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辟谣特工队:无处不在的蓝光是眼睛杀手?

 万宝全书 2017-04-17
       
网上有文章称,蓝光可直达视网膜,造成近视;蓝光可导致白内障手术后的眼底损伤;蓝光可引起视觉模糊,导致视觉疲劳,引起VDT综合征;蓝光可以引发眩光……这一组排比句让我们不明觉厉,那么蓝光真的是眼睛杀手吗?让辟谣君为您娓娓道来。

一、波长和辐射的能量成反比

视网膜光损伤与光辐射的波长、强度、时间、距离、瞳孔大小、年龄和晶状体情况等有关。在一定的波长范围内。视网膜光化学损伤的敏感性随着光波波长的缩短而呈对数关系上升。

由于波长和辐射的能量成反比,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具有高能量的短波长辐射(X线,UV,蓝光等)可以有能力激发电子产生电流。而波长大于600nm的光则没有足够的能量产生光电效应。

二、大量蓝光能抵达视网膜

光学辐射包括了紫外光(100-400nm),可见光(400-750nm)和红外辐射(750-10000nm)。大多数低于295nm的紫外辐射被角膜吸收,UVB(280-315nm)和UVA(315nm-400nm)被晶状体阻隔。但是,仍然有一小部分波长低于400nm的短波长辐射抵达视网膜,并对视网膜造成损伤。

虽然我们眼睛的生理结构能够充当一部分的辐射吸收作用,相当于我们天生的一幅太阳镜,只让少部分的UV(300nm左右)抵达视网膜。但是对于400-500nm的可见光辐射(此波段内主要为蓝光),根据实验结果,眼前段对此段波长光的吸收很少,所以大部分可以透过眼前部的结构而到达视网膜。

由此看来,虽然UV波长更短,能量更高,但是由于视网膜前的结构(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对该波段的光已经吸收了大部分,反而对于蓝光,该段吸收较少,长期的辐射会对视网膜造成损伤。

三、蓝光无处不在

在全球能源紧缺忧虑逐步加重的背景下,发光二极管(1ight emitting diode,LED)照明产品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它被广泛应用于指示、装饰,背光源,普通照明等领域,同时在我们常见手机,电脑,电视显示屏中也使用广泛。

LED 主要通过蓝光芯片激发黄光荧光粉来发出白光,因此在高色温的情况下,光源光谱中的蓝光波段存在一个很强的波峰。对于LED的蓝光损害,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来进行管理和规范。标准中按照光源的注视时问对蓝光的安全进行了分级。

四、四级安全标准

零类产品:没有蓝光危害的光源,如果光源的实测亮度或照度小于安全值的上限,那么该光源分类为零类危害,是蓝光安全的,在短至 200mm的距离长时间(t>10000s)直视光源也不会产生危害。一类危害:具有较小蓝光危害,眼睛允许较长时间 (100≤t二类危害:具有较大蓝光危害的光源,要求注视时间较短(0.25s≤t有严重危害的蓝光,直视时间小于0.25s根据标准,目前市面上采用的LED光源都是零类和一类危害产品。如果使用合格的LED光源产品,根据美国,欧盟等多家政府机构和照明协会的研究结果,在相同色温下,LED的蓝光危害效率和其他光源是相近的,均在安全阈值之内,因此,这些光源和灯具如果按照正常途径使用,对消费者是完全安全的。但同时也指出,要尽量避免直视光源。

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对蓝光进行防护吗?

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人类眼底感光细胞的损伤,黄斑病变等的发生与蓝光有直接相关性,各方也存在很大的争议。虽然有多个动物及体外细胞培养的实验证明了暴露于蓝光所引起的视网膜细胞的光损伤,但实验数据所证明的高强度蓝光暴露与长期、慢性、低强度的光辐射所致人眼的损伤结果存在差别。 目前包括LED在内的普通照明光源,通过合理的设计,蓝光危害可以降低到无危险类或者低危险类水平,可在日常生活安全使用。然而,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普及,我们将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各种非自然界条件下的蓝光。 此外,对于蓝光有特殊要求的人如婴儿,长期糖尿病史患者,某些高眼压患者以及正在服用光敏剂药物的患者,其对蓝光的敏感性与正常人有所不同,在相对安全的光强度下可能会引起视功能的损害。因此,我们应根据自身年龄、健康状况及工作环境等权衡是否作出相应的蓝光防护措施。

图片来源 pixabay.com; 参考文献2http://viewpoint.mydrivers.com/1/445/445140_all.htm

参考文献[1] Gordon-Shaag A, Millodot M, Shneor E, Liu Y. The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for Keratoconus.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5;2015:795738. doi:10.1155/2015/795738.[2] Algvere P V, Marshall J, Seregard S. Age-related maculopathy and the impact of blue light hazard[J]. Acta Ophthalmologica Scandinavica, 2006, 84(1):4–15.[3]《眼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教育出版社[4] 张楚, 邹玉平. 蓝光对视网膜的损伤及其防护的研究进展[J].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2, 34(6):476-480.[5] 邹蕾蕾, 戴锦晖. 蓝光与眼健康[J]. 中华眼科杂志, 2015, 5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