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痔疮的分期、治疗原则及预防

 蔚蓝色淼 2017-04-19

一、痔疮的发病机制及分类  痔疮其发病机制目前有两种主流学说,其一就是直肠肛管静脉丛曲张所致,其二是肛垫下移引起。临床工作中发现,两种理论学说都在患者身上有表现。痔疮根据病情的轻重及累及的静脉丛范围可分为外痔、内痔及混合痔。仅累及外痔静脉丛为外痔,仅累及内痔静脉丛者为内痔,同时累及内外痔静脉丛者为混合痔。

二、易患因素  长期便秘、长期腹泻、喜食辛辣食物及常饮酒、长期坐位等。

三、临床表现  痔疮的两个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无痛性便血加便时肛门痔块脱出。便血为鲜血,可表现为便表或便纸带血、滴血、喷血,量大者血流如注。

 分期  痔疮可分为四期

        一期痔仅仅有便血,无包括脱出;

        二期痔便血及便时包括脱出,但便后痔块能自行还纳;

        三期痔表现为便血及便时包括脱出,便后痔块能自行还纳,需手推还纳;

        四期痔表现为便血及便时包括脱出,以痔块脱出位主要症状,便后痔块手推亦不能还纳,或还纳后走路、咳嗽等情况下自行脱出。

    痔疮一般情况下无疼痛,但血栓性外痔、炎性外痔、混合痔嵌顿时可以伴疼痛,甚至疼痛剧烈。

五、治疗原则   一、二期痔疮可以保守治疗;三、四期痔疮及便血严重的一、二期痔疮则需手术治疗。

六、预防  主要针对痔疮的易患因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及排便习惯,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多吃粗纤维食物,增加大便量,保证每日排便,避免长期便秘,水果以香蕉、火龙果、猕猴桃、苹果等为主,桂圆、荔枝等易上火的水果少吃。尽量少吃辛辣食物、少饮酒,避免长期肠道刺激致长期腹泻;避免久站、久坐,坐位超过1小时后可适当活动一下,或做几次提肛运动;避免长时间如厕,排便时不看报纸杂志、手机等,尽量将排便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

