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清孩子成长的五个不同阶段,因时施教最重要

 飞雪胡杨 2017-04-21

根据孩子的生长规律,人们习惯把从孩子出生到进入青春期,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各人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父母要根据期特点因时施教,确保孩子健康聪明的成长。

一,新生儿期,孩子从出生到28天为新生儿期,这个时期很是关键,孩子刚脱离母体进入全新的世界,身体稚嫩,适应能力也极差,而且分娩过程也可能给孩子带损伤和各种感染,必须要细心而科学的呵护。新生儿期孩子的新陈代谢较旺盛,皮肤娇嫩,必须保持清洁免受污染,特别要注意保护脐部,严防感染,所以要避免过多的外人接触孩子,而且最好每天能给孩子洗一次澡,水温夏天为38度左右,冬天为40度左右,一般室内温度夏天为25度左右,冬天为22度左右。尽量尽快用母乳喂养孩子,既保孩子的营养健康全面,同时增进母子交流。

二,婴儿期,孩子度过新生儿期之后到一岁期间为婴儿期,此阶段孩子的生长发育非常快,必须保证营养的充足,全面,孩子出生半年之后,从母体获得的先天性免疫能力消失,而且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对营养的吸收能力不强,孩子抵抗能力较差,容易病毒感染,必须定期为孩子体检,及时防治各种贫血,佝偻病,营养不良,发育异常等易发病种。坚持母乳喂养的同时,增加辅食,根据实际情况6个月后可选择断奶,注意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日光浴,为孩子做适当的按摩,以及各种感官刺激,促进孩子身体,大脑的发育。

三是幼儿期,从一岁到三岁为幼儿期,此时孩子的身体发育变慢,但智力的发展仍然较快,注意断奶后食物的营养平衡,此时孩子有了一定的活动能力,但自我保护能力有限,而且对危险的识别能力较弱,要特别注意异外事故的发生,如烫伤烧伤,摔伤,此阶段可培养孩子的生活规律与习惯,按时吃饭,按时睡觉,同时注意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多与孩子说话,多讲故事。由于此时孩子吃的各类零食增多,特别是含糖量高的零食,易引发龋齿,必须定期检查,预防。

四是学龄前期,从3到6岁入学之前为学龄前期,孩子身体发育趋于稳定,但智力的发展仍然迅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孩子的活动能力进一步加强,而且具有一定的识别的能力,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注意培养孩子遵守各种社会规则和规范,增强道德意识,可通过游戏等不同的方法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独立自理能力,保持营养充足,注意视力,龋齿,贫血等各种病的预防。

五是学龄期,6岁到青春期之间为学龄期,孩子正式进入学校,此阶段跨度大,孩子的变化也较大,遇到的问题也较多,此时学习代替游戏成为孩子的主要任务,孩子的认知能力随着知识的增加同步加强,父母要注意尊重孩子。孩子的责任感,正义感,荣誉感逐步建立,由于孩子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加,所以要特别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纠正孩子不良的心理变化,除学习之外,鼓励和带领孩子参与各种活动和锻炼,确保孩子的身体健康。

孩子的成长发育有其自然的规律,教育孩子要掌握其内在的特点和变化,因时施教,同时结合孩子各自的个性因材施教,才能真正让孩子快乐,健康而又聪明的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