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贝】小儿出汗别着急 看看中医有啥招?

 小五zlsmeex53x 2017-04-16


汗证是指小儿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环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至大汗淋漓的一种病证,大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小儿。 




汗证有自汗与盗汗之分。

  • 自汗以气虚、阳虚为主;

  • 盗汗以阴虚、血虚为主。


小儿汗证也有虚实之分。

虚证有肺卫不固、营卫失调、气阴亏虚;

实证则多因湿热迫蒸所致。

  • 肺卫不固证,大多汗以头颈胸背为主;

  • 营卫失调证,大多汗而不温;

  • 气阴亏虚证,汗出遍身而伴虚热征象;

  • 湿热迫蒸证,汗出肤热。


肺卫不固

1
症状:

以自汗为主,或伴有盗汗,以头部、胸背部汗出明显,动则尤甚,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平时易罹外感,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此病通过益气固表可以治疗。


2
中医建议:
  • 用黄芪益气固表;

  • 白术健脾益气;

  • 防风走表御风;

  • 煅牡蛎、浮小麦、麻黄根敛汗止汗;

  • 佛手、木香理气助运;

  • 焦山楂、神曲、炒谷芽、鸡内金消食助膏药吸收。

  • 脾胃虚弱、神疲乏力、纳呆便溏的患儿,可以加党参、茯苓、山药、炒扁豆、砂仁健脾助运。 




3
如何服用
  • 以上药物浸泡后,加水煎煮3次,滤汁去渣,合并滤液,加热浓缩为清膏,用阿胶200克加适量黄酒浸泡后,隔水炖烊,兑人清膏和匀,加冰糖250克收膏即成。

  • 每次15-20克,每日2次,开水调服。

    

营卫失调

1
症状:

症状以自汗为主,或伴有盗汗,遍身汗出而不温,畏寒恶风、精神倦怠、胃纳不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 


此病可通过调和营卫治疗。


2
中医建议:
  • 用黄芪益气固表;

  • 桂枝温振卫阳;

  • 白芍敛护营阴;

  • 大枣、生姜调和营卫;

  • 煅牡蛎、浮小麦敛汗止汗;

  • 佛手、木香理气助运;

  • 焦山楂、神曲、炒谷芽、鸡内金消食助膏药吸收。 




3
如何服用
  • 药物浸泡后,加水煎煮3次,滤汁去渣,合并滤液,加热浓缩为清膏,用阿胶150克加适量黄酒浸泡后隔水炖烊,兑人清膏和匀,加冰糖250克收膏即成。

  • 每次15-20克,每日2次,开水调服。

    

气阴亏虚

1
症状:

症状以盗汗为主,也常伴自汗,形体消瘦、神萎不振、心烦少寐、寐后汗多,或伴低热、口干、手足心灼热、哭声无力、口唇淡红、舌质淡、苔少或见剥苔、脉细数或细弱。


此病可通过益气养阴、固摄止汗治疗。


2
中医建议:
  • 用太子参益气生津;

  • 麦冬养阴清热;

  • 五味子、酸枣仁收敛止汗;

  • 黄芪、茯苓益气固表;

  • 碧桃干止汗;

  • 佛手、木香理气助运;

  • 焦山楂、神曲、炒谷芽、鸡内金消食助膏药吸收。 



2
如何服用
  • 药物浸泡后,加水煎煮3次,滤汁去渣,合并滤液,加热浓缩为清膏,用阿胶150克加适量黄酒浸泡后隔水炖烊,兑人清膏和匀,加冰糖250克收膏即成。

  • 每次15-20克,每日2次,开水调服。

    

湿热迫蒸

1
症状:

症状以汗出过多,以额、心胸为甚,汗出肤热、汗渍色黄、口臭、口渴、小便色黄、舌质红、舌苔少、脉滑数。 


此病通过清热泻脾可以治疗。


2
中医建议:
  • 用生石膏、黄芩、栀子泻脾胃积热;

  • 防风疏散伏热;

  • 藿香化湿和中;

  • 麻黄根、浮小麦敛汗止汗;

  • 佛手、木香理气助运;

  • 焦山楂、神曲、炒谷芽、鸡内金消食助膏药吸收。

  • 口臭,舌苔黄腻者,加槟榔、枳实、胡黄连消积清热;

  • 尿少色黄者,加滑石、车前草清利湿热;

  • 汗渍色黄者,加茵陈、佩兰清化湿热。 




3
如何服用
  • 药物浸泡后,加水煎煮3次,滤汁去渣,合并滤液,加热浓缩为清膏,加冰糖250克、饴糖250克收膏即成。

  • 每次15-20克,每日2次,开水调服。 



(上海市中医医院名老专家诊疗所

主任医师 陈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