内痔的外治法
1.熏洗各期内痔均可以药物加水煮沸,先熏后洗。常用方为五倍子汤或苦参汤,或选用芒硝、金银花、连翘、苦参、地榆、马齿苋、川椒等1~2味煎水熏洗。熏洗可起活血消肿,清热止痛,收敛止痒的作用。
2.外敷内痔后期,痔核表面糜烂渗液,暂时不能手术者,可先用上法熏洗患部,然后用五倍子散、消痔散加枯矾粉外敷。外敷具有清热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的作用,可使痔核缩小,溃面愈合。
3.塞药I、Ⅱ、Ⅲ期内痔及内痔手术后不便敷药者,可把药物做成膏或栓,塞人肛内,达到清热消肿,镇痛止血的目的。塞药可选用九华膏、紫草膏等。
4.枯痔法
以药条或药钉插入痔核内,使痔枯干坏死,脱落而愈。现一般采用无砒药钉如七仙条、二黄枯痔钉等。
适应证:Ⅱ、Ⅲ期内痔,内外痔的内痔部分。
禁忌证:兼有各种急性病、严重的慢性病、肛门直肠急性发炎、腹泻、恶性肿瘤、出血患者,以及对砒剂过敏者。
操作方法:术前清洁灌肠,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充分暴露肛门。用生理盐水洗净后。翻出痔核于肛外,用左手食指、中指固定痔核,作表面消毒。以右手拇、食指持药钉尾段,于距齿线0.3-0.5厘米处,与肠壁纵轴成250.350的方向旋转插入粘膜下痔核中心,深约l厘米。一般每核一次插人4~6根,或视痔核大小而定。间距为0.3~0.5厘米。然后剪去露在痔核外的多余药钉,钉根外露1毫米左右。太短易引起插口出血,且不易固定;太长则易损伤对侧肠壁。而后将痔核推回肛内。同法处理其他痔核,一次最多处理3个。每次插钉完毕,同时塞人黄连膏或紫草膏。一般7日左右痔核萎缩脱落。
注意事项:插钉不能重叠,深浅适宜,太深可使括约肌受损坏死,感染疼痛;太浅药钉容易脱落,造成插口出血,达不到治疗目的。先插小痔核,后插大痔核,或先插有出血点的痔核,在出血点插钉1个可以止血。插钉时应正确掌握与齿线的距离,过近可引起疼痛。一次插钉总数不超过20根。
术后处理:术后24小时内不解大便,以防药钉滑脱引起出血。若大便后痔核脱出,应即推回,以免水肿嵌顿引起剧痛,并辅以止血消肿润肠药物治疗。若使用含砒汞药钉,应嘱患者多饮开水,或以银花、绿豆煎汤内服,以利砒毒排泄。同时注意观察病人有否高热、腹痛、呕吐、口腔破溃等中毒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5.结扎法
以药线或粗丝线,或胶圈结扎痔核根部,阻断痔核血液供应,使之缺血干枯、坏死而脱落,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一般较常用的方法有贯穿结扎法,胶圈套扎法等。
(1)贯穿结扎法:用丝线贯穿结扎于痔根部,以阻断病变部位的气血流通,达到使痔核坏死脱落的目的。
适应证:Ⅱ、Ⅲ期内痔,尤其是纤维型内痔更为适宜。
禁忌证:肛周急慢性炎症、急慢性痢疾、腹泻、浸润型肺结核、严重的肝肾疾患、高血压、各种血液病患者以及临产孕妇。
操作方法:常规备皮、清洁灌肠,采用腰俞麻醉或局麻。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充分暴露肛门部位,常规消毒铺巾。术者两手的食指交叉,缓缓进行扩肛,使括约肌松弛,痔核充分暴露。以弯血管钳夹住痔核基底部,用左手向肛外轻轻牵引,右手持弯圆针穿10号粗丝线从痔核基底部中央稍偏上方穿过,然后用剪刀沿齿线剪一浅表切口,缝线绕痔核基底“8”字结扎。结扎后的痔核再注入15%明矾液或消痔灵注射液,或轧压痔核,以加速痔核坏死脱落。最后剪短扎线,约留3。5厘米,再把痔核推回肛内。术毕注入紫草膏,用纱布外盖固定。一般一次处理3个痔核。若为环形内痔,可先将痔核分为几个痔块,在痔块之一侧用两把止血钳夹起粘膜。从中间剪开,同法处理痔块对侧,然后将痔块进行“8”字贯穿结扎,同法一一处理其他痔块。
注意事项:结扎时应先小后大。缝针穿过痔核基底时,不可穿入肌层,以免引起肌层坏死或并发肛周脓肿。术后当日禁止排便。如便后痔核脱出,应立即推回肛内,以免水肿加剧疼痛。术后7~14日为痔核脱落期,嘱病人尽量减少活动,大便时也不宜用力努责,以防引起大出血。
(2)胶圈套扎法:借助器械将小乳胶圈套入痔核根部,利用胶圈扩张后的紧缩力,阻断痔核血液供应,使之缺血坏死脱落。
适应证:Ⅱ、Ⅲ期内痔及内外痔的内痔部分。
禁忌证:同贯穿结扎法。
操作方法:术前嘱患者排空大便或清洁灌汤,取侧卧位或膝胸位。先插人斜面肛门镜,确定痔核位置及数目,选定套扎部位;充分暴露痔核区。以0.1%新洁尔灭棉球消毒。而后由助手固定肛门镜,术者左手持套扎器套住痔核,右手持麦粒钳,经套扎圈钳住痔核根部,将痔核拉入套扎器内。按压套扎器柄,使套圈外套向痔根部移动;随之将套圈推出,扎到痔核根部。然后松开麦粒钳与套扎器一并退出,再缓缓退出肛门镜。
注意事项:同贯穿结扎法。
6.注射疗法
(1)硬化萎缩注射法:将硬化萎缩注射剂注射至痔核粘膜下层静脉丛的间隙内,引起化学性炎症反应,曲张的痔静脉丛也因静脉、静脉周围炎和进行性纤维组织增生而逐渐闭塞、达到使痔核硬化萎缩的目的。
适应证:I、Ⅱ、Ⅲ期内痔,内痔兼有贫血不适合其他疗法者,内外痔的内痔部分。
禁忌证:内痔嵌顿;内痔伴有急慢性炎症及腹泻;兼有严重肺结核、高血压、肝肾疾患及血液病;由腹腔肿瘤引发的内痔、外痔及临产孕妇,前列腺增生较重者。
