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权谋之道:使者的重要性

 廿氏春秋 2017-04-18
  使者两难

  《春秋》的辞句,其字面的意义相反的有四处:既然说:“大夫办事不可专断,就是不可擅自生事。”又说:“出了国境为国办事,假使可安定社会,有利于国家的事也可以专权。”既然说:“大夫奉君上的使命出国,对事务的处置由大夫决定。”又说:“奉君上的使命出境,听到国君父母死亡的消息,只可慢慢走,不可返回。”这是什么缘故呢?

  道理是这样的:以上那些义例,各有各自的条目,不能转移,混淆。不可擅自生事,是说平常一般的原则;可以专权,是说拯救危难,铲除祸患的事;进退由大夫自己决定,是说将帅带兵打仗的事;慢慢走而不可返回,是指出使的时候,路上听到国君父母死亡的消息。公子子结随便生事,《春秋》不责备他,是因为他救了庄公的危难。公子遂随便生事,《春秋》讥评他,是因为僖公并无危难之事。所以,君上有危难而不专权赴救,这是不忠贞。假使没有危难而随便生事,这是不守臣下的本分。

  古书上说:“《诗经》没有一成不变的解释,《易经》没有一律吉祥的卦文,《春秋》没有死板普遍的义理。”就是这个意思啊!

  使者的言辞

  赵王派遣使者到楚国,并弹瑟为使者送行,告诫他说:“一定按我吩咐的话说。”使者说:“大王弹瑟不曾这样悲切过!”赵王说:“宫商诸弦调整得好的缘故罢!”使者说:“调整好了怎么不在弦柱上做个记号呢?”赵王说:“天气有干燥与潮湿的不同,因此弦也会受影响而有缓急之差。宫商变迁不可预料,所以不做记号。”使者说:“贤明的君主派遣使者,将事务任命给他,并不用言辞来限制他。遇到吉事就要向人祝贺,遇到凶事就要向人吊慰。如今楚国和赵国相距有千余里,吉凶忧患不可预料,好比瑟柱不可做记号。”

  《诗经》说:“众多赶路的使者们,内心每每担忧不能及时完成使命。”

  使者的信用

  楚庄王起兵攻伐宋国,宋国派人告急求救于晋,晋景公想遣兵拯救宋国。大夫伯宗进谏道:“上天正在开启楚国的国运,不可出兵讨伐。”于是寻求壮士,获得霍国人叫解扬的,字子虎,派他去告诉宋国不要投降。解扬路过郑国,郑国刚和楚国亲善,因此捉住解扬,献给楚国。楚王用优厚的礼物赏赐解扬,跟他约定,叫他把晋国人主的话有意反说,叫宋国赶快投降。三次要挟,解扬才答应。因此楚人就让解扬乘着楼车,命令他呼唤宋国投降。但是解扬却违背与楚国的约定,反而传递晋君的命令道:“晋国正派所有的军队来拯救宋国,宋国虽然紧急,但也千万不要投降了,晋兵立刻到了。”

  楚庄王大发脾气,要烹煮他。解扬说:“君上能制定法令,这是正义;臣下能完成使命,这是守信。禀受我君上的命令出国行事,虽然死了,不能有二心。”楚王说:“你已答应我,后来又违背了,信用在何处呢?”解扬说:“我答应你,是想要完成我的使命,我死无遗恨。”回头对楚君的臣下们说:“做人臣下的不要忘记我这个为国君效忠,反而被杀死的人。”楚王的几位弟弟都劝告楚王赦免他。因此楚王最后赦了解扬,让他回去。晋国就分给他上卿的爵位,所以后世的人称他为霍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