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渝北蓝湖郡变酿酒坊 他为爱的人酿了一别墅酒

 常心舟 2017-04-20
懿叔刘懿
1/9
隐藏
  • 更多组图

我平生滴酒不沾,做梦都没想过,居然喝下了3杯68度的原浆白酒。

脚踏地面,如踩棉花,飘飘然的愉悦中,从脚趾到发梢像有团火在升腾。

道别时,懿叔跟我打趣,他酿的酒有“钩子”,一些不喝酒的人喝后,隔三五天就会想继续喝他的酒。

别墅里

除了酒,还是酒

懿叔是个大隐于市的异人,大名刘懿,年近五旬,家境不错,住别墅——渝北蓝湖郡。

17日,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经朋友引荐到他家作客,推门入客厅,有种来错地方的恍惚。

60平米客厅,除了一张供单人躺或卧的沙发床,一台挂在墙上的电视,其他空间全被一坛接一坛的酒缸占据。

酒缸高度过膝,展双臂难全抱,缸口蒙蓝白相间的花布。空气中,浓浓的酒香直往鼻腔灌,时刻提着我们,这屋的每个缸都处在发酵期。

在嗅觉的牵引下,书房、储藏室,甚至车库,都能找酒缸或酒瓶的影子,它们或处发酵期,或属已装瓶。

卧室、卫生间、厨房之外,其余地方除了酒,还是酒。

需要补充的是,凡有酒缸或灌装成瓶的房间或封闭角落,都挂有一个如钟盘大小的温湿度计,温度、湿度均严格控制。

古法酿酒

翻料只凭一条手臂

黄酒、啤酒、白酒、青酒,甚至米酒,在这里都能找到。说起这些酒在发酵时的搅拌事宜时,懿叔撩起他右臂,这条手臂明显较左臂粗且汗毛难见。

他见我们对这条手臂好奇,做了一个伸手入缸划圈搅动的动作。我们顿时醒豁,这条手臂就是他发酵返料的工具。这哪是手臂?分明就是根搅料棒。

“你现在来的时间是下午,要是中午以前来,我没时间赔你。”懿叔解释说,每天寅时(凌晨5时),阳气初升,他会准时打开发酵酒缸,观察发酵程度,继而伸臂入缸作相应搅料,让发酵菌被激发得更活跃;正午时分(中午12时),逐缸搅料才结束。此时阳气最旺,菌群活跃也程度达到顶峰。这些都是古法酿酒的工艺之一。

接着,懿叔用一句非常直白简短的话,诠释了发酵到酿出酒的全过程:

“人们说的酒曲,酿酒人叫它们菌群,菌群有活力后能拉出更多活性高的排泄物。排泄物因菌群各异产生差别,它们遇到酿酒用的米等蒸制的食材后,会发生一系列反应,最后,流出的液体就是酒。”

相濡以沫

这坛为妻子酿的酒

“楼上坐,楼上空间大些,我们边品酒边聊。“他见我们无法落座,面露歉意,领我们去楼上阁楼。

阁楼是露天的。茶台旁边,有个只有单位食堂才能见到的蒸饭机。硕大柜门打开,里面摆着蒸好后、用于酿酒用的白饭。这些饭和我们平时吃的米饭迥异,一粒一粒的,粒粒饱满,有些晶莹透亮。

“这是他严选的东北五常大米,不是饱满的他都剔出来了。” 懿嫂来到阁楼。在她眼里,老公挑选酿酒白米的细致劲,像绣花的女人。

“老太婆又开我玩笑了哈。” 懿叔回应,笑声中充满爱意。

末了,他说,他酿了一款献给妻子的原浆白酒,叫相濡以沫。

品这酒前,记者从不沾酒。出于礼貌,抿了一嘴。舌根顿时有种很惬意的舒服往舌尖漫延。这种感觉未完全消退时,小腹以上有了变化,隐约有股火缓缓往头顶方向升腾。

第一杯品完,觉得有点意思。第二杯、第三杯,身体的奇炒变化更显著。坐椅上,如感觉如卧在柔软的无比的床上,思维却很清晰。

懿嫂是懂丈夫的女人,她说,感谢生命中遇到丈夫。

为母亲

他告别跨界人生闭门酿酒

懿嫂告诉我们,丈夫在别墅酿酒,其实缘于他老母亲。

老母亲今年86岁。

那以前,懿叔的生活是跨界的。

跨出大学校门后,他进入政府部门干了三四年,此后毅然辞职经商。园林工程生意做了十多年,有了一定资产积累,闲适时间也就多了。他决定: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由此,他驾越野车满世界疯跑,停留在重庆的时候,他们那个群体创造出了迄今在国内越野群里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擂坡坡。

