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气周流《伤寒论》提要写给niuniupig

 清茶清清 2017-04-23
 

《伤寒论》原书篇名,均言“辨某病脉证并治”,如“辨太阳病脉症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等。既用“病”字,又有“脉症并治”,可见仲景对病、证、脉、治、各有其特定的含义,而应加以区别运用。

所谓“六病”,即指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此六个病类,是外感热病在发展过程中,在不同阶段的病理反应。《伤寒论》的六病,是以中医学理论的“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疾病的“整体观”、“正邪消长”的“发病观”及“病证结合”的“辨证论治”等观点为主要理论依据,将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将外感热病的复杂证候,归纳为两纲六类。它包括了病纲(阴阳)、病位(表里)、病性(寒热)、病势(虚实)、病因和病机。

《伤寒论》中并无“六经”二字,后世所说“六经辨证”非仲景原意。

《伤寒论》原书六经先后顺序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在《伤寒论》191条原文“伤寒三日,阳明脉大”。说伤寒热病三日,可出现大脉的阳明病,不是二日阳明。第250条“太阳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也是三日出现阳明病。至于三阴病的顺序,从病情的发展及阳明与太阴相表里,少阳与厥阴相表里,太阳与少阴相表里的关系,则其顺序,应为太阴、厥阴、少阴。我们根据以上条文及病情发展的实际情况及表里、寒热、虚实、脏腑病变的相互关系等,将六经的顺序改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这样就更符合外感病的实际发展规律。

《伤寒论》中的“证”,是以纲中之目、病中之证,如太阳病中有麻黄汤证、有桂枝汤证,少阳病中有小柴胡汤证等。

“症”是指单独的症状,是证的组成部分,如头痛、发热、恶寒、项强、脉浮等。“症”通过“四诊”获得,经过综合归纳,分析判断,进而确定疾病的病纲、病位、病性、病势、病因和病机,即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阴阳气血所起的变化,更进一步确定“证”的诊断,所以说“证”是症状的高度科学分类的概括,是整体病理和局部病理反应的总和。

《伤寒论》以证立法,依法处方。见此证即用此方,用此方即用此药,理、法、方、药一线贯穿,丝丝入扣,是《伤寒论》辨证用药的特点。故在钻研《伤寒论》时,应注意病、证、症的含义及其运用。

根据现代病理分析,中医治病首别阴阳。阴病、阳病是一个整体性的大证候系统,它是正邪斗争所发生的整体性病理反应的总纲。一般来说,表证、热证、实证属阳;里证、寒证、虚证属阴。在《伤寒论》中的“六病”则是在总纲阴病、阳病中,从属于整体性的分支证后系统;“证”则是整体性分支证候系统的小证候系统;“症”则是单独的症状,是“证”的组成部分,一般不起临床诊断的决定作用,如头痛,有风寒、风热、气虚、血虚、肝阳等之分、这样一个有一定结构关系的整体性的证候病历系统,是中医辨证治疗的特点。所以“证候病理学”的研究,可能是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的重点问题。这样就可派生出来“证候诊断学”、“证候药理学”、“证候治疗学”,再进一步发展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具有现代科学水平的、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新的医学基础理论、诊断技术、治疗方法等,也就是中医现代化。

在外感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证候是整体病理的外在反映,并有其客观规律。《伤寒论》将复杂多端的外感证候,根据其病机的共性,归纳为两大纲(阴阳)六个病类。每个病类都有其共性的病机,在其共性的病机中,又有其特殊性,这就是病中的分证。如太阳病风寒表证的病机为风寒伤卫伤营,故又有表虚、表实之分,因而就有麻黄汤证、桂枝汤证之异,如此则纲举目张,执简驭繁,将复杂的病情根据其发展过程的外在表现规律,归纳整理出条目井然的证后系统。故对外感病的治疗,首辨六病,然后病中辨证,随证处方用药。所以“以六病辨外感、以脏腑辨杂病”就成为临床诊病时的一般准则。

在《伤寒论》的编写方法上,从系统分析角度看:阴阳为纲,纲中辨病,病中辨证,以证立法,依法处方,因方遣药,以证为主,症随证治。从分析综合的角度看:集症为证,类证为病,类病成纲。

六病辨证,不但广泛地指导者外感病的治疗,而且对许多内伤杂病的治疗,也有其理论指导作用。现将《伤寒论》“六病辨证”摘要叙述如下。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症并治

一、 太阳病提纲

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但综观太阳伤寒和中风证均有发热,故太阳病的提纲应是“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发热恶寒”。以上诸证是太阳病的要点,就是说在临床病人有脉浮、头痛项强、全身酸痛、发热恶寒的综合证候,就可以诊断为太阳病,也就是外感表证。

二、 太阳病的病位、病因、病机

(一)病位:在表。

(二)病因:风寒伤表。

(三)病机:营卫失调。

三、 太阳病分证

因人体有强弱,感邪有轻重,病位有深浅,病因有不同,故太阳病又分伤寒、中风和温病。

(一)伤寒证

1.          病因:风寒伤卫。

2.          病机:风寒外束,玄府闭塞,阳气内邪,体温不能外散。

3.          主证:发热恶寒,头项强痛,无汗,脉浮而紧。

4.          治则:辛温解表发汗。

5.          主方:麻黄汤。

(二)中风证

1.          病因:风伤营卫。

2.          病机:风邪中人,营卫失调,卫不外固,营不内守,故汗出脉浮缓,风为阳邪故发热,汗出表疏,故不恶寒而恶风(不自寒有风则寒谓之恶风)。

3.          主证:发热恶风,头项强痛,汗出,脉浮而缓。

4.          治则:辛温解肌。

5.          主方:桂枝汤。

(三)温热证

1.          病因:风热伤表。

2.          病机:风热伤表,营卫失调,内外俱热。

3.          主证:但发热不恶寒,头项强痛,口渴,汗出或无汗,脉浮数。

4.          治则:辛凉解表。

5.          主方:银翘散、桑菊饮。

四、 太阳病治疗

(一)太阳中风治

1.          太阳中风证——桂枝汤

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此条进一步说明中风的脉象为轻取浮缓,重取缓弱,此因风和,营卫失调,虚实相兼的病证。治应调营卫,解肌表,滋阴和阳。

