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为解歌女之困写新词
苏轼在杭州时,有一位府僚在湖中宴客,歌女们都来了,只有秀兰没来,派人再三催促才来。东坡问秀兰:“为什么来晚了?”秀兰说:“沐浴倦卧,不觉来迟。”府僚大怒,认为秀兰“必有私事”,苏轼为之劝解,府僚仍盛怒不息,弄得秀兰低首垂泪。东坡即席作一首《贺新郎》词,令秀兰歌之。秀兰唱得声容绝妙,十分感人,府僚才转怒为喜,尽兴而散。 苏轼的这首《贺新郎》是:“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西风掠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雨簌簌。”各家对这首词的说法不一,有人认为不可能是为歌女秀兰而作的。其实,即使是为秀兰而作又有何妨,作者在词中寄托了自己的身世之感,正如白居易写《琵笆行》那样,是并不难理解的。歌女秀兰这一被摧残、遭践踏的形象,委实值得同情,这位政僚的蛮横、跋扈也委实令人气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