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经常到医院医生会给大家开血液生化检查项目,比如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心肌酶等。但是这么多的项目代表的临床意义是什么呢?今天让小编给你做个科普。 某医院的生化大全套报告单 血液生化常见检测项目分为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电解质,血糖,血脂,淀粉酶这几个组套,下面就一个一个来介绍。 肝功能 肝功能检查主要有八项分别是: 1、总蛋白(TP),正常情况:60~80g/L。减少:长期腹泻,慢性肝病,肝硬变,肾病综合征,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营养不良。增加:高渗性失水,多发性骨髓瘤,某些急慢性感染所致高球蛋白血症等。 2、球蛋白(G),正常情况:20~29g/L。减少:出生后至3岁,球蛋白呈生理性降低。皮质醇增多症,长期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增高:疟疾,失水,结核病,风湿热,麻风,肝硬变,淋巴瘤等。 3、白蛋白(Alb),正常情况:40~55g/L。减低:肝病,肾功能衰竭,少数营养不良等。增加:当患者脱水时,导致血液浓缩等。 4、谷草转氨酶(AST),正常情况:0-50μmol/L。增加:各种肾炎、肝病、心肌炎、肺炎等亦可轻度升高。 5、谷丙转氨酶(ALT),正常情况:0-40μmol/L。增高:心肌炎,急性胰腺炎,急慢性肝病,胆道感染,胆石症,急性心肌梗塞,肺梗塞等。孕妇,熬夜,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等。 6、总胆红素(STB),正常情况下成人为1.7~17.1μmol/L。其升高常见的有:总胆红素,间接与直接均升高:慢性活动性肝炎,黄疸型肝炎,肝硬变等。总胆红素与间接明红素偏高:血型不合输血,溶血性贫血,新生儿黄疸,恶性疾病等。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偏高: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毛细胆管发生肝炎,胰头癌及其他胆汁瘀滞综合征等。 7、直接胆红素(DBIL),正常情况:0~3.4μmol/L。增高:当红细胞大量死亡时,释放出的间接胆红素增多,经肝脏代谢,生成的直接胆红素因胆道堵塞,排泄不畅时出现直接胆红素偏高。 8、胆碱酯酶(CHE),正常情况:比色法:130~310U/L。增高:见于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高血压、肾功能衰竭等。减低:见于肝炎、肝硬化、慢性肾炎、恶性贫血、急性感染、营养不良、肌肉损伤、皮炎及妊娠晚期等,以及摄入氨茶碱、雌激素、可可碱、吗啡、巴比妥等药物。 检查项目以及临床意义对照表 肾功能 1、总蛋白(TP)正常情况:60~80g/L 减少:长期腹泻,慢性肝病,肝硬变,肾病综合征,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营养不良。增加:高渗性失水,多发性骨髓瘤,某些急慢性感染所致高球蛋白血症等。 2、球蛋白(G)正常情况:20~29g/L 减少:出生后至3岁,球蛋白呈生理性降低。皮质醇增多症,长期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增高:疟疾,失水,结核病,风湿热,麻风,肝硬变,淋巴瘤等。 3、白蛋白(Alb)正常情况:40~55g/L 减低:肝病,肾功能衰竭,少数营养不良等。增加:当患者脱水时,导致血液浓缩等。 4、谷草转氨酶(AST)正常情况:0-50μmol/L 增加:各种肾炎、肝病、心肌炎、肺炎等亦可轻度升高。 5、谷丙转氨酶(ALT)正常情况:0-40μmol/L 增高:心肌炎,急性胰腺炎,急慢性肝病,胆道感染,胆石症,急性心肌梗塞,肺梗塞等。孕妇,熬夜,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等。 6、总胆红素(STB)正常情况下成人为1.7~17.1μmol/L 其升高常见的有:总胆红素,间接与直接均升高:慢性活动性肝炎,黄疸型肝炎,肝硬变等。总胆红素与间接明红素偏高: 血型不合输血,溶血性贫血,新生儿黄疸,恶性疾病等。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偏高:肝内 及肝外阻塞性黄疸,毛细胆管发生肝炎,胰头癌及其他胆汁瘀滞综合征等。 