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兵山铁煤蒸汽机车景区

 铁道之旅 2017-04-13

  铁煤蒸汽机车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位于辽宁省北部的历史重镇、金文化浓郁的煤城——调兵山市。
  调兵山市南与沈阳市毗邻,距沈阳桃仙国际机场100公里,东与铁岭市相连,距沈大高速公路仅35公里,景区内有省道106线(沈环公路)、省道105线(新梨公路)丛横穿过,火车直通大青车站,公交汽运可直通沈阳、大连、北票、阜新、抚顺等地,交通十分便利。
  景区隶属于铁法煤业集团公司管辖,由火车头旅行社负责经营管理,景区拥有当今世界上仅存不多,并且能正常运行的蒸汽机车21台,出厂时间从1943年到1999年不等,运行于横跨三县两市(铁岭县、法库县、康平县、铁岭市、沈阳市)的220公里的旅游铁道线路上;其中上游型(SY)18台,建设型(JS)1台,美国鸟(KD6)型1台,跃进(YJ)型1台,部分运营,其余都存放占地3000余平方米的蒸汽机车陈列馆中。
  占地1500平方米的蒸汽机车博览园浓缩了蒸汽机车的发展史,藏有很多蒸汽机车的珍贵图片、零部件实物及机车模型,并且利用光、电、声等现代科技手段展示蒸汽机车的工作原理、运行状态,惟妙惟肖,有很高的观赏和科普学习价值。
  另外机车摄影作品和在景区拍摄的影视作品剧照也定会让您眼前一亮;豪华型老式旅游客车(三辆)可帮您组建旅游专列,一边品尝美酒、一边聆听音乐、一边欣赏自然风光;自制的小型蒸汽火车可让您与其亲密接触,在窄轨铁路上驾驶体验;蒸汽机车整备车间及大修理车间可让您详细了解蒸汽机车的日常“生活供给”、“疾病治疗”和内部构造。

  
  
  

  自2000年对外开放以来,深受中外游客青睐,每年都有四五个外国旅游团来此参观,他们是来自美国,法国,俄罗斯,比利时,芬兰,荷兰,英国,意大利,日本等世界各国蒸汽机车爱好者协会的会员。
  景区开展的旅游项目有蒸汽机车拍照摄影、专列观光、体验驾驶、园馆参观及煤矿矿井游、金文化游等。蒸汽机车拍照摄影主要是在沿途和车站拍摄正在运行的机车或列车(含货车、客车);蒸汽机车体验驾驶主要是操纵指定的蒸汽机车(包括蒸汽小火车),由景区配备指导司机,教授简单的蒸汽机车驾驶技术,然后客人自行驾驶;蒸汽机车专列观光指由游客指定机车牵引旅游专列在铁法沿线观光摄影,机车可按游客要求在指定地点停车往复运动以利拍照;园馆参观指参观景区的蒸汽机车陈列馆、蒸汽机车博览园和蒸汽机车检修车间。 
  雄伟的蒸汽机车,满载着工业革命的辉煌、时代发展的历史,喷发鸣响于旷野之中,古老与自然、现代与历史,情景交融,别具风味。景区吸引了大量的中外车迷、影迷和游客,被誉为“流动的蒸汽机车博物馆”。铁煤蒸汽机车旅游已经称为铁岭市旅游的一面金牌,辽宁省工业旅游的一面旗帜。

  
  
  
  

电话: 024-76826143 地址: 铁岭调兵山市晓明镇
传真: 024-76826222 网址: www.
交通:
住宿餐饮:


调兵山:流动中的蒸汽机车博物馆

  蒸汽机车,一个曾经震撼过世界的名词,它像巨人一样给人活力和力量。正是因为蒸汽机车的出现,让世界工业的发展迈进了一大步,同时也将近代运输业推向了一个新纪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蒸汽机车已被更新更快的交通工具所取代,可就是在网络时代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将蒸汽机车游作为自己的旅游项目,将蒸汽机车观赏地作为自己的旅游目的地。
  冬季,是蒸汽机车展示其非凡魅力的最佳季节,也是蒸汽机车旅游和蒸汽机车摄影的绝好时机。位于辽北著名煤城调兵山市的铁煤集团利用现有的21台蒸汽机车,开发了蒸汽机车旅游这一特色旅游品牌。这里的蒸汽机车倍受游客的青睐,他们不远万里前来参观、拍照、乘驾机车游览观光。在这些不同年代、不同型号的蒸汽机车里,一定有你儿时的向往、青年时代的辉煌和今天的回忆。如果你想重温一下过去的记忆,那么就请你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去感受调兵山这个“流动的蒸汽机车博物馆”的无穷乐趣吧!

