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郝万山教授:非典的启示,看透生死反而不会死!

 lvzhifeng 2017-04-15


郝万山

不生气就不生病

非典的启示看透生死反而不会死

对于疾病,尤其是对人们认为的不治之症或者是难治之证的恐惧是加速死亡的最常见的现象,也是一种负向的自我心理暗示。

在某肿瘤医院呼吸科病房的走廊,两个病人迎面走来,突然同时停了下来打量对方,异口同声地说:“你是XXX,你怎么在这里?”


原来这两个人是中学时代的同班同学。

高中毕业后,甲考上了某政法学院,做了行政官员,乙考上了某农业学院,在林区做了森林养植管理的工程师,后来就没有再联系过,也没有再见过面。

在他们55岁的时候,先后查出了肺癌,而且都是小细胞癌,又先后都住到了这所著名的肿瘤医院进行系统的化疗。

近40年没有见面的老同学,在肿瘤医院的楼道里不期而遇,又是同病相怜,真是百感交集。

经过系统的化疗,两个人化疗后肺部的肿瘤都明显缩小。

几次化疗期间,甲看到两层楼的肺部肿瘤病房的病友们一个个都死了,他每天担心焦虑,虽然已经出院回家,还要几乎天天给医院的病房打电话,询问又有谁死了,而且每三个月都要回医院检査是否复发。

他整天想着自己是一个病人,是一个被判了死刑、等待着缓期执行的病人。

乙回到他工作了大半辈子的林区,向领导申请划拨给他一个没有开发的小山包,让他去研究果树的品种改良。

领导想,对一个将死的人的申请是不能拒绝的,就同意了乙的要求。

乙在小山包上盖了一间草房,每天都用简陋的工具开山、挖坑、种果树、剪枝、施肥、嫁接······吃住全在山上,一干就是10年,看着满山的果树,累累硕果,真是心花怒放,早就把自己曾经患过肺癌的事情忘到了九霄云外。

后来他得知,他那个老同学甲,在他们出院分别后不到一年就死了。

这就是因为甲的应激激素分泌过多,损害了免疫系统的完整性,降低了吞噬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能力,削弱了人体抵御威胁健康的各种因素的能力。用我的话来说,就是紧张焦虑情绪,抑制了自调机能,自调机能低下,康复和修复能力减退,于是完全康复也就无望了。


2004年,我到台湾参加台海两岸防治SARS(非典型性肺炎)的学术交流会。

听几个2003年在治疗SARS第一线工作过的医生说,根据他们的观察,那些心理承受能力差,住院以后明显表现出恐惧焦虑的病人,吃不下,睡不着,负性情绪严重抑制干扰了新的免疫机制的建立,这些人几乎都死掉了。

而那些看透生死,满不在乎,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疾病的人,能吃能睡,新的免疫机制很快建立,基本上都康复了。

也就是说,怕死的常常会死,不怕死的,反倒不会死。

解放自调机能,方得养生真谛



病人千万不要忽视自调机能的潜能,而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医生身上。

自己的潜意识、乐观情绪以及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才是解放自调机能的关健,才是使各种疾病康复的最好的药剂。

所以,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手段中,早已经把心理疗法应用在癌症和其他许多难治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以降低病人预期性的恐惧反应。

2003年,在治疗SARS的医院中,也很快增加了心理疏导这项措施,明显地降低了死亡率,同时使用了能够平复情绪的药物,如中药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小柴胡汤、温胆汤等,都确实能在调节情绪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


自我心理暗示能加重病情的发展至死亡,同样也能促进病症好转以至痊愈。

可见调控情绪,保持淡定、宁静、积极、充满信心的心态,是防止被癌症和难治病证吓死的根本途径。

国际上,科学家找到的提高自控情绪能力、改善紧张焦虑情绪的良药,竟然是锻炼身体!对起步者来说,锻炼对意志力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15分钟的跑步锻炼,就能降低巧克力对节食者的诱惑,降低香烟对戒烟者的诱惑。长期的体育锻炼效果更加显著,它不仅能缓解日常的压力,还能像百忧解一类药物抵抗抑郁和焦虑。

最重要的是,运动能提高心脑的整合功能,提高控制情绪的能力和克服负向情绪的意志力。


这就回归到了我一直提倡的养生的关键问题,就是“心要静,身要动”。

心要静,静能生慧,用智慧处理各种问题,就会游刃有余,无往而不胜。身要动,动能生阳,阳气旺盛,脏腑和调、气血流畅、代谢通达,则百病不生。

心理和身体的承受能力提高了,就可以做到临危不惧、处变不惊,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这也就大大减轻了各种恐怖事件对自己的伤害,也就是胆子大了,就吓不死了。

1

END

1

热门文章


扫码关注免费观看教学视频

观看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