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书推荐】从能力本位到素质本位: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理论与实践

 昵称815848 2017-04-13

图书简介

《从能力本位到素质本位: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理论与实践》

作者方健华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


作者简介
方健华

方健华,男,1967年4月生,博士,研究员,硕导,现任江苏省教科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省职教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副主任、省中职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兼《江苏教育研究·职教版》副主编、院党委组织委员。1984年8月入职,曾历任中学校长,高等师范团委书记、学生处长、教务处长等职。兼省职业教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中青会理事、省陶研会学术委员及职教专委会主任。研究领域为课程教学及管理、学生发展与教育等。发表CSSCI权威等期刊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2部、编著13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项目1项,全国教育规划重点课题4项。曾获省“师德模范教师” “学术带头人”称号;获“华东片课堂教学观摩奖” “省第七届哲社论文一等奖” “省第四届教科研成果一等奖” “2016年度省教科研成果一等奖” “全国第五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内容简介

探索职业核心素养是当前国际国内教育界的热潮。就研究工作而言,是对职业教育价值定位的回归;就管理工作而言,是涉及职业教育对培养目标“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大政方针如何回答的问题,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基于企业用人单位和中职学生发展双向需求,建构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标准体系,开展发展性职业素养评价,不仅符合“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现实之需,也是促进中职学生职场成功和终身发展之需。对当前中职评价“应试之殇” “考证之殇” “应赛之殇”的价值反思,可以揭示出“从能力本位到素质本位”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标准建构的价值分歧与冲突本质所在。

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必须符合“从学生评价到为学生评价”的价值诉求、“从社会人到职业人”的素养评价内容标准的价值目标、“从智力优先到多元智能”的素养评价表现标准的价值澄清、“从为了生计到为了生存发展”的素养评价成就标准的价值转型。

从理论视域对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标准体系建构进行理性分析,建构出合理的职业素养结构模型。业核心素养评价及标准建构必须“基于标准的发展性学生评价理念”,经过“协商性的价值选择”,坚持“走多元融合之路”,定位于“激励和促进中职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

目录


本栏目编辑:徐珍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