蒸汽机车在这里启动……
  童年时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坐火车出远门了。在站台上等待火车的到来,心中充满期待。可火车来了却害怕地躲在父母的身后,看着长长的火车发出巨大的声响驶来,脚下的地面在颤抖,心中惊叹火车神奇的力量。一声汽笛,火车启动,蒸汽机车发出愈来愈快的节奏,心好像也随着这节奏驰骋,奔向远方……
  最后的“火车站”
  真是没有想到,在多年后的这个隆冬时节,能再次见到久违的蒸汽机车,甚至有幸乘坐蒸汽机车牵引的火车穿行在调兵山的百里矿区,重温了童年时的旧梦,心境自然久久难以平复。
  机会甚为难得,因为调兵山也许是国内最后一个还在使用蒸汽机车进行客运运营的地方了吧。天还没亮,我们就早早爬了起来,来到调兵山火车站,要乘坐早上第一班蒸汽机车牵引的火车,与蒸汽机车来一次“零距离”的接触。
  站台上聚集着熙熙攘攘的赶车去上班的矿工,还有带着土特产品进城售卖的当地农民。在这里似乎给人以回到了几十年前的错觉,铁轨上停着三、四台蒸汽机车,黑色的庞然大物吐着滚滚浓烟,不时地鸣叫着,机车正面写着“愿铁煤明天更美好”,这一切都已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工人师傅在紧张地加水添煤,像是在精心照料着心爱的孩子。
  只见一台蒸汽机车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吼叫了几声,终于迈着沉重的步伐启程了。起步看起来有些蹒跚,实则它那斑驳的躯体里蕴涵着无尽的力量。速度越来越快,所经之处留下一条白色长龙,烟气随风飘舞,直至消失在视线里……
  调兵山的车站真是独具特色,省略了“售票处”这一火车站必备的场所,售票员由等候在车厢门外的列车员兼任了。车票也是闻所未闻的低廉,只要一块钱就可以在百里矿区往来穿梭,这可能也是一项全国之最了吧!
 
 

蒸汽机车在这里运营……
  一个平淡的也许车中人每天都在重复着的早晨,一节平常的刻满了岁月印痕的车厢,一群平凡的为了生计而劳苦奔波的人……一切都再平常不过了。然而就是这些最普通的元素,却构成了一幅最富生活气息、最具人文情调的矿区生活场景图,难道不是吗?
  平凡岗位上的平常人--蒸汽机车列车员
  “上车后请不要吸烟!”,一个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索,应该是列车员在提醒着人们,但在拥挤的人群中,我却看不到列车员。走到离车门很近时才看到说话的人。这是一位四十岁出头的女列车员,个子不高,面带微笑,很谦和,目光温和地看着还在匆忙上车的乘客。她显得太大众化了,站在人群中,即使穿着制服,也很难把她同一般乘客区分开来。和这位列车员大姐攀谈起来才知道,她叫赵英红,做这个职业有十七个年头了。工作很是辛苦,每次出车要连续工作12个小时,而且她家住在市外,早晨天还擦着黑就要骑着自行车赶到火车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一干就是十七年……
  和我们交谈过后,赵大姐仍是按部就班地做着她的工作,和善地与车厢里的人说话,处理着乘客遇到的各种纷繁小事。直至终点到站时,她站在车门外迎候大家下车,依旧是谦恭和善,面带笑容。
  在这一条很不起眼的线路上,在这辆有些破旧的火车上,赵大姐做着这些平凡而琐碎的小事情,她真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但从她那种对乘客的友善、对工作的认真中,却让人看到了一种责任感和严谨的态度。她,值得我们敬重!
 