桂枝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方义:桂枝辛温,温经通阳,解肌降冲;芍药酸苦微寒,益阴和血,平肝止痛;桂枝配芍药,一温一寒,则阳通阴和,营卫协调。桂枝配甘草为桂枝甘草汤,主治心阳虚证,如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辛主回阳,甘能补气,辛甘相合,阳气乃生,即辛甘化阳也,所以桂枝甘草汤能补心气,益心阳,专治心阳虚证。芍药配甘草,为芍药甘草汤,为活血养阴,补中缓痉止痛之方。如45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注:此为汗后阴阳双虚),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注:此为汗后脾胃阳虚)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芍药甘草相合,即酸甘化阴也。所以桂枝甘草汤和芍药甘草汤是组成桂枝汤的主体,也是它调和阴阳作用之所在。生姜辛温,佐桂枝以解表通阳,大枣味甘佐芍药调中益气而和营。仲景将桂枝汤列为伤寒第一方,用其外条营卫,内安五脏。在《伤寒论》中,以桂枝汤进行加减的类方不下29方,临床用途甚广,称桂枝汤为众方之冠,是当之无愧的。

2.          太阳中风兼证

(1)    中风兼项背强证——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味甘辛性平,有升阳解热生津之功。升阳有促脾胃运化功能之意,若其人中风项背强又有大便溏和下利时,用此方更为得当。

(2)    中风兼喘咳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新病外感中风,引动旧疾喘咳复发。

(3)    中风表邪未解兼热多寒少的里热轻证——桂枝二越婢一汤

症见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次为中风兼里热证。与大青龙汤证的发热恶寒,身痛,不汗出而烦躁相比,它们病机相同,为表不解里有热。但大青龙证情较重,应注意区别。清热一定要用生石膏,量要大,起码要30g

(4)    里虚外感中风证——小建中汤

阳微结、结胸、痞证证小建中汤系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芍药为主。凡虚证的营卫失调,脏腑不和,外则肢体酸痛,内则虚烦心悸,气短神疲,腹痛里急,均可用此方治疗。若气虚甚者,加黄芪,名黄芪建中汤;血虚甚者加当归,名当归建中汤;气血双虚者,加当归、黄芪,名归芪建中汤。产后受风,周身肌肉关节酸痛者,用归芪建中汤治疗效果好。民间常用生姜、红糖合服治疗虚寒腹痛,实有小建中汤的甘缓温通之意。

(5)    中风心阴不足,心阳不振证——炙甘草汤

此方临床常用,它是桂枝去芍药汤的变方(心阳不足),又加入益阴补气之品。本方以酒煎药是个特点,因酒能助心阳,另外大枣30枚,主要在补脾生血而安心神。此方适用于心阴不足兼心阳不振引起脉结代、心动悸者。

(6)    中风兼蓄水证(外有表证,内有蓄水)——五苓散

五苓散主治脾运失调,津不上承则口渴,津不下输则小便不利。《金匮要略》云:“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可见眩晕有属水证者。蓄水证的病机是水热互结,脾不转输,肾不排尿。在外则为水肿,在里则成水饮。五苓散外解表邪,内化水湿,重用泽泻,甘寒利尿。五苓散为清热利尿,通阳化气,健脾行水,表里双解之剂。临床可治水肿、泻泄、眩晕诸证,如用柴苓二陈汤治内耳迷路眩晕证。

(7)    中风兼胃有停饮证(中焦阳虚,水饮内停)——茯苓甘草汤

水饮停胃固不渴为其特点。本方为五苓散去猪苓、泽泻,加大桂枝、茯苓用量,加生姜温阳化水,猪苓、泽泻为清利之品,故去之不用。

(8)    中风蓄血证——桃核承气汤

血液离经,蓄于体内谓蓄血证。蓄血证有发热恶寒之表证,应先解表,而后攻之。故用调胃承气汤加桃仁破血祛瘀,桂枝辛温通阳;实去热清,阳通气行则瘀除血行。

  蓄血证所见发热恶寒,实因瘀血所致的营卫失调,一旦瘀血得除,则营卫调和,寒热自消。

蓄血证有重证和轻证之分,治疗有缓急之别,重证用抵当汤,轻证用抵当丸。

  曾治辛某,重度脑外伤手术后,发热、神昏、数日不大便,乃蓄血神昏阳明腑实证,以桃核承气汤加泽泻、连翘,一剂通下黑色大便甚多,再剂神清热退,病情迅速恢复,病后无后遗症,完如常人。

3.          辨似桂枝汤证

(1)    水气内停,郁而发热证——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对此条历代注家众说纷纭。此条重点“头项强痛,发热,无汗”,无汗非桂枝证,“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非热结而是蓄水证,故承气非所宜,虽然经误治而病未变,故仍以蓄水证治之。此方以杭白芍、甘草和营,生姜、大枣宣阳,白术、茯苓健脾利水。内郁湿热,桂枝不宜用也,故去桂。营行则血通,阳宣则气行,脾健则水行,气行血通,三焦决渎无阻,水气自消。

(2)    阴阳双虚似桂枝汤证,误服桂枝汤后的变证及随证施治的方法

29条,气阳双虚用甘草干姜汤,气阴双虚用芍药甘草汤,心肾阳衰用四逆汤,脾胃热结(或阳复太过)用调胃承气汤。芍药甘草汤和血益阴,补中解痉止痛,对于胃肠痉挛或手足拘挛疼痛,效果显著。芍药常用30g,再多无碍。

(二)太阳伤寒证治

1.          太阳伤寒证——麻黄汤

(1)   病因:风寒伤卫。

(2)   病机:风寒外束,阳郁不宣。

(3)   主证:发热恶寒,头项强痛,无汗,脉浮紧,如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4)   治则:辛温解表。

(5)   主方:麻黄汤。

麻黄因配伍不同而功效各异,发汗必配桂枝,配生石膏则清郁热而平喘,配杏仁则止咳平喘,配连翘则清热解毒,配升麻则宣阳解毒,配附子、细辛则辛温通阳,故麻黄汤又名还魂汤,似有复苏之功。

2.          太阳伤寒兼证

(1)    太阳伤寒兼项背强证——葛根汤

(2)    太阳伤寒兼内热烦躁证——大青龙汤

北方治疗壮人外感,高热,无汗而烦躁者效好。

(3)    太阳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用于外有表证,内有水饮,痰饮咳喘,痰清稀者;有热加石膏。

(4)    太阳伤寒中风合病

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无汗者桂枝麻黄各半汤(轻证),若有汗桂枝二麻黄一汤(重证),此证发热恶寒是同时存在,有别于少阳病之寒热往来。

