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暴力沟通》思维导图

 天道酬勤YXJ1 2017-04-15

《非暴力沟通》思维导图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

很多时候,我们在生活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一个“暴力沟通者”而不自察。

听到“非暴力沟通”这个概念,你是怎么想的?是不是“君子动口不动手”?是也,也非也。“非暴力沟通”一定是不提倡动手的,但也不仅仅是不提倡动手。当你的话中带刺,引发了自己和他人的痛苦,无论你是有意还是无意,这都算是 “暴力沟通”。正所谓“恶言伤人六月寒”,有时候,语言的暴力甚至比身体的暴力更令人痛苦。

这让我想起很久之前看过的一部剧,梅婷主演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那时还小的我不理解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那种几乎变态的生活方式,对“家庭暴力”也是嗤之以鼻的。可反过头来想想,其实除了身体上的暴力,我们有时候经常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成为过“暴力”的制造者亦或承受者而浑然不知。

先前看过种种描述一位受人爱戴愿意让人靠近的人,其中都不乏“有度”二字。在聊天中使用语言表达的“有度”;在相处共事时行为举止的“有度”;在各类不同生活情景中待人处事的“有度”。

我们总是更愿意去靠近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们身上散发出的“舒服”,让人觉得就像是喝一杯温度刚好的茶,让人愉悦而放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其实就是从你传递出的“安全感”开始的。谁都不愿意成天和“暴力恐怖分子”在一起,我们都更愿意呆在“有安全感”的环境中。

每个人都有能力提升他人的生活品质,从拒绝“非暴力沟通”开始。让我们在思维导图中先睹为快,在原著中用心学习,慢慢在生活中去领会与改变。

《非暴力沟通》思维导图

《非暴力沟通》思维导图

《非暴力沟通》思维导图

《非暴力沟通》思维导图

《非暴力沟通》思维导图

【每个人都对自己有一个期待,为了这个期待不断做出努力,有的人完成了,有的人没有完成。没有完成的人常常会陷入自责。但是换一个角度来想,失败恰恰是对我们局限性的揭示。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就可以引导我们进一步成长。一味地自责是没有用的,自责是一种自己的需要没得到满足时的悲观表达,过度自责只会让我们陷入自我惩罚,而不能找到解决事情的办法。】

有了“自察”,有了“自爱”,我们才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切的改变,都只是因为“自己想要更好”,都源于对自己的负责。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