乐趣在这里体验……
  还记得一百多年前的“东方快车”吗?它就象一座流动的宫殿,载着国王贵族、富商巨贾以及社交名媛,载着一如既往的完美与优雅,横穿风景如画的苏格兰高地,那一种浪漫情怀让今日的新贵们艳羡不已。而今,仿佛心照不宣,很多精明的运营商适时推出了怀旧版豪华旅游专列。而调兵山的“龙”号旅游专列,相信你在世界其他地方再难觅到,因为它是由蒸汽机车所牵引的旅游专列,它那复古奢华与高端科技的完美结合令人深深迷醉……
  豪华旅游专列  怀旧休闲之旅
  还没从对蒸汽客运列车的意犹未尽中回过神来,我们又登上了“龙”号豪华旅游专列。进入车厢,里面设施的视觉美感不免让人为之惊叹。内饰考究的木质包厢、宽敞气派的会议室、温馨浪漫的餐厅和酒吧、霓虹闪烁的KTV歌舞厅……还有那流苏摇曳的窗帘、富有艺术气息的精美吊灯,每一处细节无不透露着精致与豪华。
  乘坐“龙”号旅行,绝对是一种独特而奇妙的经历。车轮碾过铁轨的清脆声音,此时让人愈发感觉温柔了。伴随着这种节奏,捧起一本以为永远也不可能去读的书,轻啜一口淡雅的香茗,偶尔瞟一眼窗外,四周开阔的视野把你从都市的混凝土森林中一下子解救出来。远方那山、那屋、那树似乎正对着你的车窗,仿佛天地都慢了下来,人也有些懒洋洋的兴奋。在闹市的公寓里,在喧嚣的车海中,在昼夜不分的写字楼内,在快捷的客机上,你指望何处能有此般闲情逸致呢?
  

蒸汽机车在这里行驶……
  回想当年,火车司机是成千上万男孩子心目中的偶像,他们强壮,脸上抹着煤黑,笑时露出一口白牙,一双大手非常有力,同时又和蔼可亲。孩子们都梦想长大后驾驶着一列冒着白烟、响着汽笛的铁马穿过平原和大河去旅行,而车上坐着他们的好朋友和家人……
  火车司机--一个时代最光荣的职业
  那时候孩子们的梦想着实反映着一个时代最光荣的职业,那就是火车司机。在“流动的蒸汽机车博物馆”,我们又有幸登上了火车头,结识了一位火车司机闫石师傅。人如其名,闫石师傅的性格同他的名字一样憨厚朴实。谈起他的工作经历,闫师傅眼中似乎散发出兴奋的光芒,向我们娓娓道来。
  从1992年参加工作开始,闫师傅与蒸汽机车朝夕为伴已有十五六个年头了。起初的学徒阶段,他做的是司炉工作,和老师傅们天天一起干活。他说:“当时有一个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自己早一天开上“铁家伙”(蒸汽机车),但老师傅告诉我,要学好多年才有机会开上车。我只有慢慢学,慢慢等,其实每看到蒸汽机车启动,心里就特别痒,恨不得马上就能亲自开车。从开始学司炉到成为一名驾驶员,我用了整整七年时间。其间,我的好几位师傅都相继退休了,他们在离开岗位前都嘱咐我要踏实、细致地学,一点点积累经验。1999年,在当了两年的副司机后,我终于成了一名正式的蒸汽机车驾驶员。第一天上车前,我兴奋得在蒸汽机车前转了好几圈!”。说到这,闫师傅似乎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好像回到了九年前那个难忘的日子。
  闫师傅现在驾驶的是一辆1943年美国出产的KD6(美国鸟)型蒸汽机车,行驶在调兵山蒸汽机车旅游专线上。他说:“其实开蒸汽机车挺辛苦的。车上温度特别高,到了夏天好像坐在火炉里。但我一点也不后悔,我喜欢开机车,再说,全国没有多少辆这种车了,我是为数不多的还在开蒸汽机车的人,我为此感到自豪。我要陪着这个“老伙计”,直到我退休为止”……
  在“KD6”狭小的驾驶室里,闫师傅继续向我们介绍说,通常一个机车乘务组由三人组成,司机除了负责驾驶、制动机车外,还要调手把、调气门、做行车记录;副司机负责瞭望、看信号、大小油箱的润滑以及控制发电机、水泵等;司炉则专职烧锅炉。加煤的时候,炉膛里的火焰直往出冒,煤灰不时地扑在人脸上,有一种灼烧的感觉,一个来回下来,驾驶室里的人都灰头土脸的。最苦最累的就要数火车司机了,但是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他们从未觉得自己的机车破旧,他们永远那样细心地照料着自己的蒸汽机车,伴着轰隆隆的响声,他们在高温的驾驶室里挥洒着汗水,同蒸汽火车一路前行……
 