(5)    兼下利证——葛根汤

(6)    太阳阳明合病不下利呕吐证——葛根加半夏汤

五、 太阳误治后变证及其治疗

(一)汗后变证

1.          表阳虚汗漏不止证——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加附子汤,此方主调营卫、固卫阳。

2.          气阴两伤身疼证——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气虚加人参、生姜,阴虚体痛加杭白芍。

3.          热邪迫肺证——麻杏甘石汤

此方为外有表邪,内有肺热。此方用于肺炎初期,发热微恶寒,咳嗽,烦躁,脉浮数,以麻杏甘石汤合银翘散以外散风热,内清肺热。高热加白虎汤;若肺炎合并中毒休克,高热、口干神昏、肢厥(血压不升)系热甚厥深,气津两伤,麻杏石甘合白虎加人参汤。若兼心阳虚证,加用桂枝,以强心阳。在治疗肺炎时,适当加入赤芍,以活血祛瘀,能促进炎症吸收。

4.          阳虚水逆证(欲作奔豚证)——苓桂甘枣汤

心阳虚用桂枝甘草汤,以强心回阳;水气上越故重用茯苓,枣、草有补中安神之功,又有缓急降冲之力(大枣用15枚)。

5.          阳虚阴伤水气内动证——真武汤

此方为温阳化水,和血益阴之剂,附子温经散寒,芍药益阴缓急,生姜温中宣阳,苓、术健脾行水,附子、芍药相伍,阴阳相济,求阳于阴,求阴于阳,灵活运用妙在其中。曾治一肾病综合征女孩,脾肾阳虚,尿少水肿,靠激素维持。予真武汤治疗,服数剂病情无变化,乃细诊其舌红而少苔,此不但阳虚而阴虚亦重也。遂将芍药量加至30g,竟收到利尿消肿的明显效果,此阴中求阳例证也。

6.          脾虚腹胀证——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此方治脾虚腹胀之意,在朴而行之。

7.          阴阳两虚,恶寒,体疼证——芍药甘草附子汤

此无有表证而桂枝加附子汤则有表证。

8.          心阳虚证——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汤,此方为治心阳虚的基本方。

(二)下后变证

1.          表不解,热利证——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解表清热,生津止利,此为治利之祖方。

2.          表不解,虚寒下利证——桂枝去芍药汤

此方系理中汤加桂枝,桂枝辛温解表,理中汤温中散寒,健脾止利。

3.          表不解,心阳虚轻证——桂枝去芍药汤

芍药酸苦微寒之品,因心阳虚故去之。

4.          表不解,心阳虚重证——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恶寒者为阳虚甚,故加附子以扶阳。

(三)汗下后变证

1.          汗下不当,脾肾阳虚证——干姜附子汤

脉微,烦热,阳越也。“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一般说,阴虚则烦,阳虚则躁。阳虚昼躁。阴虚夜烦。为人身之阴阳失调不适应天之阴阳变化的缘故(气象病理)。附子生用力猛,主回阳救逆;炮用力缓,主温经散寒。甘草干姜汤,主脾胃阳虚;干姜附子汤,主脾肾阳虚。

2.          汗下后脾肾阴阳双虚证——茯苓四逆汤

茯苓四逆汤证见:脉微肢厥,气短,口渴,下利,小便不利,烦躁者(阴虚烦,阳虚躁)。此方扶阳而益阴。干姜、附子回阳救逆。茯苓健脾止利而安神,脾运则津生。人参、甘草益气生津。此方系四逆加人参汤又加茯苓。临床治疗脾虚泄泻,脉微肢厥。四逆加人参汤治脾肾阴阳双虚,气短下利,脉微肢厥。临床见热伤气阴而致脉微,肢厥,热不退,血压不升(中毒性休克),则应治以白虎加人参汤;因虚寒心肾衰竭所致之脉微,肢厥,血压不升,则用四逆加人参汤抢救。

3.          汗后下,余热滞胸证——栀子豉汤

栀子清热除烦;淡豆豉解表散热,和胃除烦。

(四)吐下后变证

心脾阳虚水饮证——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苓桂枣甘汤证,其心阳之虚及水饮上逆均较本条为重,故茯苓多一倍,桂枝多一两,回心阳而止心悸,健脾制水而降冲缓急。用补中养脾,缓急安神之大枣,而不用健脾之白术。本条水气上逆较轻,其重点为胸满心悸,眩晕。眩为脾阳虚痰湿之证,故用白术健脾阳,利水湿,而不用安中补脾、安神缓急的大枣。桂枝加桂汤,主寒气上逆的奔豚证(可能是肠痉挛引起)。其证上冲心胸,冷痛难忍,时发时止,加桂枝之量以温心阳,降冲逆。

(五)汗吐下后变证

1.          余热未清,内扰胸胃兼虚证——栀子甘草豉汤

栀子豉汤加甘草以缓中补气。

2.余热未清,内扰肠胃兼呕证——栀子生姜汤

栀子豉汤加生姜以降逆止呕。

(六)火治后辨证

1.          心阳衰,惊狂证——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去芍,意在强心阳,蜀漆祛痰止惊,龙牡安神止惊,此方扶心阳,安神镇惊。心阳虚兼痰的癫狂证宜之。

2.          心脾阳衰,奔豚证——桂枝加桂汤

此方散寒降逆,和营止痛。治痉挛性腹痛效佳。

3.          心阳虚,阳越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此证较桂枝甘草汤证,又增烦躁,故用龙牡以潜之。此证较桂枝去芍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为轻。

六、 辨似太阳病

风湿病

1.         风湿兼心阳虚证——桂枝附子汤

此方,即桂枝去芍加附子汤,加重桂枝、附子用量。方内桂枝甘草汤强心阳,附子去寒湿,生姜、大枣调营卫。

2.风湿心阳未虚而湿重——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桂附强心肾之阳而散寒,术附健脾肾之阳而去湿。

