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什么是情绪? A 情绪是我们对于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产生的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以生理唤醒、外部表情和内在体验的变化为特征的,涉及生理、环境、行为和认知等诸多因素的一种综合心理现象。而情绪的产生往往以我们的需要或愿望为中介。 进一步将情绪分为几种状态, 包括心境、激情及应激。 其中:
在心理学的定义中,我们常见的情绪应该分为“喜怒哀惧”四种,而非“喜怒哀乐”。因为“喜”与“乐”是一类型的情绪体验。 Q 那么,“小情绪”又是什么呢? A 一般我们将一些消极或者否定的情绪归类在“小情绪”的范畴,比如某某有“小情绪”或者“闹情绪”,这里指的往往就是一些不愉快、消极的情绪体验。而这些“小情绪”可能会对人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容易冲动,做出错误的决定,或者造成某些生理上的疾病,过度紧张可能会导致的神经性腹泻。 虽然我们知道“小情绪”往往带来的体验是不好的,但我们也没有办法完全避免其产生。人作为生物个体,总会产生各种需求和欲望,一旦欲望受挫,这样或那样的“小情绪”也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但是,可以采用一些方法尽量降低“小情绪”带来的影响。 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情绪。当我们遇到一些事情没有做到预期目标时,会觉得很失落,一个人会静静发呆,甚至波及到其他事情上。要知道,情绪的波动一定是周期性的,没有一成不变的积极情绪,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消极情绪。当情绪降到低谷的时候,就会出现反弹,我们要认清情绪的本质,允许自己产生“小情绪”,因为越是不愿去想,反而会想得越多,只有先接纳自己的状态,才能进行调整。 其次,要认清不合理观念。情绪不只是由发生的事情直接产生的,这其中还有我们对待事情的态度和观念。比如,我们走在路上丢了钱包,虽然都会不开心,但是豁达的人会调整过来,尽快去挽回自己的损失,而计较的人则会沉浸在丢失的郁闷之中自怨自艾,这种状态不仅让自己很难有精力做其他事情,更会让身边的人受到影响。 常见的不合理观念有“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及“糟糕至极”。比如,男生一直暗恋一个女生,立誓一定要追到她,这就是一种“绝对化要求”。当表白被拒时,所出现的低落情绪,甚至自我否认,认为全世界都不会喜欢自己,这就是所谓的“过分概括化”,即从个体泛化到所有人都不喜欢自己。如果因此感觉“天崩地裂”,甚至出现自寻短见的念头,那就是“糟糕至极”的不合理观念在作祟。如果一味沉浸在这种情绪下,会将其无限放大,从概率上来讲,人一生不会只对一个人产生好感。只有当我们开始认识到这些观念后,才能进一步修正它们,以缓解“小情绪”。 再次,要转移注意力。当产生“小情绪”的时候,一定不能让自己沉浸在这个情境下,需要做一些别的事情转移注意力,这时候“小情绪”的影响会有所下降。比如,换位思考就是其中一种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当情侣两个人产生小矛盾,在换位思考后往往会更理解对方的处境,进而不被情绪影响,处理好两人之间的问题。 另外,运动也是保持健康情绪的好方法,当慢跑一段时间后,身体会分泌多巴胺等一些激素,这些会使大脑产生愉快的情绪反馈。 当然,每个人都是完全不同的个体,调整情绪的方法多种多样,不见得会存在一种适合所有人的方法,但当我们开始认清这些“小情绪”对我们造成的影响后,便可以找寻自己最适合的应对方法,不要再让情绪过度影响自己。 (专家:雷霆钧,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 |
|
来自: 小五zlsmeex53x > 《抑郁,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