 

蒸汽机车还在这里延续……
  记录百年蒸汽机车风采
  见证工业革命发展历程


铁轨从这里延伸……
  一段段枕木,一颗颗道钉,一条条铁轨,这里便有了路。经由信号灯的指引,并行,伸展,向前,向远方……
  经受过多少风雨沧桑的洗礼,反射出无尽岁月压碾的冷光,铁轨还是躺在灿烂阳光下,卧于银装素裹中,向前,向远方……
  蒸汽机车,燃烧着火一般的激情,用那壮汉般的钢铁臂膀摇动巨轮,汽笛鸣响,由远及近,漆黑的车体,鲜红的车轮,厚重的金属,机械的动感,喷吐着白烟,咆哮而来,呼啸而去……它高扬着一往无前的旗帜,一路欢歌一路洒脱,托举着大地的厚望,承载着人类的梦想,向前,向远方……


  

蒸汽在这里升腾……
  “火车”名字的由来
  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布鲁克”号蒸汽机车在他家门口的煤矿里的轨道上行驶,机手是史蒂芬孙的弟弟詹姆斯,为蒸汽机车的锅炉生火的是詹姆斯的妻子。第一次运行时,煤矿上的居民看到蒸汽机车行驶起来时,烟囱直往外喷火,就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火车”。“火车”这个名字在今天已经流传到全世界,而蒸汽机车被叫作“火车头”,也一直沿用到今天。
  钢铁打造的蒸汽机车,一旦呼吸了生命之火,便有了人的灵性,它拼命地奔跑、欢畅地鸣叫,喷射出的滚滚浓烟,也是一道磅礴的风景,任何人都会被它的魅力吸引、震憾!
  机车里,司炉工挥铲流汗,膛内炉火正旺,锅炉咝咝作响;机车外,早已蒸汽弥漫,环流,升腾,直冲上天!
  蒸汽机车,拖着那烟雾长龙,黑烟,像黑龙临渊,摄人魂魄;白烟,似白龙出海,矫健非凡,冲淡了风雪,模糊了云天……看那机车呼啸疾行,排山倒海,雷霆万钧,撼天动地,气贯长虹!
  
  

影像永恒的纪录……
  世界各地蒸汽机车的相继退役引发了一股持续的蒸汽机车热潮,一些蒸汽机车的狂热爱好者,对蒸汽机车有着深厚的感情,迷恋蒸汽机车就像迷恋收藏和集邮一样。他们追逐着古老的蒸汽机车,试图用手中的相机将他们心目中的偶像,定格成记忆深处永恒的影像……
  蒸汽机车摄影  留存永恒影像
  蒸汽机车必将成为历史,在它最后的运行线上,值得人们关注的并不是他的落后、笨重,而是如何更好地去留存、保护它。
  日本和一些欧美国家,目前有许多蒸汽机车爱好者。他们成立了爱好者协会,会员们定期组织交流经验,相互探讨有关蒸汽机车的问题。由于很少能看到运行中的蒸汽机车,他们只能从博物馆或是图片中才能了解到蒸汽机车,而到调兵山来,他们却可以看到和拍摄到“流动的蒸汽机车”,这就是来调兵山的蒸汽机车“倾慕者”络绎不绝的原因所在。有的外国人还专门用录音机录下火车运行的声音,蒸汽机车上的零件、牌子、工人用过的工具甚至是笔记本都成了他们高价收买的对象。
  一位来自欧洲的专业蒸汽机车摄影杂志的主编说,现在想寻找到蒸汽机车已经非常难了,他走过很多国家,但都没有像调兵山这样可以观光的蒸汽机车。这些“流动的蒸汽机车”,可以看见、听见、闻见,和那些躺在博物馆里的蒸汽机车不同,博物馆里的是死的,而他们是活的,调兵山人为全世界存留下了这笔价值无法估量的工业文明遗产!
  世界第一台蒸汽机车
  1803年,英国人特里维西克制造出第一台在轨道上行驶的蒸汽机车。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一台 5吨重的“皮靴”号蒸汽机车,这通常被认为是世界第一台成功的机车。但真正在铁路上使用、并为现代蒸汽机车奠定基础的,是由史蒂芬孙父子设计建造并于1829年在比赛中获奖的“火箭”号蒸汽机车,它行驶速度达58公里/小时,创造了当时地面行驶车辆的最高时速纪录。
  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
  1878年河北开滦煤矿开工,清政府决定修建全长10公里的唐胥铁路用于运煤,并于1880年动工,1881年通车。后来凭借英国人的几份设计图纸,利用矿场的起重机锅炉、长井架等设备,装配成我国第一台蒸汽机车龙号机车。此后于1952年生产出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并逐步发展制造了解放型、建设型、胜利型、人民型、FD型和前进型等蒸汽机车。
  