3.风湿兼心脾肾阳虚证——甘草附子汤

桂枝、甘草强心阳而温经散寒,术附健脾肾之阳而祛寒湿,再配以桂枝则祛寒化湿、宣痹止痛。

第二章少阳病脉证并治

一、 少阳病提纲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二、 少阴病的病位、病因、病机

(一)病位:半表半里,胸胁,肝胆。

(二)病因:热邪侵入半表半里。

(三)病机:邪热壅于胸胁,肝胆不舒,脾胃失和,正邪相搏,正胜则热,邪胜则寒,故寒热往来。

三、 少阳病治疗——小柴胡汤

(一)主证: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苔白薄。

(二)主方:小柴胡汤。

热盛不呕者去党参之补、半夏之燥加瓜蒌。渴者去半夏之燥,加重气阴双补的人参之量,并加生津之花粉。内寒腹痛去黄芩加芍药。心下痞硬去大枣之补加软坚祛痰的生牡蛎。心下悸小便不利为水饮内停,去苦寒之黄芩加淡渗的茯苓。若不渴,外有微热,是无里热津伤而表不解,去人参加桂以解表。咳者为肺有痰饮,去参枣之补、生姜之升散加五味子之酸敛降逆、干姜之温化去饮。本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有清热补气,调肝和胃,宣通内外,通行气血之功,不发不攻,故称和剂。其应用范围甚广,不论外感内伤,上下内外,凡具有少阳证的疾患,均可灵活加减使用。如内实者加硝黄;外热不解加葛根、升麻;阴虚者加麦冬、秦艽、鳖甲;气虚者加黄芪、白术;血虚者加当归、白芍;气滞者加枳壳、香附;痰证加二陈汤;水湿加五苓散等。

四、 少阴病兼证证治

(一)少阳病兼心脾阳虚,胸胁饮结证——柴胡桂枝干姜汤

方中柴芩治少阳,桂枝甘草汤主心阳虚,甘草干姜汤主脾阳虚,生牡蛎软坚开结,天花粉开胸化痰,益胃生津,故凡柴胡证兼胸胁部的痰饮诸证均有效,进而推广如冠心病、乳腺增生症(加王不留、穿山甲、香附)等,均可加减使用。

(二)少阳阳明热实证——大柴胡汤

此方是少阳证兼内实的常用方剂,应用于肝胆疾患,如胆囊炎、胆石症等,而金钱草、茵陈、延胡索、郁金、五灵脂、香附、二丑等,可随证加减。

(三)少阳阳明燥实证——柴胡加芒硝汤

宜于燥结而热不甚者。

(四)少阳兼正虚内实烦惊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凡肝郁烦惊、胸腹动悸、癫痫狂诸证,加减运用多收良效。方中铅丹可以朱砂代之,大便结者大黄重用,加郁金、明矾亦可。

(五)少阳兼中风证——柴胡桂枝汤

海南三亚门诊的感冒病人中百分之五六十属此类型,即太阳表证未解又兼有口苦咽干等少阳证。头痛甚加菊花、蔓荆子;肢体痛甚,加桑枝、延胡索;项强者加葛根;咽痛者去桂枝,加桑枝、玄参、牛蒡子;咳者,加茯苓、杏仁。药有寒、热、温、凉的作用,故治病时,寒者热之,热都寒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其实西药也有性味,如抗生素、西环素等,其味苦性寒,久服伤胃。故药物的性味,是证候方剂学研究的对象。

(六)少阳、太阳、阳明合病下利证——黄芩汤

所谓三阳和病下利证,既有口苦咽干、胸胁胀满之少阳证,又有发热恶寒、头痛的太阳证和阳明证的下利。黄芩汤由黄芩、杭白芍、甘草、大枣组成,主治内热重,腹痛甚之下利,是治痢之祖方。如与葛根芩连汤合用则疗效更好。若三阳合病下利而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伤寒论》中论治下利证甚详:表实下利葛根汤,表虚下利桂枝加葛根汤,表里俱热下利葛根芩连汤,内热重而下利腹痛黄芩汤,热利后重白头翁汤等。

 

 第三章阳微结、结胸、痞证证治

一、 阳微结

(一)     主证:“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153条)

(二)     病位:“半在里,半在外”胸胁肝胆之位。

(三)     病因:邪热结于胸胁肝胆。

(四)     病机:此为少阳之位,内有热结,外有表证,热结较轻,阳郁不宣,故称为阳微结。

(五)     治法

1.          结而无实者,可用小柴胡汤合解之。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诸证可愈。

2.          结而内实者,可用大柴胡汤和解而攻下。

3.          结而血瘀气滞者,可用四逆散和血而行气。

4.          有痰结者,可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温化。

二、 结胸

(一)主证:心下硬痛,拒按,不能食。

(二)病位:胸胃。

(三)病因:湿热或寒湿内陷胸脘。

(四)病机:湿热或寒湿相结,结于胸脘。

(五)治法:

1.热实结胸

1)轻证——大陷胸丸

丸者,缓也。芒硝大黄清热泻实,甘遂逐水泻下(多服散剂,煎则力缓),杏仁消胸中之气结,葶苈子泻胸中之水结,白蜜甘缓润下,又能减轻遂黄峻下之不适。

2)重症——大陷胸汤

汤者,荡也。芒硝、大黄、甘遂治水热相结,为峻下剂“得快利,止后服”。

3)胸脘热痰相结,邪浅热轻,不按不痛——小陷胸汤

黄连清热,半夏、瓜蒌祛痰开结。本方为治疗上中焦热痰相结之常用方,如胃炎、胸膜炎(胸水多加葶苈、大枣、柴胡、黄芩、桑白皮)。

4)胸胁水结——十枣汤

心下硬满,引胁下痛,干呕气短,为水停胸胁。甘遂、大戟、芫花俱为峻下泻水之剂,其力甚猛,恐伤脾胃,故佐以大枣扶正补脾,“得快利后,靡粥自养,峻下之剂不可连用,以防伤正”。

2.寒实结胸——三物小白散

治结胸无热症者,是水寒相结,故用辛热功下逐水的巴豆,加桔梗、贝母开结化痰。“白饮”(白开水)和服。不利。进热粥一杯;利甚不止,进冷粥一杯。

三、 痞证

(一)  主证:胸脘痞闷,腹软,按之不痛,胃中不和,呕吐,下利,噫气。

(二)  病位:脾胃。

(三)  病因:脾胃寒热错杂,胃不降,脾不升,升降失调。

(四)  病机:可分以下几个方面:热伤气机、寒热失调、脾升胃降失司、气虚食滞、虚寒不化等。

(五)  治法

1.          热痞证——大黄黄连泻心汤

本方在《金匮要略》中有黄芩,以麻沸汤(即沸水)当渍之,是煎法之特点。取其味轻而清上热。此方善治中上焦热证,如头痛、牙痛、鼻衄(鼻衄者加炒芥橞、白茅根)、吐利等。

2.          热痞兼表阳虚证——附子泻心汤

本方是大黄黄连泻心汤加附子,内清热痞,外固表阳。除热痞证外,其恶寒汗出与桂枝加附子汤之漏汗不止、其人恶风的表阳虚则病机相同。此方对热痞在里而阳虚于外,或上热下寒之证有效。

