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权谋之道:?转祸为福

 廿氏春秋 2017-04-18
霍氏必亡

  汉宣帝的时候,霍光生活奢华糜烂,茂陵徐先生说:“霍氏一定会灭亡的。在人君左右辅佐事务而生活奢侈,这是败亡之道。孔子说:‘奢侈的人就不和顺。’不和顺就一定会欺侮君上,欺侮君上是叛逆的行为。做人的左右手,地位太高,别人一定想加害他。当今霍氏掌握大权,天下的人嫉妒他,想谋害他的人太多了。天下人想谋害他而他还是以叛逆之道行事,不是自取灭亡吗?”于是就上书说霍氏奢华糜烂,陛下若宠爱他,应当借机加以抑制,不要使他到了灭亡的境地。奏疏呈上三次,每次皇帝都批示说:“知道了。”后来霍氏果然灭亡。

  董忠等一班人因灭亡霍氏有功而受到封赏。有人替徐先生上书给皇帝说:“臣下曾听说:有一个宾客到主人家去拜访,看见主人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有一堆柴火。这客人告诉主人说:‘要把烟囱弄弯曲,把柴火搬远一点,否则会起火灾。’主人沉默不语。经过不久,主人家果然失火,乡里的人可怜他,都跑去救火,幸而火熄了。于是主人就杀牛,准备了酒席,那些烧掉头发、皮肤烧烂的人坐在上位,其余依照功劳的大小就坐,反而不理那建议弄弯烟囱的人。假使以前主人听了客人的话,不必浪费牛和酒,也不会有火灾。现在茂陵徐福几次上书说霍氏将要叛变,应当防范阻止他。如果以前徐福的建议获得实行,就没有分封土地,颁发爵位这些耗费,而国家平安无事。现在事情既然过去了,而徐福唯独不算功劳,请陛下明察客人搬开柴火、弄弯烟囱的建议,使徐福能列位在烧伤者的前边。”这封书信奏上去,皇上便派人赐给徐福绸缎十匹,任命为郎官。

  转祸为福

  齐桓公要讨伐山戎和孤竹,派人到鲁国请求援助。鲁君集合群臣计议,都说:“军队行军数千里路,进入蛮夷的地界,一定无法回来了。”于是鲁国答应援助,但军队却不前进。

  齐国已经讨伐了山戎和孤竹,想转移军队攻打鲁国。管仲说:“不可以。诸侯尚未归附我们,现在刚讨伐远地又回来诛杀邻国,邻国就不归附,这不是霸王之做法。君上所获得山戎的宝器,是中国所少见的,不是可以贡献一些到周公庙吗?”桓公就分一些山戎的宝器,贡献到周公庙。

  隔了一年,齐国起兵讨伐莒国,鲁国下令所有男子都要出发,连五尺的少年也都到齐。孔子说:“圣人转祸为福,以德报怨。”就是这个意思啊!

  正道不可丧失

  中行文子逃亡到边境,随从说:“这里做啬夫官的人,是你的部属,为什么不在这里休息一下,等后面的车子。”文子说:“以前我爱好音乐,这家伙送我琴;我喜欢佩带饰物,又送我美玉,这是不责怪我过错的人,是求我收容任用的人。我恐怕他会出卖我再要求晋君收容任用他。”所以就不进去。等后车进门,文子问啬夫在何处,便抓起来杀掉了。

  孔夫子听到这件事,说:“中行文子违背道德,丧失正义,因此国家灭亡。但是后来获得正道,所以还能保全他的生命。”正道不可丧失,从此可知。




  (本文来自于网络,旨在分享,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