2006年,他擂坡坡兴趣消退,又迷上摄影,曾多次往返汶川地震现场,数次碰到希望搭他车的媒体摄影记者。

13年前,觉得跨界人生也不过如此的他,开始把陪伴老母亲作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年,她母亲74岁。

老人身体硬朗,性格豁达,尤喜舞剑锻炼。受年迈影响,腿脚常寒冷,冬天尤甚,偶伴疼痛。如何祛除母亲病痛?他思来想去,认定酒是良药。

什么样的酒最适合母亲?当年,他翻阅《北山酒经》、《齐民要术》和《天工开物》等涉及酒的古籍,发现古法酿制的黄酒,特别适合母亲这个年龄段的人群饮用。

他开始闭门酿酒。

为了母亲,他依古法,反复试制酒曲,挑上等大米、黑米、红米为食材,酒曲菌群里除传统土曲外,按不同比例及菌群特性,融合数十位中药驯化培养出独有菌群。

依古法钻研酿酒的地方,自然是他住的别墅。

酿酒需要好水,城里无法直接获得,他摸索出对自来水加装过滤器的方法。厂家安装时,过滤器是一个,他加两个甚至三个。

摸索近1年时,他酿出了黄酒中的一个分支种类,青红。这种酒,液醇、粘度高,酒精度在10度以内。

他把这坛酒送给母亲时说,这是他用鲜水果做的饮料。母亲喝下,赞口感不错。

迄今,母亲喝他酿的青红整整12年,每晚睡前喝一小杯,三四个月就喝光一坛。她身体的改变很明显,腿脚不再畏寒也不疼。

看到老人身体改变后,他决定再次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全职酿酒。

昨晨,我们见到她时,剑舞得干净利落,难让人相信她已86岁高龄。

老人至今不知道,她喝了13年的“饮料“是黄酒。

懿叔说,他准备对为母亲酿的酒提高品质,谋划借助渝新欧铁路优势,把贝加尔湖的纯净湖水运到重庆,作自酿酒的指点用水。

懂古琴音

是喝他酒的敲门砖

音乐与酒,皆是古代“礼”的重要内容。

跟跨界人生作别中,懿叔顺带来了个跟文化搭界的转身。钻研古法酿酒中,他累了或思绪需整理时,弹古琴找灵感。

“诸葛亮唱空城计,城头弹琴退城外大军,这个典故中他弹的就是古琴。”说到兴起,他走进书房,抚琴一曲。

琴音空灵,在浓浓酒香陪伴下带人思绪穿越千年。

“有时弹着弹着,我就不自觉地联想到,古琴作琴棋书画中的琴,它在3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演变始末,及抚它时写诗的那些伟人。现在,古琴配上古法酿制的酒,微醺时我很享受这种人生乐事。”

他坦言,因这种享受的追求和迷恋,他现在对上门来讨酒喝的人有铁定规矩。听不懂他古琴音者,话不投机的尴尬会立显。比如,朋友介绍来的,但不懂古琴,他通常会委婉地说自己身体不适,遂请客出门;对方慕名前来,且谈吐属土豪或类似土豪的,他直接下逐客令,“出去!”

“李白为啥写出如此多的好诗?那是他喝了古法酿的酒。我酿的酒就像我的闺女,不懂我的人喝我的酒,跟糟蹋我闺女无异。我当然不客气咯。”他说这话时,一脸正色。

喝了他的酒

不少人都中了“钩子”

懿叔说,他查阅了相关资料,目前,国内像他这样喜自酿酒的群体及衍生出的特殊圈层,在国内有10多万人。自酿酒仅跟朋友圈的人分享,是这个圈层的共性。

他粗略统计了一下,目前,被他自酿酒“钩子”钩住的群体有上百人。

他说,这个圈层的人相对高端,且在社会阶层中有一定话语权。这些人的姓名等具体信息,他不便透露。

在职业好奇心驱使唤下,我们了解到这样的信息,一些喝好酒从来不买的人,喝懿叔酿的酒后,当场自掏腰包。买得少的,一次数瓶,多的以箱计。

“我的酒里有‘钩子’,你说你喝这3杯酒前从不沾酒,看,你现在不是3杯都下肚了吗?”他对正飘飘然然的记者打趣,有中他“钩子”的潜质。

离开他家别墅时,阳光依然灿烂,洒进他客厅外储酒小屋。我们发现,这里有蜜峰在飞舞。

懿叔见我们驻足,说,昆虫对他的酒有本能喜好,因为,依古法纯粮酿出的酒,粘、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