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高院:国有资产转让并不因未经评估而无效

 一山行人 2017-04-19

追  寻  法  律  适  用  的  精  义
洞  悉  法  律  行  为  的  规  范

用  逻  辑  和  经  验  去  感  知  法  律  生  命  的  温  度


往期文章精选

1.最高院:轮候查封不属于正式查封,债务人以轮候查封超标的额为由而提出异议时不予支持

2.最高院:抵押权人同意抵押人销售抵押物的情况下,抵押权消灭

3.最高院:因法院限制离职法官作为律师执业引发的纠纷,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4.最高院指令江苏高院再审判例 || 未按照《贷款通则》规定办理展期手续的展期不成立,保证人对于延期后的还款义务不承担保证责任

5.最高院:经法律文书确认的不动产物权所有人即使未经过户登记亦可对抗针对名义物权所有人的强制执行

6.最高院:人民法院向相关机构发出协助房产过户的通知后,虽因房产无权属初始登记而未能过户,但不能因此而否定权利人已取得房产的所有权

7.最高院:前封法院的冻结效力不能由轮候法院加以承继,轮候法院不能根据前封法院的冻结依据进行追责

8.最高院:流拍后二次拍卖不受评估有效期的影响

9.最高院:查封物被出租后申请执行人可通过执行程序随时主张解除承租人对查封物的占有,而不必另行诉讼解决

10.最高院:诉前保全后申请人即使未在法定期限内起诉,人民法院也未依职权解除保全的,该保全查封的效力也并不当然消灭


以下正文


裁判要旨

从法律条文的文义和立法宗旨来看,应认定关于国有资产转让须经评估的强制性规定是管理性的,而非效力性的。国有资产转让并不因未经评估而必然无效,如果出现国有资产占有单位与他人恶意串通,故意压低资产转让价格的情形,则可按照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以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为由认定合同无效,这同样能达到保护国有资产的目的。

案情简介

罗玉香申请再审称:二审判决认为国有资产转让只需经过托管单位认可,不必经过评估、挂牌、审批等程序,并依此改判一审判决是错误的。二审判决的认定违背了《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第三条、《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第四十七条、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四条的规定以及《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二条、《辽宁省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实施办法》第二十八条。辽工集团是国有独资公司,其下属企业海普拉公司为国有控股公司,二者将国有资产转让给辽实公司,没有经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资产评估及产权交易机构公开挂牌等处置程序,违反了上述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有关规定,转让是无效的。

裁判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国有资产未经评估,转让合同是否有效。

2005年7月7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令辽工集团向辽实公司赔偿12620853.5元。该判决生效后,辽实公司和辽工集团于同年10月签订了《辽宁海普拉管业有限公司土地、厂房资产的转让协议》,约定以上述登记在海普拉公司名下、实属辽工集团的土地使用权和房产作价300万元偿付债务。海普拉公司于2006年1月同意上述房地产抵债。辽工集团是国有独资企业,海普拉公司是辽工集团占70%注册资本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在转让协议签订时,规范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的主要是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1991年11月16日起施行的国务院《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国有资产占有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资产评估:(一)资产拍卖、转让;……(五)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其他情形。”2005年9月1日起施行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规定:“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对相关资产进行评估:……(八)以非货币资产偿还债务”。该暂行办法虽然是部门规章,但其中的第六条是细化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可作为法院解释行政法规的依据。申请人在再审申请中援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进一步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转让重大国有资产应依法进行评估,并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场所公开进行。因该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没有溯及力,故不适用于本案的转让行为。申请人援引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是法律、行政法规,与上述行政法规的规定不矛盾,故在认定本案转让协议效力时,不予考虑。根据国务院《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国有资产占有单位转让国有资产、以非货币资产偿还债务的,应当进行资产评估,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一规定具有强制性效力。本案转让协议涉及的资产金额较大,不存在不须评估的情形,辽工集团在未评估的情况下转让重大国有资产,违反了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简称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四条指出:“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有关国有资产评估的强制性规定是效力性的还是管理性的,需要通过综合分析来确定。首先,有关强制性规定约束的应当是国有资产占有单位。《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国有资产占有单位转让资产的,应当进行资产评估。可见,进行资产评估是国有资产占有单位的义务,而不是受让人的义务。违反国有资产评估规定的责任应当由国有资产占有单位及其责任人员承担。如果认定合同无效,则受让人在无义务的情况下也承担了法律后果。其次,有关强制性规定没有对合同行为本身进行规制,没有规定当事人不得就未经评估的国有资产订立转让合同,更没有规定未经评估、转让合同无效。第三,未经评估而转让国有资产不必然导致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损害。规定国有资产转让须经评估,目的是防止恶意低价转让国有资产,以保护国有资产。但是,未经评估,不一定就贱卖,也可能实际转让价格高于实际价值。资产未经评估转让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有权责令国有资产占有单位改正,依法追认转让行为。由于无效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效力,无法追认,在某些情形下,反倒对国有资产保护不利。如果认定有关规定是效力性的,进而一概认定转让合同无效,当事人(包括受让人在资产贬值后)就可能据此恶意抗辩,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就会危及交易安全和交易秩序。因此,从法律条文的文义和立法宗旨来看,都应认定关于国有资产转让须经评估的强制性规定是管理性的,而非效力性的。如果出现国有资产占有单位与他人恶意串通,故意压低资产转让价格的情形,则可按照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以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为由认定合同无效,这同样能达到保护国有资产的目的。

本案中,辽工集团将涉案房地产转让给辽实公司,实际上是用来抵偿债务,目的是履行生效判决。转让资产虽未经评估,违反了行政法规的管理性强制性规定,但无证据证明辽工集团和辽实公司恶意串通,低价转让国有资产,损害国家利益。因此,二审判决认定转让合同有效是正确的。罗玉香主张转让无效的理由不成立。

案例索引

《罗玉香因与日本株式会社辽宁实业公司、辽宁海普拉管业有限公司及第三人辽宁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案外人执行异议案》【(2013)民申字第2119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