影视创作的基地……
  谁也无法阻挡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蒸汽机车退出历史舞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蒸汽机车在这个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已经难得一见,可以“流动”的蒸汽机车就更是绝无仅有了。也许是物以稀为贵吧,近年来,调兵山成为了蒸汽机车影视拍摄基地,共协助国内外多家影视传媒机构完成了十余部以蒸汽机车为时代背景的电影及电视剧的拍摄任务。
  旧日在这里重现--蒸汽机车影视拍摄基地
  《红色追击令》、《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我的青春我的梦》等影视剧中都留下了调兵山蒸汽机车的勃发雄姿。如果你足够细心,就会发现,08年初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闯关东》中的蒸汽机车的镜头,就是在调兵山拍摄的。
  为保证影视片的顺利拍摄,铁煤运输部为剧组准备了发电车和客车厢,对车站内的很多地方都重新装饰布置,解放前的火车站场景在这里得以再现,有时候铁煤集团的职工还在剧中担当群众演员,展示了铁煤人的风采。通过影视剧的拍摄,进一步提高了铁煤蒸汽机车景区和调兵山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为打造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蒸汽机车影视基地奠定了良好基础。
  真的很享受这次调兵山蒸汽机车之旅,我们深刻地理解了蒸汽机车为何有如此之大的魅力,蒸汽机车爱好者为何如此之痴迷!今天,蒸汽机车作为人类历史上一个时代的标志,已经从世界上绝大多数地方离开了它奔驰的轨迹。但是调兵山的“蒸汽时代”还远没有结束,它辉煌的历程将永远穿越时光的隧道,成为一道壮丽的风景,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展示从这里开始……
  铁煤蒸汽机车博物馆
  蒸汽机的发明引发了工业革命,揭开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帷幕。尽管随着社会进步,蒸汽机车已经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很多人对蒸汽机车始终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节。当你在铁煤蒸汽机车博物馆近距离接触这庞然大物时,仍然能感觉到那雄浑的机械力量,不自觉地被那种野性美所吸引……
  体验过运行中的蒸汽机车的澎湃动感之后,我们又来到位于调兵山市晓明镇的以静态展示蒸汽机车为主的蒸汽机车博物馆,这里年轻的副总经理小郑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小郑向我们介绍了为何调兵山会保留这些蒸汽机车,他说,铁煤集团的领导很早就重视起蒸汽机车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保留了从矿区退役的机车,还收购一些其他单位淘汰下来的机车,经过技术人员的整修,抢救了这些可能即将被化成铁水的蒸汽机车,并且建立了蒸汽机车博物馆,使得这些珍贵的机车得到完善的保护,也满足了人们追随一个光辉时代的愿望。
  在小郑的引领下,我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蒸汽机车博物馆。博物馆由蒸汽机车博览园、蒸汽机车陈列馆、文化长廊等几部分组成。
  博览园是以展示蒸汽机车历史、普及蒸汽机车知识为主要功能的室内展馆。设计考究、充溢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展馆通过图片、实物等系统介绍了蒸汽机车从发明、发展直至退出历史舞台的辉煌历程,仿佛一幅宏大的蒸汽机车历史画卷在这里铺展开来。
  