3.          热痞正虚,上热下寒证——半夏泻心汤

其主证为呕而发热、下利。心下痞满不痛,以半夏降逆止呕、芩、连清在上之热,参、甘、枣补中健脾,干姜温在下之寒。病机为虚实寒热交错,故药亦寒温并用,寒不伤脾,温不助热,并行不悖,各尽其用,使热轻痞散,寒解正复而病愈。经方中独温、独寒的方剂不多,而多寒温并用,皆在调阴阳也。

4.          惹痞正虚,上热下寒,饮食停滞证——生姜泻心汤

其主证为心下痞满,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其证为脾胃气虚而水食停滞,郁而痞结。宜清消宣散,故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减温补的干姜,增宣散止呕利水之生姜。

5.          痞证气虚,上虚热而下寒甚——甘草泻心汤

主证为心下满,干呕心烦,食欲不化,腹中雷鸣,下利完谷日数十行。此乃胃有虚热,脾又虚寒不化,以脾胃虚寒为主,故在半夏泻心汤中加重甘草,寓甘草干姜汤之意,甘草干姜汤为治脾胃阳虚的基本方。

6.          气虚作痞,噫气不除证——旋覆代赭汤

主证为心下痞满,噫气不除,无下利等证,为胃虚气逆之证。上无热结,下无脾阳之衰,故在生姜泻心汤中去清上之芩连,温脾阳之干姜,而加旋覆花、代赭石化痰、降逆、止呕之药,凡胃虚不化呕噫者,用之多效。余曾治一妊娠二月恶阻病人,呕吐频繁,食水不进,靠输液维持。以旋覆代赭石合伏龙肝、茯苓,二剂而愈。凡治呕吐之药,宜冷后频服。

7.          痰食停积,上焦作痞证治——瓜蒌散

8.          下焦滑脱下利,心下痞证治——赤石脂禹余粮汤

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一、 阳明病提纲

(一)“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二)“问曰:阳明证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三)“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此三条为阳明病提纲,揭示阳明病之本质是胃肠里实热证。

二、 阳明病的病位、病因、病机

(一)病位:在里,在胃肠。

(二)病因:热伤阴津。

(三)病机:热盛津伤,肠燥便结。

三、 阳明病的分证

(一)     阳明热证(经证):主证为但发热不恶寒,汗出口渴,欲饮,大便不下(或热利属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证)、小便短赤,治宜滋阴清热。

(二)     阳明实热证(腑证):主证为但发热不恶寒,午后潮热,腹痛绕脐,大便燥结(或热结旁流),小便短赤,治宜苦寒攻下。辨下利要注意鉴别热结旁流证,以免错将真热当虚寒。

(三)     脾约证:主证无发热,饮食如常,小便利而大便秘,数日不大便,而无所苦,此为脾约(脾虚运化失常,小便利而大便干),治宜滋阴通下。

四、 阳明病治疗

(一)阳明热证

1.          热邪伤阴证——白虎汤

181条:“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此“里有寒”之寒字,作邪字解,即热邪之意,故应改成“表有热,里有热”为是。又350条“伤寒,脉滑而厥,里有热,白虎汤主之”。可证明“里有寒”是“里有热”也。

  白虎汤以石膏、知母清热滋阴,甘草、粳米调中和胃,以防石膏、知母之寒。可以生山药代粳米,生山药益阴,炒山药益气。治疗热病要注意保津液,护胃气这个原则。

2.          阳明热盛气两伤证——白虎加人参汤

白虎汤证为阳明热证,虽然热盛津伤,而气不虚。白虎加人参汤证,为热盛津伤而正气已虚,脉大无力、短气、乏力、恶风、背寒,有时血压不升,所谓中毒性休克。此时人参要用15~30g,另煎兑服(即独参汤),能恢复血压,纠正休克。

(二)阳明热实证

1.          阳明燥实证——调胃承气汤

大黄泻实,芒硝润燥,甘草补中,共成和中泻下之剂。

2.          阳明痞满实证——小承气汤

枳实消痞,厚朴枳实量亦减,三味同下,大黄煮的时间较长,故其泻下为缓。大承气汤量重而大黄后下,取其力之速而猛。由此可见,药之用量及煎服方法,与疗效是有很大关系的。

(三)脾约证——麻子仁丸

本方为小承气汤加麻仁、杏仁、芍药。麻仁滋阴润下,杏仁降气润便,芍药养阴和血,小承气汤行气驱滞而通便。丸药则力缓,治疗无内热而体虚之便秘,老年人或产后便秘,均常使用。

(四)燥屎导法,其结在直肠

1.          津亏便结——蜜煎导

以蜜煎做成坐药。

2.          热盛便结——猪胆汁加醋灌肠

胆汁苦寒清热,醋酸敛益阴。

3.          热盛血瘀便结——土瓜根方

土瓜根,属赤苞根,清热活血。

五、 阳明病兼证

(一)阳明蓄水证——猪苓汤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以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清热利水,养阴止血,用于肾炎初起,可与银翘散合用,其他如尿血证、泌尿系感染等也可合导赤散使用。

   五苓散所主系脾虚蓄水兼表(太阳蓄水),病在中焦;猪苓汤所主则是热盛阴虚而兼蓄水(阳明蓄水),病在下焦。

(二)阳明蓄血证——抵当汤

主证:屎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喜忘。

(三)阳明郁热在里身黄证

发黄病因:可由湿热和寒湿在里影响肝胆疏泄,使胆汁外溢而发黄。另外火邪伤血发黄,即溶血性黄疸,“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若被火者,微发黄色”,仲景早已观察到,此种黄疸,他认为是伤血引起,但没提出治法来。

1.          湿重热实发黄证——茵陈蒿汤

茵陈、栀子、大黄,清热利湿退黄,以身黄、目黄、尿黄并有腹满或便结不畅者用之。

2.          湿热重无实发黄证——栀子柏皮汤

由栀子、黄柏、甘草组成。此方清热为主,用于黄疸无腹满里实者,若加茵陈更佳。

3.          阳黄兼表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症见黄疸,发热恶寒,无汗,小便不利,脉浮。以连翘、赤小豆、梓白皮(桑白皮代)清热利湿,麻黄、杏仁、生姜、甘草、大枣以解表。