常用药物:消痔灵、6%~10%明矾液、5%鱼肝油酸钠、5%~10%石炭酸甘油等。
操作方法: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常规术野消毒,局部麻醉后,用0.1%的新洁尔灭消毒肛管及肠腔。扩肛后以皮试针头抽取药液,在嗽叭形肛镜下进行注射。药液应注在距齿线0.5厘米处的痔核粘膜下层,针头以斜150角进行注射。每核注入药液0.5~1毫升,以痔核肿胀表面颜色不变为度。每次注射不超过3个痔核,用药总量不超过3~4毫升。若一次注射不愈,相隔7日可再注1次,一般3-4次可以治愈。
(2)消痔灵四步注射法:也是硬化萎缩注射法的一种,原理与硬化萎缩注射法同。①适应证:各期内痔、出血、Ⅲ期内痔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静脉曲张性内外痔。②禁忌证:内痔嵌顿发炎;伴有急性肠炎、痢疾;皮赘外痔。③操作方法:取侧卧位或截石位,用0..5%e洗必泰棉球局部消毒,充分暴露病变部位,用l%普鲁卡因10-15毫升作肛门局部麻醉,再用0.5%o洗必泰棉球消毒肛内痔区。用手扩张肛门,在嗽叭形肛门镜下仔细查清内痔部位、数量及大小,再用食指触摸痔区有无动脉搏动,确定注射部位。然后用5号针头,5毫升注射器,吸取消痔灵液,在肛门镜下分四步,进行低浓度、大剂量注射。下面介绍各项具体操作。
直肠上动脉区注射:为避免药液集中引起组织坏死出血,用l%普鲁卡因将消痔灵液按l:1的比例稀释的药液进行注射,每点注射2~3毫升。
痔粘膜下层注射:为防止组织坏死,用1%普鲁卡因将消痔灵按2:1稀释的药液从痔核中部进针至肌层。当出现肌性抵抗感后边退针边注射,再呈扇形注射,使药液均匀充盈到粘膜下层组织中。注入的药量可视痔核呈弥漫性肿胀为宜,每核注药量为4—6毫升。
痔粘膜固有层注射:当第二步注射完毕,再缓慢退针,出现落空感时,即进入到痔粘膜固有层,缓慢注药,每核注药2—3毫升。注药后可见痔核粘膜呈水泡状,并能见到粘膜的微细血管。
洞状静脉区注射:最后在齿线稍上方的内痔最低部位,即洞状静脉起始部进行注射。为避免药液扩散到齿线以下引起疼痛,将药液稀释为l:l浓度。在肛门镜下或用手指暴露内痔下部,在齿线上O.1厘米处进针,针尖穿入内痔的斜上方作扇形注射,每核注药1-3毫升。Ⅲ期内痔一次注药量为20~45毫升(稀释后剂量)。最后用3厘米长、1厘米宽的凡士林纱布,大部分放入肛内,固定内痔,防止嵌顿。外用纱布固定。原则上一次注完所有内痔,注射后内痔因组织萎缩,干枯成为异物。本法一般无不良反应,若注射后稍有疼痛,不须处理;可能有低热,极少数病例体温较高,可对症处理,3-5日可恢复正常。注意事项:注射时要严格消毒,每次注射进针处必须消毒,以防感染。必须选用细针头,以免针孔太大引起出血。进针后应做回血试验,无回血方可缓缓推药。针头勿向痔核内各方向乱刺,以免损伤痔内血管引起出血,造成痔核血肿,局部渗出液增多,延长痔核萎缩时间。注射的深浅要适度,太浅易引起粘膜溃烂,过深可使肌层组织硬化。勿使药液注人外痔区,或注射位置过低,以免药液向肛管扩散,造成肛周水肿疼痛。注射后24小时不宜排便,并减少活动。
(3)坏死枯脱注射法:是将腐蚀性药液注入痔核内,使痔核组织坏死脱落,经过创面修复而愈合。
适应证:Ⅱ、Ⅲ期内痔。
禁忌证:同硬化萎缩注射法。
常用药物:枯痔油、新6号注射液。
操作方法:腰俞麻醉或局麻,取截石位,充分暴露肛门,用0.1%新洁尔灭棉球消毒。将内痔翻出肛外,左手持蚊式止血钳于齿线上将痔核夹住一部分固定,右手持备好的药液注射器,在齿线上0.3~0.5厘米处,刺入痔核粘膜下层,由低到高呈柱状将药液缓缓注入痔核内,以痔核略膨大变色为度。注射后,将痔核推回肛门内。痔核约7~14日坏死,干枯脱落。一次注射不超过3个痔核;若痔核较大或较多,可分期注射,间隔2周注射1次。若用枯痔油注射,每核注入0.5~1毫升,总量不超过4毫升。
注意事项:同硬化萎缩注射法。注射后7—14日减少活动,防止痔核脱落时发生大出血。
7.内痔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疼痛:口服止痛药,或用1%普鲁卡因10毫升在中篌或下篌穴封闭,每侧5毫升。也可选用少腹逐瘀汤(王清任《医林改错》),加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蒲公英20克,活血止痛,清热解毒。
出血:若内痔结扎不牢,或痔核枯脱,出现创面渗血,可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压迫止血,也可外敷止血散。若小动脉出血,应在能充分暴露出血点的条件下进行缝扎止血;术后可口服云南白药等,以防出血。
发热:因组织坏死被吸收引起的发热,体温通常不高(38℃以下),一般不须处理,注意观察。若为局部感染引起高热,应服清热解毒药物,方选黄连解毒汤(王焘《外台秘要》)加金银花、连翘、败酱草。
水肿:可用朴硝30克、黄柏30克、金银花15克、红花15克、蒲公英20克、白矾3克煎水熏洗,每日1-2次。或用1:5000高锰酸钾热水坐浴,浴后外敷痔疮膏。轻者可用热水袋热敷。
小便小利:嘱病人多饮水,或用车前子30克、冬瓜皮30克煎水代茶饮服;也可针刺三阴交、水分、关元、中极等穴位,或用l%普鲁卡因10毫升长强穴封闭,或用热水袋热敷。

