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墨碗草板来卖

 369蓝田书院 2017-04-18

小编微信号:jia33588  

小编微信号:HSZ20021107



潮汕民间有流传着:“草粿煮熟,天时变局(指雷阵雨,俗称风时雨),二碗卖做一。”和“南畔浮乌云,草粿卖有存。”、“三四卖杨梅、五六食草粿。”等民谣。


草粿, 原来潮汕人管它叫草粿,而我们叫它”草粄“。

酷暑难耐,真想来一碗草粄,那种滋味....好大一勺红糖消融在粄里,冰凉!甜!爽!!想起儿时吃草粄的时候了......



草粿,是潮汕地区一款颇具地方特色的大众化小食。每当立夏之后,潮汕地区,便有卖草粿的小贩,或挑着担子,或推着单车,穿街过巷,一边吆喝,一边拿铲草粿的金属片或者贝壳,不停地“叮叮咚咚”敲着,以招来生意。在童年,那声音和着蝉鸣,几乎是夏日午后最动听的歌。


草粿是一种极亲民极草根的食品,价钱很贱,一块钱就能卖上一碗,清暑解渴。同时也因为这种食品在制作并无太大的技术要求,故而进入市场的门槛并不高,或许住对面门做针线活的老婆婆明天就能挑着草粿担子上街去。或许正因为如此,才使草粿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在潮汕,举凡是“粿”都是以大米为原材料做出来的,“粿”这种东西,可以入俗,是日常果腹充饥物;可以超凡,作节庆拜祭神灵用。所以,“粿”字在潮汕已经有近乎神圣的意义了。而以“粿”字来礼赞这种不是用大米做出来的消夏食品,足以见大伙儿对它的款款深情了。




草粿是用草粿草清洗后水煎滤汁去渣,将药液按比例拌加适量地瓜粉,经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滚之后盛于陶钵瓷虹,冷凝成膏状,黑色晶莹的解暑小吃。食用时,小贩用专用铜勺切成一片片装进小食碗里,撒上红糖或白粉糖,滋味无穷。


潮汕俗语:“南畔浮乌云,草粿卖有存”,这大概是卖草粿的老伯最怕听到的,偏偏有一群小孩儿不懂事,在草粿档前大大声声地叨念着“南畔浮乌云,草粿卖有存”。草粿老伯虽然很生气,后果却不太严重,撒给小孩的蔗糖末依然要比大人多,而且吃完了还能再勺点。





  草粿具有清热解毒、退肠火的功效,且价钱低廉,所以草粿这小食十分惹人喜爱。在潮汕,夏日午后很多人在家等着草粿小贩的叫卖声,吃一碗黑溜溜而爽滑清甘的草粿来解暑。


资料来源:潮汕风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