  连翘、赤小豆、桑白皮在肝胆或膀胱湿热证均可加减使用。与导赤散同用,治有表证之泌尿系感染的热证效佳。

 对肝病转氨酶升高者,也当辨证,属湿热者以柴胡、连翘、甘草有效,而五味子有降酶作用,对虚者有效。

六、 阳明下后余热未清热扰胸胃

(一)  心中懊脑虚烦不得眠证——栀子豉汤

栀子清热除烦,淡豆豉系黑豆用麻黄水煮,再发酵而成,有解表散热,和胃除烦作用,因此,栀子豉汤清宣透解郁烦而和胃气。

(二)  心中懊恼兼虚(少气)证——栀子甘草豉汤

少气者中气虚也,加甘草以甘缓和中补气。

(三)  心中懊恼兼呕证——栀子生姜豉汤

(四)  心中懊恼兼腹胀证——栀子厚朴汤

栀子清热除烦,厚朴散满,枳实宽中。体虚或病后食复多见此证。

(五)  烦热不解,脾虚不化,上热下寒——栀子干姜汤

80条“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此在上烦热不去,在下虚寒下利,故寒温并用。此伤寒是指广义伤寒,在此指阳明病而言。阳明热实证宜大承气汤下之,今用泻下的丸药,多为备急丸之类热性药,非阳明热实证所宜,用后燥虽去而热不除,大下伤正而脾胃虚,是必腹胀满而下利。在上烦热不解,在下虚寒下利,故在治疗上,必寒温并用,方为对证。

第五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一、 太阴病提纲

“太阳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阳明、太阴同主消化系统疾患,阳明主胃,太阴主脾,两病的病机相反,阳明病为胃肠热实证,太阴为胃肠虚寒证,故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说。

二、 太阴病的病位、病因、病机

(一)病位:在里在脾。

(二)病因:寒湿伤中。

(三)病机:寒湿伤脾,运化失

司。

三、太阴病治疗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一)脾气阳双虚证——理中汤

方中党参、甘草补脾气,干姜、白术补脾阳,共成温中健脾之太阴病之方。

(二)脾气阳双虚兼表证——桂枝人参汤

在外表证不解,在里虚寒下利,以理中汤加桂枝,温中解表。

(三)脾肾阳虚证——四逆汤

(七)太阴病兼证

(一)  脾肾阳虚气津两伤证——四逆加人参汤

此为寒伤气阴,以四逆汤回阳加人参益气阴。白虎加人参汤证系热伤气阴。此二方是临床抢救休克病人常用的两大方法。

(二)  邪盛正衰,阴竭阳亡证——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390条“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吐已止,下已停,若肢温脉复,是阳气来复的佳兆。现吐下止,汗出而厥,四肢拘急脉微欲绝,这不是阳复,而是邪盛正衰,阴竭阳亡的危候。上无物可吐,下无物可下,阳外越而汗出烦躁,阴内盛而肢厥。津脱不养,则四肢拘急。阴阳双亡故脉微欲绝,故用回阳救逆、养阴解毒的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本方即四逆汤倍干姜,以加强温经通阳之力。猪胆汁苦寒,清热解毒,益阴强心,镇吐止利。此方寒温并用,回阳益阴,扶正而又祛邪,组方用药,恰到好处(连理汤与此方有近似之处,但黄连只苦寒清热,而无益阴之功)。

  民间用苦胆治疗百日咳、用猪胆渗泡小米治疗热痢等都行之又效。

(三)  太阴腹痛兼太阳证——桂枝加芍药汤

有太阳中风表证又有太阴营血之滞而腹痛,没有腹满、潮热、口干发热等阳明热实证,不能用承气汤类;因无心中悸烦的内虚,故不用小建中汤;此腹痛不似奔证之寒气上冲,故不用桂枝加桂汤。

(四)  太阴内实腹痛兼太阳证——桂枝加大黄汤

有太阳中风表证,内实而无阳明之热,大便不行,腹满痛拒按,故在调营和卫、温中缓急、通阳解表的桂枝加芍药汤中加大黄以下之。实为温下之轻剂,亦表里双解之方。

第六章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一、 厥阴病提纲

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此提纲不全,只概括了蛔厥证内容和上热下寒一个方面。

厥阴病是寒热错杂证,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厥热胜负,正胜邪衰则厥转为热,正衰邪胜则由热转寒,这是阴阳消长、正邪进退的表现,故有寒厥、热厥之分。

  一是上热下寒,这是病邪深入,造成人体阴阳、寒热、上下失调的证候。

  从整体观看,人身气血不是平均分配的,是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中,上热是上焦气血充盛,下寒是下焦气血不足。而一般是上部气血较盛,所以在病理状态时,一般上多热、下多寒,这是临床实际存在的,故在治疗时,必须注意这个问题,进行处方用药,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

二、 厥阴病的病位、病因、病机

(一)病位:在里,属肝。

(二)病因:寒邪内盛;热邪深伏;寒热错杂。

(三)病机:阴阳之气不相顺接。

33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者是也”。手足发冰称为厥,基本病理是人体阴阳之气不相协调,内外通达不利所致,不论寒厥、热厥均如此。寒厥是阴盛阳衰,阳气无力外达,故四肢厥冷(末梢循环衰竭)。二者均为阴同,一为虚寒,一为热甚。治病必求基本,故在治疗药上,一为温补,一为清下。厥是人体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气血败乱所致,后世又有气、血、痰、食、虫等厥。

三、 厥阴病治疗

1.          正虚吐利,上热下寒证——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芩连清热止利,人参、干姜补虚温中止呕,芩连配人参、干姜治在上之虚热吐逆,又治寒热虚实错杂之下利,这样寒者得温,热者得清,虚者得补,逆者得降,阴阳升降复常,则寒热格拒自愈。

  此方与半夏泻心汤只差半夏、甘草、大枣。非痞证水热互结,此为寒热格拒之证。上则胃热津亏,舌红苔黄,故用清上中焦之芩连,热轻则呕可止,因津亏故不用温燥止呕的半夏。半夏泻心汤主邪热内陷、上热下寒的痞证,是胃热而津未伤,其舌红苔黄而腻,故用半夏之温燥止呕。半夏泻心汤以下利为重,故用党参、甘、枣补虚健脾。此为胃热气逆之呕,热呕不喜甘也。

2.          上热下寒,阳郁阳虚,营卫失调症——麻黄升麻汤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伤寒表不解而用攻下,不但表证不除,而使邪热内陷,阴伤下脱,造成表不解,里有热,上热下寒,虚实互见的复杂变化。

  故用麻黄升麻汤,宣阳郁,解热毒,活血止痛,益阴养血,温下止泻。病情复杂而制方也面面俱到,此方包括大青龙汤、桂枝汤、芩桂术甘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黄芩汤、理中汤,又加天冬、玉竹益阴之品,升麻解毒之药,为难证处方典范。