7、直接胆红素(DBIL)正常情况:0~3.4μmol/L 增高:当红细胞大量死亡时,释放出的间接胆红素增多,经肝脏代谢,生成的直接胆红素因胆道堵塞,排泄不畅时出现直接胆红素偏高。 8、胆碱酯酶(CHE)正常情况:比色法:130~310U/L 增高:见于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高血压、肾功能衰竭等。减低:见于肝炎、肝硬化、慢性肾炎、恶性贫血、急性感染、营养不良、肌肉损伤、皮炎及妊娠晚期等,以及摄入氨茶碱、雌激素、可可碱、吗啡、巴比妥等药物。 肾脏解刨图 心肌酶 一.血清乳酸脱氢酶(LDH) 1.正常参考值 速率法(LDH-L法):100~240 U/L 比色法:190~310 U/L 2.临床意义: ① 心肌梗塞:心肌梗塞后9~20h开始上升,36~60h达到高峰,持续6~10天恢复正常(比AST、CK持续时间长),因此可作为急性心肌梗塞后期的辅助诊断指标。 ② 肝脏疾病: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等。肿瘤转移所致的胸腹水中LDH往往也升高。 ③ 血液病:如白血病、贫血、恶性淋巴瘤等,LDH升高。 ④ 骨骼肌损伤、进行性肌萎缩、肺梗塞等。 ⑤ 恶性肿瘤转移所致胸、腹水中乳酸脱氢酶活力往往升高。 ⑥ 正常新生儿LDH水平很高,可达775~2000U/L,满月后为180~430 U/L,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12岁后趋于恒定。 由于测定LD的特异性较差,目前临床上多同时测定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来判断其组织来源,用于心肌梗塞、肿瘤、肝病等的诊断。 二、血清肌酸激酶(CK)同工酶测定及意义 1.正常参考值:CK-MB 0-25 IU/L 2.临床意义 CK-MB(CK2) 血清CK-MB测定的最重要意义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胸痛发作后4~6小时,病人血清CK-MB先于总活性开始升高,12~36小时达峰值;多在72小时内恢复正常。其最高值达对照组4.9~22倍以上。如果梗塞后3~4天,CK-MB仍持续不降,表明心肌梗塞仍在继续进行,如果已下降的CK-MB再次升高则提示原梗塞部位病变扩展或有新的梗塞病灶;如果胸痛患者在48小时内尚未出现CK-MB升高,或小于总活性的2,即可排除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临床上常以CK-MB超过CK总活性的3(离子交换柱层析法)或10(免疫抑制法)作为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依据。 用CK-MB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时必须注意无论是CK-MB的绝对活性或占总活性百分率的界限值,均不适用于14岁以下的儿童,因为婴幼儿和儿童的CK-MB均高于成人。 各种类型的心脏手术后可引起血清CK-MB活性增强,在并发术间或术后心肌梗塞时升高更为显著。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人血清CK-MB亦升高。 三、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测定及意义 1.正常参考值(1)速率法: 男性:5~40 U/L;女性:5~35 U/L 2.临床意义 (1)血清ALT活性增高 ① 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中毒性肝炎、脂肪肝和胆管炎等。 ② 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肝淤血和脑出血等。 ③ 药物和毒物:氯丙嗪、异菸肼、奎宁、水扬酸制剂及乙醇、铅、汞、四氯化碳或有同磷等引起ALT活性增高。 (2)ALT活性降低:磷酸吡哆醛缺乏症。 四、谷草转氨酶(GOT、AST、SGOT)测定及意义 1.正常参考值 速率法:8~40 U/L 2.临床意义 病理性升高: (1)心肌梗塞发病6~12小时显著升高,增高的程度可反映损害的程度,并在发作后48小时达到最高值,约3~5天恢复正常; (2)各种肝病AST可增高,肝病早期和慢性肝炎增高不明显,AST/ALT比值小于1。