此而起,虽然王华屡次想要将王阳明拉回到读圣贤书、参加科举考试的“正途”中来,但是王阳明却一心想着要当圣人。可是,科举考试好歹还有四书五经可以参考,那么当圣人有啥参考资料或者参考方法呢?

经过一番摸索后,王阳明决定遵从当时的朱熹的方法,也就是“格物、致知”。

谋定而后动,在得知了通往圣人之路的方法后,王阳明迫不及待地就与好友一起开始格物。格什么呢?鉴于自己的爷爷竹轩公在自家周围栽种了那么多的竹子,那就格竹子吧!

于是,王阳明格竹子一事就这样轻松而又愉快的决定了!

王阳明的目的很单纯,那就是要通过格竹子来成就圣人,于是他就盯着竹子一直看啊看,不眠不休的看,一块格的另外一个小伙伴在坚持了三天三夜后终于倒下了,但是王阳明却并没有放弃。毕竟,圣人之道就在眼前,岂能轻言放弃?

就这样,七天七夜过去了,可是圣人之道还是没有一点眉目,王阳明的身体却格出问题了。

经此一事,王阳明备受打击,尤其是对于朱熹的那套所谓格物致知的学说,更是失望。在他看来,所谓的格物致知,都是骗人的啊!

经此一事后,王阳明对于朱熹的“程朱理学”渐渐嗤之以鼻,转而寻找其它成圣悟道之路,最终悟出了“心即理”,亦即“心外无物”的心学宗旨,一举超越了朱熹的理学。

王阳明确实是一个实践主义者,对于一门理论是否具有可行性,他都会身体力行地通过实践去检验这是否是真理,而格物一事自然就是证明了所谓的“格物致知”似乎就是个闹剧,那么朱熹自然就成了“罪魁祸首”。

但是,王阳明的失败,真的都是因朱熹的学术所误导的吗?

这个锅,恐怕朱熹决不会背,因为,王阳明从一开始,就错了。

首先,格物致知乃真正的圣人之学,非朱熹所创。

熟悉《四书五经》的读者想必都知道《大学》里的“三纲领”、“八条目”,其中的八条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紧接着,还用一段话来对之加以解释,即“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很明显,格物致知那是一切的出发点。从这一点上来看,单纯地将王阳明格物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朱熹身上,确实是有一些草率,当然,这还并非主要原因。更主要的在于,王阳明的错误在于他并没有理解朱熹思想的真谛。

总的来说,格物乃是一切的基础,对于儒生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朱熹对之的解释是:“格物之‘格’乃‘尽’之意,穷尽事物之理,是为格物。”

言下之意就是说,天地间万事万物当中都有理存在,所以每个人都应该踏踏实实地去“格”天下之物,明白其中之理,然后等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豁然开朗,发现殊途同归、万理归一的超凡境界。

通俗点说,就是想要通过量变来最终引起质变,从而达到脱胎换骨之效。这也倒也有几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感觉,儒道佛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充满了竞争,但是他们其实一直在彼此借鉴来完善自身。

这样的认识可以说是朱熹思想体系的核心理论,程朱理学起源于北宋程颐,在朱熹手上发扬光大,靠的就是这样一种“理一分殊”的理论体系。其实这种理论最初源于佛教的华严宗和禅宗,后被朱熹所借鉴采纳。

所以,按照朱熹的理论,他如果本人来格竹子的话,他会从外形到形态再到脉络种种特征,然后进而可以感知其生命形态,体悟其中所蕴含的道,作为自己前进道路上的基础。

可王阳明是怎么做的呢?很明显,他太贪了!

王阳明从幼时就立下了要当圣人的伟大志向后,接下来也确实是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奋斗,他学习过兵法,也出游了居庸关、紫荆关等,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向,后来又经大儒娄谅点拨“圣人必可学而至”以后,更是信心倍增,迫切地想要尽快达到圣人之境。

毫无疑问,此时的他对于圣人的渴望可以说是超乎寻常,所以在第一次会试以后就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朱熹身上,遍读朱熹的典籍,最终从中找到了要通过格物这样一种方式来开启圣人之路。不过,王阳明错就错在自己过于急功近利,而结局自然难免就会是“欲速而不达”。

朱熹的想法是,格竹子得到竹子的道,这样就算达到目的了,可是,王阳明却是想从格竹子一事中一步登天,超凡入圣。而这,就与圣人之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所以说,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这个锅,确实不应该由朱熹一个人来背。其实某种意义上,王阳明可以说是完全曲解了朱熹的意思,他的这种做法与其说是儒家的“格物”,倒不如说是禅宗的参禅,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一举达到“明心见性”之境,进而见性成佛。

可是,据《王阳明年谱》记载,王阳明格物乃是在弘治六年,彼时的他只有22岁,他的悟性积累等等毕竟还难以达到那样一种可以“顿悟”的地步。并且,禅宗思想中更讲究悟性,也就是要“用意不用力”,可是王阳明明显是“力”有余而“意”不足,这样一来,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实事求是的讲,朱熹错了吗?其实不然,只不过其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统治阶级的操纵而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与局限性,正如王阳明的心学在明末也出现了种种乱象,只注重内心不注重实践、只注重个人自性的解放而导致空谈之风盛行。而这一切该归咎于王阳明吗?显然同样是不能的。

因此,对于事物还是应该保持一份理性的认识,正如《周易》中所说,“唯有变才是不变之理”!

参考书籍:《明史 王守仁传》;

《王阳明年谱》;

《海日先生墓志铭》;

《王阳明大传》冈田武彦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