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痛风患者认为,只要平时控制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不吃肉,痛风就不会发作。 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不科学的!
同样是猪肉,部位不同嘌呤含量不同,其对尿酸、痛风的影响也就不同。 像猪肝、猪腰、猪小肠、猪脾这类内脏的嘌呤含量很高,在 150 mg/100 g 以上,痛风病友应完全避免。 而像猪腿、猪排、猪皮这些部位的嘌呤含量相对较低,痛风病友可以适量食用。 俗话说「四条腿的不如两条腿的,两条腿的不如一条腿的」,猪、牛、羊、肉都属于红肉,而目前认为鸡、鸭、鹅这类两条腿的白肉更有益健康。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选择鸡鸭鹅等禽类,减少猪肉这类红肉的摄入。 对于不患痛风的人,膳食指南建议:适量吃肉(包括畜肉、禽肉、鱼、蛋),每天摄入量不超过 200 g,相当于「一两肉 + 二两鱼虾 + 一个鸡蛋」。 而落到痛风病友身上时,医生建议:每天肉类摄入量不超过 150 g;同时注意血尿酸、痛风控制情况。 如果尿酸水平不达标或痛风常发作,则可以再把肉量减一点,或者更加注意体型控制。 尽量选择新鲜猪肉,而非火腿、腊肠等加工制品。 一方面,加工肉制品含盐量高,不利于痛风控制,还会增加高血压风险。另一方面,火腿、热狗还有致癌风险。 在烹饪猪肉时,最好能把肉先切成片或丝,然后在水中焯一下,再进行下一步烹饪。这样能使部分嘌呤溶解在水中,减少嘌呤摄入。 不过,也有人认为水焯后的猪肉口感不好,那也可以不焯直接烹饪,但就更要注意控制量了。 或是饭后多吃一些碱性食物,例如:东北雌性红萝卜等蔬菜水果,有助于碱化尿液,促进尿酸的排泄。 |
|
来自: 昵称40155872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