  穿过以图片形式展示铁煤集团蒸汽机车的文化长廊,进入蒸汽机车陈列馆继续我们的新奇之旅。偌大的陈列馆修饬一新,一台台蒸汽机车威武地伫立在轨道上。目前,这里共拥有不同年代、不同型号、不同国家出产的蒸汽机车21台。国产机车最早的是1957年6月出厂的建设型,它曾经辛勤奔跑了几十年;最晚的是1999年10月出厂的上游型,它正值青年时期,身强力壮;而美国利玛公司1943年出产的KD6型(美国鸟)蒸汽机车,是世界上仅存不多的机车珍品。
  从陈列馆出来,院子当中的铁轨上一台正在喷云吐雾的袖珍版蒸汽机车吸引了大家探奇的目光。听了小郑的介绍我们才知道,原来这“小火车”是铁煤集团自己制作的旅游专用小型蒸汽机车,按上游型蒸汽机车1:4的比例仿造。它“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除了是用柴油作为动力外,它的运行原理与“大火车”完全相同,牵引力达1.2吨,时速可以开到40公里呢!
  现在,铁煤蒸汽机车博物馆是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级景区,AAAA级景区申报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已经成功打造为享誉国内外的特色旅游品牌,很多蒸汽机车爱好者不远万里前来参观、拍照,感受蒸汽机车文化。这里还是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无数的中小学生从这里学到了蒸汽机车相关常识,树立了他们保护蒸汽机车的意识,培养了他们热爱科学的精神。
  



调兵山旅客列车时刻表

调兵山——大青

308

306

304

302

车站

301

303

305

309

8.35

18.

16.53

5.54

大青

7.44

18.06

19.12

14.52

.38

.40

.43

.44

.40

.58

.57

.59

晓青

.41

.39

.03

18.02

.09

.08

.49

.48

.46

.48

.50

.51

17.04

.06

6.05

.07

会让

.33

.32

.56

.55

.02

19.01

.42

.41

.52

.54

.55

.56

.10

.12

.11

.13

三家子

.28

.26

.51

.41

.57

.53

.37

.36

9.04

19.06

17.22

6.21

调兵山

7.16

17.31

18.43

14.26

调兵山——东关屯

406

404

402

车站

401

403

405

16.17

8.29

1.00

东关屯

8.19

15.39

22.37

16.38

.41

.50

.52

.15

.17

小康

.58

.53

.18

15.16

.22

22.21

17.15

.18

9.23

.25

.45

.46

法库

.19

7.18

.45

.44

.53

.52

17.56

10.03

2.18

调兵山

6.40

14.06

21.20

注:经过太平山的客车停车2分,401,404,403,406次在郝家沟、西岗子、太平岔线、 梁家停车1分。401,404,406次在黄花岭停车1分。401,406次在孟家停车1分。

调兵山——大明

H110

108

106

104

102

车站

101

103

105

107

H111

19.20

17.00

12.58

7.50

5.47

大明

7.37

10.37

15.25

.06

5.36

.24

.04

.05

13.02

.04

.54

.55

.51

.52

三井

.33

.31

.33

.31

.21

.20

.02

19.01

.32

.36

.20

.22

.19

.21

8.10

.11

6.07

.08

晓明

.16

.14

.16

.15

.05

15.03

.46

.44

.20

.46

.34

.53

.33

.34

.23

.24

.20

.22

三家子

7.02

.50

.03

10.02

.51

.49

.32

.30

.10

19.56

18.03

13.44

8.34

6.32

调兵山

6.40

9.52

14.39

18.20

5.00

调兵山——王千

H210

208

206

204

202

车站

201

203

205

207

H211

19.53

16.44

12.54

8.02

6.16

王千

7.52

10.21

15.53

19.33

6.04

 

17.04

.12

13.14

.22

 

 

晓南

.32

.24

 

.33

.25

.13

19.05

 

20.05

.19

.20

.29

.30

.17

.18

.32

.33

桥南

.17

.16

.06

.05

.18

.17

.58

.57

.52

.08

.23

.25

.33

.34

.21

.23

.36

.38

孤榆树

.13

.11

.02

10.01

.14

.13

.54

.53

.49

.13

.30

.32

.39

.40

.28

.30

.43

.45

大隆

.06

.04

.56

.55

.08

.07

.48

.47

.44

.17

.36

18.04

.44

.46

.34

.35

.49

.58

三家子

7.00

.38

.51

.50

.03

15.01

.43

.42

.40

20.25

18.14

13.56

8.45

7.08

调兵山

6.28

9.40

14.51

18.32

5.32

注:H210、H211、H110、H111次属于车体回送,沿途各站不停车,不办理旅客乘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