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4小时攻陷平壤!明军让朝鲜君臣见识到16世纪的现代战争!

 king9413 2017-04-14

1592年4月,日本对朝鲜发动了突然袭击,让人大掉眼镜的事情发生了,4月14日日军于釜山登陆,19天后的5月2日朝鲜王京汉城失守,6月15日陷平壤。到这个时代,距离日军入侵才2个月。

当时汉城和平壤之间隔着520多里路,而日军的推进只用了43天。扣除攻下汉城后休息的时间,可以说日军基本是一路轻松行军,完全没有遭遇到任何抵抗。

24小时攻陷平壤!明军让朝鲜君臣见识到16世纪的现代战争!

朝鲜军队为什么那么弱?

朝鲜军队原先的指导兵法,是李家王朝开国时留下的“五卫阵法”(不是五行),简单来说就是贵族老爷骑在马上放箭,下面一群未经训练的农夫跟在后面准备冲锋或者逃跑,这个跟明朝和日本已经开始走向冷热兵器革命的“东亚先进步兵”差了几百年。

而朝鲜左议政金应南更说:“大抵我国之长技莫如弓矢。今日练兵之要,弓矢为善,鸟铳次之,刀剑又次之。”(直到今天弓箭仍然是韩国奥运会强项)

但其实在16世纪,世界文明国家军事发展的潮流是以火器代替弓箭,同时重视肉搏兵种的作用,最后发展到20世纪的最终模式就是火枪加刺刀。和朝鲜军事指导思想完全相反。

弓箭不是不好,但除了游牧和渔猎部落以外,哪个文明民族能保证便宜的招募到合格的弓箭手?

24小时攻陷平壤!明军让朝鲜君臣见识到16世纪的现代战争!

这就是16世纪末 地球另一端的英格兰发布了<终止长弓法令>专心练火枪,同期明朝戚家军和 日军也多用鸟铳和长枪,降低弓箭在军队中配置的原因。(满蒙八旗是属于骑射战术的余晖,而且八旗在入关前后也迫不及待的拿起了火枪:招不到合格的弓手了)

落后世界军事发展潮流的朝鲜陆军,遇到使用火绳枪和冷兵器混合战法的日军,就自然一败涂地。

24小时攻陷平壤!明军让朝鲜君臣见识到16世纪的现代战争!

明朝派出军队援助,3万明军围攻2万日军防守的平壤城,仅仅一天一夜就攻下了平壤,大炮,毒火箭,鸳鸯阵,辽东骑兵大发神威,16000日军只跑出来5000多人。给朝鲜君臣留下很深印象。

16世纪的现代战争原来是这么打的!!!!朝鲜君臣总算明白了!

24小时攻陷平壤!明军让朝鲜君臣见识到16世纪的现代战争!

当时有3400名明军在朝鲜君臣面前表演了阵法,拳法,偃月刀,火枪,鸳鸯阵等,而且明军郑重强调:这些技术单个来说其实没什么,主要是互相配合以后的效果才有意义。(讲求冷热多兵种配合是那个时代的潮流)

同时朝鲜军士也表演了用剑的技术,及其站在马上或者倒立在马鞍的骑术,朝鲜国王的评论很实在

“与明军相比我国阵法有同儿戏。”(朝鲜宣祖实录记载)

24小时攻陷平壤!明军让朝鲜君臣见识到16世纪的现代战争!

朝鲜君臣对明朝军队的两样东西羡慕不已,决定一定要学到手。

哪两样?

一是大炮,二是士兵训练之法

朝鲜君臣纳闷的是,为何明朝士兵敢冒着日军的火绳枪不畏生死冲锋登城,而朝鲜士兵却是一触即溃呢?

他们起先向李如松求教,但李如松说我这是“北方兵法“。你该去找”南方兵法“。

后来朝鲜人买到了在中国南方流传的一本书:戚继光写的《纪效新书》

24小时攻陷平壤!明军让朝鲜君臣见识到16世纪的现代战争!

现代军事理论学者有些认为,在16-17世纪,东西方分别出现了一位军事理论革命家,一个是现代西方军事系统的开创者.开创了荷兰体系的”拿骚的莫里斯,另一个则是中国兵法系统的集大成者,改革了古典教范的戚继光。

在军事建设方面,在20世纪初北洋军出现之前,其实清军一直没超越戚继光的水准。在军事史学上,戚继光可不仅仅是单纯的“抗倭名将”,他是类似军事领域的牛顿,爱因斯坦之类大牛的地位!

24小时攻陷平壤!明军让朝鲜君臣见识到16世纪的现代战争!

由于朝鲜国王成了戚家军的粉丝,朝鲜王朝成立了全新的机构“训练都监”,在明军主帅宋应昌,南兵大将骆尚志的帮助下,开始大量按纪效新书 训练军队。一直到1874年,朝鲜还表示过这近上百年来的军事思想基本还是学自这本书。

明朝向朝鲜派遣了数百名军事教官来培训军队,朝鲜以每天两升米待遇招募新兵,结果报名者太多把门都快挤爆,于是后来设立了标准:能举得起一块巨石和徒手翻过一堵高达丈许的围墙的人,才能获得招募资格,最后只有20%的人过关。

现在人提起戚家军一般只想起鸳鸯阵,但其实鸳鸯阵只是戚继光在南方应对少数倭寇的战法,只能算是 戚家军1.0,到了北方戚家军发展出战车部队是2.0。

到16世纪末抗日援朝时,戚家军的配备和战法经过几十年发展已经今非昔比,朝鲜军队学习的主要是炮兵和 步兵“三手战法”。

24小时攻陷平壤!明军让朝鲜君臣见识到16世纪的现代战争!

哪三手?

炮手:鸟铳等轻型火器 射手:带有毒性的火箭等 杀手:长枪手

简单的说就是用 高杀伤力的火器,和高射速的弓箭来进攻,而用肉搏兵种来防守,这和西方16世纪的西班牙方阵战术在指导思想上是一致的。最后发展的极致就是鸦片战争中狂虐清军的英法联军。

戚继光的后人 戚金当时也在朝鲜,平壤战役时,他的三千戚家军释放了千万支毒火飞箭到城中,让守城日军在毒烟中呼吸困难,然后派遣精锐杀手队 口含解药登城厮杀。他也将这一绝技教授给了朝鲜。

几十年后,明清爆发松锦大战,这时朝鲜已经沦为满清的附庸国,满清勒令朝鲜派出火炮手协助清兵攻城,朝鲜士兵们故意射偏炮弹,甚至偷偷放空炮,坚持不肯向明军射击,最后被皇太极处斩多人,这大概是他们还记得,在四十年前那些无私的帮助他们传授他们现代军事技术的老师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