严重肝病和肝病后期增高,AST/ALT比值大于1; (3)其他疾病如心肌炎、肾炎及肺炎等AST也轻度升高 五、乳酸脱氢酶 英文名称:LDH(lactate dehydrogenase) 正常范围:血清100~300U/L; 尿560~2050U/L; 脑脊液含量为血清的1/10。 临床意义: (1)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早期血清中LDH1和LDH2活性均升高,但LDH1增高更早,更明显,导致LDH1/LDH2的比值升高。 (2)肝炎、急性肝细胞损伤及骨骼肌损伤时LDH5都会升高。 (3)患活动性风湿性心脏病、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溶血性贫血、肾坏死等病LDH1也可升高。 心肌酶与心肌梗死发生的对照图 电解质 一,钾(K)[正常参考值]3.5-5.5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 :摄入过多,如大量输入库存血,补钾过快过多,过度使用含钾药物。钾排泄障碍,见于肾功能衰竭、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长期使用保钾利尿药物,长期低钠饮食。细胞内钾外移增加,如大面积烧伤,创伤,组织挤压伤、低醛固酮血症、重度溶血等。 减低 见于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严重呕吐、腹泻、服用利尿剂和胰岛素、钡盐中毒、代谢性碱中毒、低钾饮食等。 二,钠(Na) [正常参考值] 135-145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垂体前叶肿瘤、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严重脱水、中枢性尿崩症、过多输入含钠盐溶液、脑外伤、脑血管意外等。 减低 见于糖尿病、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消化液丢失过多(如呕吐、腹泻)、严重肾盂肾炎、肾小管严重损害、应用利尿剂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尿毒症的多尿期等。 3.钙(Ca) [正常参考值] 2.1-2.6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维生素D过多症、结节病、急性骨萎缩、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多发性骨肿瘤、血液中二氧化碳张力增加等。 4.镁(Mg) [正常参考值] 0.8-1.2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阿狄森病、肾功能衰竭、多发性骨髓瘤、严重脱水症、关节炎、镁制剂治疗过量、糖尿病昏迷等。 减低见于呕吐、腹泻、使用利尿剂、慢性肾功能衰竭、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高血钙、糖尿病酮中毒、低白蛋白血症、长期使用氨基糖类抗生素等。 5.氯(Cl)96.00~106.00mmol/L 增多: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尿路梗阻、呼吸性碱中毒、氯化物摄入过多、高渗性脱水等。 减少:见于消化道液体大量丢失、呕吐、胃肠造瘘、急性肾功能不全等。 病理性降低: (1)体内氯化物丢失过多:①严重的呕吐、腹泻、胃肠道引流;②糖尿病酸中毒;③慢性肾功能衰竭;④失盐性肾炎;⑤阿狄森氏病。 (2)摄人氯化物过少:①出汗过多,未补充食盐;②慢性肾炎,长期忌盐饮食后;③心力衰竭,长期限盐并大量利尿后。 病理性升高: (1)体内氯化物排出减少:①泌尿道阻塞、急性肾小球肾炎无尿者;②肾血流量减少,如充血性心力衰竭。 (2)摄人氯化物过多。 (3)以换气过度所致的呼吸性碱中毒。 (4)高钠血症脱水时。 在最后提醒大家多注意休息多运动,保持合理的饮食以及一个好的心情,这篇文章仅供科普,不作为诊断依据。因为疾病的诊断要靠临床症状病史以及其他的数据支持。需要的朋友也千万不要听信网上的医疗广告,以及所谓的专家在线诊断。需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治。祝大家身体健康! 欢迎大家关注,每天定时发布有趣的实用的知识。滴~滴滴 |
|
来自: 虎戈3dmnuywb6h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