3.          上热下寒,腹痛呕吐证——黄连汤

173条“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本方与半夏泻心汤仅差1味,即去黄芩加桂枝。半夏泻心汤所主是上热下寒,痞满呕逆下利,以上热为重。黄连汤所主上热下寒,痞满呕吐,下寒腹痛,以下寒为甚,故去黄芩而加桂枝温阳降冲之品。

4.          蛔厥证——乌梅丸

此方酸收苦敛,寒温并用,攻补兼施,为治内脏寒热错杂的一个有效方剂。蛔虫证、胆管蛔虫证、肝炎、胆囊炎、结肠炎、克山病等加减运用有良效。

(二)热厥证

1.热利厥证——白头翁汤

371条“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起初必是因湿热重引起热利下重,热极似寒,而后出现肢厥,应有口干烦躁、舌红苔黄,小便短赤等里热证,实为真热假寒证。

  白头翁为清热解毒止痢之药,外用有轻度发泡作用,鲜根捣烂加醋糟蛋清敖囟门,可治神经衰弱、头痛、头晕。各种结核随证用之有良效,用量可至30g

2.阳明热结旁流厥证——小承气汤

374条“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此因内实重,肠道为燥屎所阻,湿浊由燥屎旁流出,“自利清水,色纯青”,其利为黑色污水,味臭难闻,用小承气汤下其燥屎,下利自止。

(三)寒厥证

1.血虚寒盛厥证——当归四逆汤

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此以外寒为重,血虚在里,以桂枝汤去生姜,大枣用至25枚,加当归、细辛、通草。因血虚故去辛散之生姜,加枣以补脾生血,舒筋脉而解急。当归、杭白芍养血益阴,桂枝、细辛散寒通阳,通草通气血而利小便,凡四末血行不畅、冷痛、麻、痒诸症均可使用。加党参、黄芪等治疗雷诺病有良效,还能医治冻疮。

2.血虚寒盛兼呕吐证——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上证兼内寒,腹痛呕吐。此为内外俱寒,故加温化寒饮、降逆止呕的生姜、吴茱萸。

3.阳虚厥证——四逆汤

本方所主为里虚寒所致厥证,而当归四逆汤所治为血虚在表之寒证。

4.内寒下利,虚阳外越证(格阳证)——通脉四逆汤

370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下利清谷,为里虚寒;烦热、汗出为阴盛格阳、虚阳外越,是阴盛阳脱之急候。通脉四逆汤即四逆汤加重干姜、附子用量。若面色赤的戴阳证,再加葱白以通阳散寒。

5.痰食厥证——瓜蒂散

痰饮宿食,停积于上,心下满痛,饥不能食,“其高者,因而越之”,以瓜蒂散涌吐之。

还可以净结翎毛或手指探吐。

6.水饮厥证——茯苓甘草汤

356汤条“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本方所主为心脾阳虚,水饮内停。症见:厥而心悸,心慌气短,小便不利。重用茯苓,配桂枝甘草汤及生姜而成温阳化饮利水之剂。

7.         厥阴头痛——吴茱萸汤

378条“干呕,吐延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本方主脾胃虚寒,痞塞,湿浊上逆,呕吐,头痛诸证。厥阴头痛部位在巅顶,少阳头痛在两侧,太阳头痛在后部,阳明头痛在额前。吴茱萸温中散寒,除湿解郁,生姜散寒止呕,人参,大枣补虚和中。此方治脾虚湿盛之厥阴头痛。

  第七章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一、少阴病提纲

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少阴病是全身性虚寒证,正气已进入极虚的阶段,故还应补充如下症状:下利,手足寒,恶寒嗜卧,脉微细沉紧,舌淡而润,小便白等症。

二、少阴病病位、病因、病机

(一)病位:在里,属心肾。

(二)病因:寒邪伤伤阳。

(三)病机:心肾阳虚。

三、少阴病治疗

(一)元阳不足,心脾阳虚证——四逆汤

323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少阴病脉象应为沉而微细,阴盛阳虚也,故宜四逆汤温之,以免亡阳证接踵而来。

(二)     阳衰气虚,湿盛血滞证——附子汤

305条“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本方附子回阳,人参补气,参附同用,则回阳复脉。苓术同用则健脾运而利水湿,术附相伍则通阳祛痹,附子配芍药则回阳而益阴、祛寒而止痛。全方有回阳益气,和血益阴,止痛祛寒胜湿之功效,故能治痹痛诸证。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脉症并治》云:“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故此方治妊娠羊水过多,或输卵管积液、睾丸鞘膜积液等加减使用有效。

(三)少阴下利阳衰竭戴阳证——白通汤

症见下利,手足寒,脉微细,面赤(阳盛格阳,浮阳上越)。以白通汤回阳救逆,宣通上下。此方为四逆汤去甘草加葱白、人尿。姜附回阳救逆,葱白散寒通阳,通小便而止利,童便(回龙汤)益阴而潜浮越之阳,病人阳衰而阴已竭,纯用辛温回阳之品,阳虽可回而阴必受劫,,故在回阳救逆剂中,加入补阴清火的童便,于回阳之中兼益阴而清虚火。(四)少阴病,邪重利甚,阳衰阴竭证——白通加猪胆汁汤

31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

 猪胆汁清热解毒,益阴强心,镇吐止利。在回阳益阴的白通汤内加猪胆汁,增其祛邪益阴止利之效。并济姜、附之热,回阳而不劫阴。

(五)少阴下利格阳证——通脉四逆汤

少阴下利,是阴寒而阳气衰。一般少阴见证:下利清谷,手足厥冷,恶寒,脉沉微细,可用四逆汤以回阳救逆,散寒止利。若反不恶寒而身热者,为阴盛阳衰、阳气外越的格阳证,宜温经通阳救逆的通脉四逆汤。若见面赤者,是浮阳上越的戴阳证,宜逐寒回阳、宣通上下的白通汤。若邪盛正虚,阴竭阳芒,病情较重者,又应在二方的基础上加猪胆汁,以回阳救逆,益阴解读,寒温并用,清补兼施,回阳而不伤已竭之阴,益阴而不碍将亡之阳,回阳益阴,扶正祛邪。(六)少阴病兼水气上逆证——真武汤

316条“少阴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此为有水气”。75条“太阳病发汗……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其致病原因与证候虽有所不同,但阳虚阴伤、水气内功的基本病理相同。附子配生姜,温阳散饮而止呕,附子配干姜温经回阳而救逆。