 

胶圈套扎治疗内痔的原理是通过器械将小型胶圈套入痔的根部,利用胶圈较强的弹性阻断内痔的血运,使痔缺血、坏死、脱落而自愈

内痔套扎器械有拉入套扎器(图1.8.2.4.2-1)及吸入套扎器(图1.8.2.4.2-2)两种。以拉入套扎器为例说明。套扎器用不锈钢制成,全长20cm,分三部分(图1.8.2.4.2-1):①套圈前端为套扎圈环,直径1cm,有内、外两圈,内圈套入小胶圈(特制或用自行车气门芯胶管代用)后,以圈套痔块,外圈能前后移动。②杆部为一长约20cm带柄的金属杆,分上、下两杆。上杆与外圈连于内圈,不活动。③扩胶圈圆锥体,为将小胶圈装入内套圈之用。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返回]6 适应症

内痔胶圈套扎术适用于各期内痔及混合痔的内痔部分,以二、三期的内痔最适宜。

[返回]7 禁忌症

有并发症的内痔,如栓塞感染或溃烂等。

[返回]8 手术步骤

1.在侧卧位插入斜口肛门镜,显露需套扎的内痔。局部消毒后,助手固定肛门镜,术者左手持套扎器,右手持痔钳(或弯麦粒钳),从套圈内伸入肛门内,钳夹痔块,将其拉入套扎器圈内见图1.8.2.4.2-1A,再将胶圈推出,套扎于痔块根部见图1.8.2.4.2-1B,然后松开痔钳,并与套扎器一并取出,最后取出肛门镜见图1.8.2.4.2-1C。一般一次可套扎1~3个痔块。1周后痔坏死脱落见1.8.2.4.2-1D。

2.如无套扎器也可用两把弯血管钳代替(图1.8.2.4.2-3)。

点击查看原图

[返回]9 术中注意要点

1.当钳夹痔块病人诉痛时,说明钳夹处靠近肛管皮肤,此时要重新向上钳夹。

2.每个痔钳同时套2个胶圈,以防胶圈断裂,胶圈不宜高压消毒,以免增加脆性,丧失弹力。

3.一次套扎以不超过3个痔为宜,这可减轻肛门部不适感。环状痔可以分期套扎。

4.若套扎处靠近齿线,或套扎混合痔,可先在局麻下行V形剪开外痔两侧皮肤,向上剥离外痔组织,然后将剥离的外痔和内痔一起套扎,这可减轻术后疼痛水肿

[返回]10 术后处理

内痔胶圈套扎术术后做如下处理:

1.套扎后24h不宜大便,以防痔脱垂,造成痔水肿、嵌顿或出血

2.术后行高锰酸钾热水坐浴

[返回]11 并发症

11.1 1.出血

一般在内痔脱落时有少量便血,但个别病例在套扎后7~15d内发生继发性大出血。若在套扎后痔块内注入少量硬化剂,如4%明矾液,可防止术后出血,还能防止胶圈滑脱。也有人在套扎痔块内注入少量麻醉剂,可减轻疼痛。

11.2 2.肛周皮肤水肿

多发生于混合痔及环状痔。预防方法是行高位套扎,远离齿线,可减轻疼痛及肛周皮肤水肿。套扎混合痔时,宜先将外痔行V形切开。

11.3 3.痔胶圈套扎治疗后严重并发症

腹膜后感染:文献曾先后报道共有7例内痔经胶圈套扎治疗后发生严重的腹膜后感染,其中5例死亡,2例治愈。另有3例内痔经胶圈套扎治疗后发生严重的盆腔蜂窝织炎,其中1例死亡。因此,对胶圈扎治疗除重视术中无菌操作外,术后也要仔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内痔注射疗法适用于内痔及混合痔之内痔部分。所用药物包括对痔核具有坏死作用的枯痔油、枯脱油或能使痔核硬化萎缩的5-8%明矾液、5%鱼肝油酸纳等。从而使痔核部位硬化萎缩、坏死、脱落。该疗法对出血内痔之效果尤为适宜。

1.无并发症的内痔,都可用注射疗法。

2.一期内痔,主诉便血无脱垂者,最适宜于注射治疗,对控制出血效果明显,且有很高的两年治愈率。

3.二、三期内痔注射后可防止或减轻脱垂,痔术后再度出血或脱垂亦可注射。

4.对年老体弱,严重高血压,有心、肝、肾等疾患者,可用注射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