(七)少阴病吐利证——吴茱萸汤

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此为寒邪犯胃,胃中虚冷不化,而导致吐利,肢厥,烦躁,故用温中散寒、降逆止呕的吴茱萸汤。(八)脾胃阳衰,虚寒滑脱证——桃花汤

赤石脂、干姜、粳米温中散寒、固脱涩肠,还可加米壳、诃子等,一般治利之法如下:

脾气虚下利——参苓白术散

脾阳虚下利——理中汤

脾肾阳虚下利——附子理中汤

太阳中风下利——桂枝加葛根汤

太阳伤寒下利——葛根汤

表不解虚寒下利——葛根苓连汤

内外俱热下利——黄芩汤

热利后重——白头翁汤

上热下寒下利——上热甚者半夏泻心汤,下寒甚者连理汤。

四、 少阴病兼证

(一)  太阳少阴两感证——麻黄细辛附子汤

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即少阴外感,以发热(表证),脉微,肢冷为特点。麻黄协附子、细辛驱在表之寒,而又复在内之阳。本方治休克、肢木冷痛、寒咳等有效。

(二)  太阳少阴两感正虚较重证——麻黄附子甘草汤

本方为麻黄细辛附子汤去细辛之辛散,因正虚而加甘草之甘补,是少阴外感正虚微汗之方。

五、 辨以少阴证

(一)  热伤阴血,心气不足似少阴证——黄连阿胶汤

303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开始为热性病,而后病人发生脉微细、肢厥似少阴证,并见心烦不得卧,舌红而燥,小便色赤,或大便下血,这是热伤阴血、心气不足之内真热外假寒证。

  方以苓连苦寒清热,芍药、阿胶、鸡子黄滋阴养血。全方为清热滋阴,补血止血,安心神而止虚烦之利。主治阴虚火炎、热伤营血、心悸心烦、失眠、腹痛便血等症。

(二)  阳郁不伸,气机不宣似少阴证(阳微结证)——四逆散

 此方为宣阳解郁之剂,柴胡宣阳解郁,调肝和胃;枳实破滞祛郁而宽中;芍药和血祛郁而缓痉;甘草缓中调胃而解急。柴胡甘草同用,和中而疏肝胆之邪。芍药甘草益阴和血,缓痉止痛。枳实芍药(枳实芍药散)通经散结,气血双调。

  此方为治胸腹气血郁结、痞闷胀痛的主方,后世解肝郁的方剂多由此方变化而出。在临床上,凡肝、胆、胃病,属肝郁气滞者,可以此方加减使用。

(三)  湿热下利,阴虚阳郁似少阴证——猪苓汤

319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病人因湿热下利六七天不止,阳郁不发而出现肢冷,脉沉细的似少阴证。

用猪苓汤实为治湿热下利之分消法,使湿热清,津液复,小便利,则诸证皆愈。

(四)  实热阳郁似少阴证——大承气汤

320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321条“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322条“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以上三条即“少阴三急下证”,用大承气汤以“急下存阴”。

它们在病理上既有热实内结的真热,如口燥、咽干、舌红苔黄、小便赤、腹胀大便结或热结旁流,又有因阳郁不达而肢厥、脉沉细的假寒证。

六、 少阴病咽痛

(一)  下利阴伤,虚火上浮咽痛证——猪肤汤

310条“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本方由猪肤、白蜜、米粉组成,为甘寒滋阴、补血止血、解毒止痛、健脾止利之剂。

  猪肤,甘寒滋阴,性同阿胶,能滋阴润燥,补血,止血利。白蜜,益气补中,止痛,解毒,润肺止咳。米粉,健脾止利。

  此种咽痛,为虚证,咽部多不太红肿,唯觉干痛。

(二)  体虚虚热,咽痛轻证——甘草汤

311条“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甘草,甘平补虚,清热解毒,缓急止痛。炙用则补而润,生用则补而清。

(三)  体衰虚热,咽痛重证——桔梗汤

桔梗,宣肺祛痰,排脓利咽。

甘草汤,清补,加入桔梗,又助其开散,利咽,祛痰之功。

(四)  阴虚火浮,咽喉肿溃证——苦酒汤

312条“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苦酒汤由半夏、苦酒、蛋清组成。半夏,散结涤痰而止痛;蛋清,滑润解毒而消肿;米醋,酸敛消肿。此方治咽喉水肿、溃烂、声嘶不能语言者效果显著。米醋研生半夏涂痰核可使消破。

(五)  风寒外束,痰结咽痛证——半夏散及汤方

本方为半夏、桂枝、甘草组成。半夏、桂枝合用辛燥通阳散寒,并散结祛痰。辅以甘缓之甘草,不但有辛甘通阳、甘缓止痛之效,且矫半夏、桂枝辛燥伤阴。凡寒束痰结之咽痛,合甘草桔梗汤,多收显效。

  治一风湿病人,四肢关节肿痛,咽痛,服清热解毒之剂不效,后改服此汤方,咽痛愈。

第八章                   辨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一、 病后气津两伤,余热未清证——竹叶石膏汤

397条“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热病新差,不但气虚而津变必亏,本方为白虎加人参汤之加减方。竹叶、石膏清热除烦,人参、甘草益气生津,麦冬、粳米益胃养阴,半夏降逆止呕。病后虚热,非实火可比,故去白虎汤中苦寒的知母,意在育阴,而不在泻火。此方用于热病后的协调,效果良好。

二、 病后脾胃阳虚喜唾证——理中汤

396条“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病后脾胃阳虚,水饮不化,喜唾清水,以理中丸温补中阳,中阳健运,则精布液化,多涎喜唾证必愈。

三、 劳复、食复证——枳实栀子豉汤

393条:“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病后正虚未复,劳则烦热。多食不化,则腹胀烦躁。栀子豉汤,清宣祛热除烦;枳实宽中行气;以浆水煎药,浆水能清热解烦,协助消化;有实者加大黄。

四、 病后湿热郁结下焦证——牡蛎泽泻散

396条“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伤寒急性病证已过,但腰以下水肿,二便不利,口干不欲饮,脉沉细有力,是湿热郁结下焦,膀胱不泻所致,可用逐水利尿的泽泻散治之。

  牡蛎,软坚行水;泽泻,渗湿利水清热;蜀漆,祛痰逐水;葶苈子,宣肺泄水;商陆,利水消肿;海藻,散结利水;瓜蒌根,生津止渴而导水气。全方为清热软坚、祛痰利水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